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策略及管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策略及管理效果评价

王文静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卧床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对预防出院后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卧床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延续组(延续性护理)各45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较参照组,延续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崇。

【关键词】老年卧床;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多在骨隆突处发生、与医疗器械设备、血液循环异常及皮肤不良状态有关,是指:强烈剪切力及压力作用于患者的皮肤、软组织或股骨粗隆引起损伤,发生后常有局部肿胀、疼痛等表现,导致其自身疼痛感加剧。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导致老年人数逐年增加,其因生理特点较特殊,卧床且生活无法自理后,更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影响患者康复效果,且出院后患者缺乏专科指导,部分群体遵医行为差,影响预后,故需早期辅助有效护理[1]。鉴于此,本文探究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卧床患者,延续组(45例):男/女=24例/21例,年龄61-84岁,均值(72.28±4.39)岁;BMI值19-26kg/m2,均值(23.48±0.35)kg/m2;疾病类型:脑梗死后遗症/慢性心衰/其他=18例/17例/10例;参照组(45例):男/女=23例/22例,年龄60-85岁,均值(72.39±4.42)岁;BMI值18-25kg/m2,均值(23.51±0.49)kg/m2;疾病类型:脑梗死后遗症/慢性心衰/其他=19例/16例/10例。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病情观察、发放手册及基础指导等。

延续组(延续性护理):①定期随访:出院后1周内,护士上门评估患者的居家环境、家庭支持情况等,对其压力性损伤的知识了解,主动讲解相关知识、告知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必要性,采取动机性访谈,叮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进程;②制定康复方案:结合实际、合理制定康复计划,密切观察患者受压点肤色、温度等,定期间隔翻身、按摩肢体受压处,骨突受压处涂抹适量橄榄油,遵守无菌操作定期清洁皮肤,严重腹泻者行液体敷料保护,若发生压力性损伤,立即减压处理,遵守无菌操作、维持创口卫生,局部外敷药物,并考虑患者饮食爱好,合理制定膳食方案,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增加摄入,难以进食者,经胃造瘘管或鼻饲方式进行营养补充,并定期对四肢进行被动运动,如牵拉、挤压及按揉等;

③远程护理:护士指导照顾者准确识别并预防压力性损伤,借助微信群方法、及时汇报压力性损伤进展,每周给予1次视频通话,对患者情况及时追踪。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参照“WHO生存质量简表[2]”,有: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总分100、分值愈高愈好。

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Ⅰ度:局部皮肤有红斑;Ⅱ度:局部皮肤破损;Ⅲ度:受压处的水疱较大;Ⅳ度:深部组织坏死,统计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单元格期望频数<5,连续校正检验,以“[n/(%)]”表示,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较参照组,延续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心理领域

生理领域

社会关系

环境领域

延续组(n=45)

85.46±4.35

88.72±4.57

86.28±4.37

86.34±4.23

参照组(n=45)

80.42±4.28

82.34±4.36

81.16±4.42

80.14±4.28

t

5.540

6.776

5.526

6.912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较参照组,延续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发生率

延续组(n=45)

1(2.22)

1(2.22)

0(0.00)

0(0.00)

2(4.44%)

参照组(n=45)

3(6.67)

3(6.67)

1(2.22)

1(2.22)

8(17.78%)

x2

--

--

--

--

4.050

p

--

--

--

--

0.044

3

研究表明,老年卧床患者中更易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因病情重、生活无法自理等因素,导致生活范围在室内局限,伴有郁闷、急躁等情绪,影响康复依从性,故早期辅助有效护理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示:较参照组,延续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具体分析:

①延续性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加强医生、护士及营养师间的协同工作,确保彼此间紧密配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精细化护理服务,出院后定期随访,协助患者正确了解压力性损伤知识,指导其自愿参与康复计划

[3]

②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定期观察患者的受压点肤色及温度,协助翻身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压迫局部组织,涂抹适量预防油在骨突处,可起到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目的,并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增强优质蛋白摄入,可满足机体营养、增强体质,重视远程护理可及时准确识别并预防压力性损伤,及时追踪患者情况、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卧床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可促进回归日常生活、预防发生压力性损伤并提高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颖,蔡俊雅,郭晶晶.前馈控制模式的集束化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9):145-147.

[2]陈凤菊,易银香,马艳琳等.一体化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1):25-28.

[3]顾黎军,胡丹,杨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