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科重症患儿护理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科重症患儿护理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万瑞玲

山西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  山西 太原  030025

摘要:目的 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科重症患儿护理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04例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重症病房常规监护管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通过利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对两组患儿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每组患儿家属的配合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后的睡眠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而观察组的睡眠评分改善状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患儿家长护理配合度上,观察组患儿家长的配合程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患儿护理中对改善患儿睡眠质量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护理配合程度,提升整体护理工作的水平。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科重症患儿护理中效果理想,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重症患儿;护理效果;睡眠质量

在临床医学中,患者的康复离不开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相互配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远大于治疗。特别是对于重症患儿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缺乏自理能力,因而对儿童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常规监护措施基于方法简单、内容单一的特点,并不能满足儿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据相关医学研究表明,优化传统护理方案的核心思路,要着重以改善患儿睡眠质量为核心,进而改善患儿的身心健康状态,通过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增强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本次研究将以我院104例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患儿的护理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儿科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男性病例28例,女性病例24例,平均年龄(6.63±2.33)岁。观察组:男性病例25例,女性病例27例,平均年龄(5.63±2.53)岁。通过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统计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重症病房常规监护措施,通过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掌握患儿各项病理学检查结果,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断及治疗工作,做好对家属的疾病知识宣教。

1.2.2研究组

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1)心理慰藉:对四岁以上具备情感认知能力的患儿,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通过鼓励、赞扬等手段提高患儿的自信心,增强其在没有父母陪伴情况下面对疾病的勇气。对四岁以下尚未具有情感认知能力的患儿,采取抚摸、拍背等方式,提升患儿的安全感,降低患儿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感与焦虑感。(2)认知干预:要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向家长阐明患儿的病情,提升其对患儿疾病的认知,同时向家长指出当下的护理重点和方法,例如如何保证患儿睡眠质量,征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3)环境护理:为患儿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还能够使患儿保持稳定的情绪,加快其康复进程。通过为患儿营造温馨、美丽、静谧的治疗环境,可以在房间内摆放玩具,改变病房颜色,着重以暖色为主,从而增强患儿的安全感,同时要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光线适宜等外部环境,以此促进患儿身心状态的稳定。(4)睡眠护理:对于较大年龄且具备自理能力的患儿,可以指导其睡前泡脚、喝温牛奶、播放轻音乐等助眠手段,提高其睡眠质量。对于年龄较小且尚不具备自理能力的患儿,可以通过轻拍背部、小幅度晃动、唱儿歌等帮助患儿快速入眠,切忌使用助眠药物。

1.3观察指标

(1)患儿睡眠质量改善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分析,对患儿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以及睡眠障碍四项指标进行比较,各项满分为3分,分值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

(2)患儿家长护理配合度:根据患儿家长配合情况,分为完全配合、部分配合、不配合三类。完全配合:对护理方案完全支持,态度积极,行为主动。部分配合:对护理方案基本支持,偶有不满意情况,但无严重的护患矛盾。不配合:对护理方案不支持,出现护患矛盾和纠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来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差异。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比较性。

2.结果

2.1两组患儿睡眠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儿各项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睡眠质量对比

组别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

观察组(n=52)

护理前

2.12±0.87

2.15±0.76

2.16±0.83

2.03±0.52

护理后

0.81±0.11

0.85±0.25

0.87±0.09

0.84±0.21

对照组(n=52)

护理前

2.01±0.85

2.07±0.52

2.13±0.77

2.01±0.49

护理后

1.52±0.32

1.37±0.21

1.44±0.34

1.59±0.23

t

4.569

p

<0.05

2.2两组患儿家长护理配合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家长护理配合程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完全配合

部分配合

不配合

配合度

观察组

52

34(65.38)

17(32.69)

1(1.92)

98.08%

对照组

52

11(21.15)

34(65.38)

7(13.46)

86.54%

x2

6.985

p

<0.05

3.讨论

重症疾病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多数重症患儿都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看护治疗,虽然治疗手段可以清除生理病灶,但是并不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身心健康状态,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常规监护措施在临床已应用多年,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分析,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以及睡眠障碍评分均较于护理前有明显降低,说明常规监护措施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是其方法的简单,内容的单一,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中患儿的护理需要,因此本着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目标,升级护理方案尤为重要。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基于常规监护措施的基础之上更为全面的护理手段,其临床优势十分明显。护理人员将秉持人本护理理念,通过心理慰藉、认知干预、环境护理以及睡眠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满足了家长对高质量护理的期望。具体措施:心理慰藉主要是依据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提高患儿心理的幸福感,安全感,以降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紧张感与焦虑感。认知干预是指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提高其对护理及治疗过程的配合度,以促进护理及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规避一切不必要的护理风险。环境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患儿治疗过程中所在病房环境的改善,提高患儿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消除不良情绪,确保患儿情绪的稳定。睡眠护理是指为患儿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依据不同年龄患儿自理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睡眠干预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患儿护理中,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提升家长的护理配合程度,而且对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科重症患儿护理中效果理想,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廖伟琼.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1,11(29):160-161.

[2]张霞.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64-165.

[3]陈莎.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辅助呼吸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1,19(27):3825-3827.

[4]陈小芳.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护理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