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损伤应如何自我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1

常见皮肤损伤应如何自我处理

李真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450000

引言

皮肤是保护身体的重要器官,需要注意保护。伤口要了解深度和处理方法,防止感染和伤害加重。要学会自救技巧,如止痛与促进伤口愈合。学会应对紧急情况,保护自己和他人。

1、皮肤损伤的基础知识

皮肤损伤指的是皮肤的完整性因为机械力、热力、化学物质等因素而破裂或者受损[1]。据伤口深浅及所涉及的皮肤层级,大致可分为擦伤、切割伤、烧热伤、破碎伤、褥疮和无菌性穿透伤等。其中,切割伤与破裂伤是常见,由于伤口边缘整齐,清创和缝合相对容易。擦伤常发生在皮肤表层,一般不会对深层组织造成伤害。烧热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热源的温度以及伤害肌肤的持续时间。褥疮主要发生在长期卧床的病人身上,压力长期施加在一个区域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无菌性穿透伤则是由锐利物体造成,可能会伤及深层肌肉或者韧带。对于这些皮肤损伤,了解它们的基础知识是自我处理的第一步。知道损伤类型能够更好地帮助判断是否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

2、评估皮肤损伤的深度和严重性

评估皮肤损伤的深度和严重性与后续的处理方式密切相关,正确的评估有助于采取适时和有效的行动。不同级别的皮肤损伤具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最表浅的损伤主要呈现红肿,皮肤表面连续性未受到破坏,一般为一度烧伤或轻微刮擦;稍深一些的皮肤损伤则会使皮肤呈现湿润,伴有水泡及炎症反应,常见于二度烧伤或深度割伤;最严重的深度损伤会破坏皮肤及以下组织,有时可能伴随着四周尚未完全坏死的皮肤,此种情况颇有可能成为三度烧伤或严重的穿透性伤。根据对伤口的观察,确定皮肤损伤的级别,可以有效制定干预策略,避免更大的健康风险。

3、各类皮肤损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皮肤损伤的自我处理方法主要取决于损伤的类型:

(1) 划痕和轻度切割:有薄膜覆盖的小伤口可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喷上抗菌喷雾,贴上创可贴。这样可以防止细菌感染。

(2) 烧伤和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为期10-20分钟,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水肿。在此基础上,涂上烧伤霜膏,包住以保护伤口。

(3) 淤血和瘀伤:使用冷敷法和热敷法交替处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少肿胀。

(4) 割伤和刺伤:如果出血量较大,应尽快用清洁的绷带进行压迫止血。清洗伤口,防止海绵等入侵。

请注意,无论何种类型的皮肤损伤,都不建议用手直接触摸伤口,以免带入细菌引发感染。伤口如果发炎、肿胀、发热或者有脓液流出,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4、包扎和观察等关键步骤

皮肤损伤处理时,应细心包扎和观察。包扎要干净、紧固且不阻断血流。观察要注意恢复迹象和潜在并发症,如减轻疼痛、消肿和新皮生长,以及发热、排脓和红肿等。这个过程对皮肤健康恢复和及时处理并发症非常重要。

5、疼痛管理

皮肤损伤之后,常常伴随着疼痛感,一定要重视疼痛的管理。在初级阶段,非处方药如布洛芬或是阿司匹林都可以有效地帮助疼痛缓解。请注意,如果年龄低于12岁的儿童出现皮肤损伤,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如果疼痛持续不减,可以尝试使用冰敷等物理方法来缓解疼痛,但总时长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需将冰块包裹在毛巾或其他织物中。另外,保持伤口清洁并避免二次损伤,这些都是减少疼痛,减轻损伤的重要手段。在疼痛管理过程中,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和耐受度不同,有的人可能需要借助更强效的处方止痛药。如果疼痛无法控制或者持续加重,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6、皮肤损伤的快速恢复方法

处理伤口需保持清洁,避免洗涤液入伤口。覆盖无菌纱布防菌。使用镇痛药减轻疼痛,避免刺激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可提高部位,按摩以加速恢复。维他命C/E和富含蛋白质食物助恢复。热敷或冷敷减疼消肿。医生指导下适度运动促新生细胞形成,加速伤口恢复。

结束语

文章教你正确处理皮肤损伤,包括评估损伤严重程度、自我处理方法、包扎和观察技巧、疼痛管理、快速恢复。助你学习保护皮肤,防止进一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