高血压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测量并控制血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高血压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测量并控制血压

韦振杰

贺州市人民医院

李先生是一位高血压病患者,他通过自我测量血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成功地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李先生自从被诊断为高血压后,就开始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他购买了一台血压计,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每次测量前都会安静休息3-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在测量血压时,李先生会注意袖带的松紧度,确保袖带能够舒适地贴合在手臂上。他会留意袖带的位置及高度,以确保测量出的血压数据准确可靠。在得知自己的血压数据后,李先生会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果血压过高,他会调整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同时,他也会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保持身体健康。此外,李先生还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他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他还注重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和压力过大。通过这些措施,李先生的血压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他定期去医院复查,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高血压病,患者不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还需要定期自我测量血压。本文将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测量并控制血压,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数据来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居民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为27.5%。这意味着在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受到高血压的影响,大约有2.45亿人患有此病。

虽然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但是其控制率只有14.5%。高血压的发病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此外,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1、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又名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健康问题。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不低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不低于90毫米汞柱。作为一种普遍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也是导致心脏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患者的症状各不相同,有的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见的表现包括头痛、眩晕、颈部僵硬、疲劳、心慌等。病情加重时,持续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诸如头痛、眩晕、注意力散漫、记忆力下降、四肢麻木、夜间频繁小便、心悸和胸闷等多种症状。血压水平与高血压症状息息相关,常在紧张或劳累之后症状恶化。人们在清晨活动时,血压往往会快速上升,引发所谓的清晨高血压现象,这也是心脑血管问题在清晨时段频繁发生的原因。

高血压主要分为两类: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源于不明的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或饮食等因素相关。相反,继发性高血压是由特定的疾病或原因,如肾病或内分泌问题引起的血压异常。此外,根据血压的高低,高血压又可以细分为三个等级,包括1级(轻微)、2级(中等)和3级(严重)。

2、高血压的危害及并发症

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可能导致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昏迷、失语、偏瘫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长期存在可能使心脏超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大,进而引发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高血压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严重者可引起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

尿毒症:高血压可能导致肾动脉硬化,引发肾损害,降低肾小球动脉硬化滤过率,进而发展为尿毒症。

眼部病变:高血压可能导致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等。

血管病变: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还有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会危及生命。

3、易患高血压人群有哪些

年龄越大,患高血压的风险越高;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长期饮食偏咸,摄入过多盐分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长期饮酒者,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饮酒多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精神紧张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因;缺乏运动和高热量饮食易导致肥胖,内脏脂肪增多,循环血容量增加,并进一步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发高血压;烟草中所含的剧毒物质尼古丁所引起的高血压;临床研究证明,肥胖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体格越胖,越容易患高血压。

4、如何自测血压

4.1选择血压计

水银柱式血压计: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但携带不便且需要专业操作;

电子血压计:具有轻便、易操作、易维护等优点,但价格相对较高;

智能血压计:可以与手机等设备连接,方便记录和跟踪血压数据,但价格较高且需要额外配置手机等设备。

4.2准备用物

测量血压前先打开血压计的开关,检查电量是否充足。

4.3 体位

坐位: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足平放地面,手臂放在桌面上与心脏位置平齐,支撑应舒适,手心朝上。

平卧位:躺在床上,双上肢平放在身体两侧,手心朝上,上半身不要额外垫东西,此时上肢自然与心脏位置平齐。

4.4选取位置

选取绑袖带的位置,一般是在手肘上1-2厘米处,此处可以摸到肱动脉搏动,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并齐放在手肘处,即可感受到肱动脉搏动。

4.5绑袖带

将袖带从手腕穿过绑在已选取好的肱动脉搏动处,绑好之后我们可以用一个手指头来测试松紧度,一般以能放进一个手指头为宜。

4.5测量血压

绑好袖带后,按动血压计开始测量的开关,静待血压计自动充气,放气后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血压计显示屏上的数值会波动,待测量结束以后,显示屏上的数值则不再波动,即测量结束。

4.6读取数值

显示屏上的最终数值就是血压的测量结果,高压即为收缩压,低压即为舒张压,可记录下来作为日常血压的监测记录。

5、高血压病患者如何控制血压

减少烹饪用油和盐的用量,避免过多摄入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和高盐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增加肌肉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降低血压。控制饮酒和戒烟,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饮酒。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戒烟。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降低血压。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获得支持和理解。定期测量血压,至少每月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下测量结果。如果血压测量结果异常或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血压稳定。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如洗桑拿、热水浴等,以免引起血压波动。避免受凉,特别是头部和脚部。

6、高血压病患者自我测量血时压异常怎么应对

高血压病患者自我测量血压时,如果发现血压异常,不要过于紧张或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血压读数。在确保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可以再次进行测量以确认结果。如果血压持续偏高或偏低,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血压异常可能与生活方式有关,如饮食过咸、缺乏运动、熬夜等。因此,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如果血压持续异常,或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自我测量血压并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定期的自我测量,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及时发现血压波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也是控制血压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珍爱生命,关注健康,自我测量,控制血压,让高血压远离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