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方法探究

韩成明

371482199112210013  禹城市伟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邮编251200 

摘要:目前,在我国建筑业中,采用的施工方法存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生产力低等问题,传统的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较为落后、发展方向不够明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该技术在我国的建筑业中逐渐被淘汰。与传统的现浇结构相比,装配式结构的建筑是将预先制作的建筑构件按照规范排列、摆放,并用车辆运输到作业现场,在施工现场,构件需要按照使用顺序或标号放置。与其他类型建筑工程相比,采用该技术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中的扬尘污染。同时,现场所需的工人数量相对较少。因此,这类建筑在实际应用中更能体现标准化和前沿的建筑设计理念。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现阶段,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建筑施工领域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而应用装配式建筑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成品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施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占比,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建筑垃圾排放。由于装配式建筑进入我国建筑领域的时间较短,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中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因此,必须做好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工作。

1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可以从单一化施工转化为多个模块施工,从而提高施工设计效果,简化施工设计流程。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使用的预制构件模块都是在工厂统一化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可大幅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施工流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节能减排的实施,住宅建设中,越来越重视质量、安全、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装配式建筑对建筑业的贡献,不仅在于实现房屋建筑流程的可视化,同时对各个施工环节的协调性也显著高于传统建筑工程项目。传统建筑施工模式无论是施工效率还是各个施工环节的衔接性都较低。装配式建筑施工更加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对施工环节的整体把握,应用装配式技术进行施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关键

2.1PC外墙施工技术

为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符合预期质量控制要求,需注意对PC外墙安装施工的规范开展。在实际安装施工期间,需以水准标高、控制轴线为基准,对现场轴线、高线加以确定,并在楼面上按照水平标高线进行PE棒、密封条的粘贴。接着对PC板缓慢下放处理,要求现场人员保持PC板的稳定,并保证放置位置符合标准要求。借助水准仪设备开展PC板测量作业,确保符合标准后对PC板进行放置。需注意,在固定时可进行内外铁件的合理安装和调节。以垂直线测量为基准,斜支撑合理安装,确保PC板垂直度控制符合预期要求。撤下吊钩后开展下一块PC板吊装施工,为保证PC板安装不出现质量问题,应利用PE棒、密封条对PC板进行竖缝密封处理。然后在PCF、PC板竖缝密封位置利用干性无收缩防水砂浆进行封堵处理,并利用无收缩砂浆对室内缝隙封堵处理。

2.2构件钢筋套筒灌浆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受到钢筋套筒灌浆技术应用的直接影响,在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灌浆作业极易受到季节温度的影响,为保证套筒灌浆施工不受限制,可视情况进行不同灌浆材料的准备,如夏季施工可以常规灌浆材料为主,冬季施工则以低温灌浆材料为主。以冬季施工为例,可在-5℃~10℃环境中利用低温灌浆材料来施工。在保障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的同时,可促进装配式结构施工的高效化开展。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3.1做好准确预测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应用中也需要做好成本控制,通过预测安排后续的各项工作,避免增加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消耗。预测作为建筑管理的重点内容,其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在执行中提前结合建设目标确定范围,采用三角高程、钢尺丈量法、手持测距仪等测量方法获取各项参数信息,误差值要求<5cm,配合AIoT对装配式建筑各部分工作进行准确评估,以此对现存问题及时处理,后续施工活动以预测为依据,保证施工的效果。

3.2不断优化预制构件生产制作工艺

与现浇结构相比,预制构件的质量更有保障。预制构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对建筑结构造成的不确定影响。所以,要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预制件的类型多种多样,但主要工序都是按照以下流程完成的:安装和制作建筑模板→安装和制作钢筋骨架→预埋件预埋→隐蔽验收工作→混凝土浇筑振捣→蒸汽养护→脱模→构件质量验收→吊装安装。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制造和安装预制构件制作模板的过程中,要求制作模板的表面必须光滑平整,且具有一定的荷载承受力。同时,钢筋骨架往往由专门的制作车间完工,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钢筋配筋比例完成钢筋骨架的制作,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在正式浇筑前,要求技术人员要检验预制构件模板、钢筋和预埋构件的质量,并填写检验报告,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进入浇筑阶段后,要先做好振捣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混凝土无气泡且没有下沉的情况下完成振捣工作。在蒸汽养护的过程中,多应用自动PLC设备来调节和控制蒸汽温度,待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七成后,可以拆除模板,然后开始准备预制构件的出厂运输工作。在出厂前,要求制作人员在部件明显位置喷涂标识码,方便出厂识别。

3.3强化吊装施工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中,吊装直接关系到所有预制构件是否可以发挥出自身作用,为此要求技术人员保障其吊装精确到位,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相对体积较大的预制构件,借助机械吊装方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可以采用80t汽车吊,负载率为58.1%,超出标准重量后通过调节移位缩近起重距离,从而满足起吊要求,提前做好必要的保护工作,从而降低对于后续建筑结构体系的影响。在整个吊装过程中,应针对相应吊装对象予以实时监测把关,大致吊装到相应位置后,转为人工精细化调整,此过程要基于不同结构体系以及构成部分进行针对性把关,以便采取相匹配的方式进行处理。

3.4加强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1)完工质量检查。即在竣工阶段,要求人员按规定要求对施工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具体涉及到对解耦股安全性、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装饰效果等方面,以期通过检查工作来加强施工质量。(2)质量测试和检测。待装配式建筑施工结束后,需以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为基准,对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和检测。如对结构承载力、隔热性能、防水性能等进行测试,避免装配式建筑质量和性能控制不符合预期要求。(3)记录和档案管理。要求人员在竣工阶段积极开展完工验收结果、问题和纠正措施的记录工作,以形成完整且准确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记录。同时,需重视对建筑竣工档案的完善构建,其内容应涵盖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进而为后续装配式建筑高质量施工提供支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若想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建设,必须要强化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改变传统的施工模式,合理地应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建设工作,相关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各个技术的要点,为准备、设计、规划、建设、竣工等方面提供便利,促进转型升级,避免工作开展出现偏差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探析[J].江西建材,2020,(10):171+173.

[2]冯兴凤.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6):35-36.

[3]徐佳江,王昕.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质量控制与现场施工技术[J].2019,(0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