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现浇连接部位施工工艺

/ 2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现浇连接部位施工工艺

钱淇凯

(苏州上腾格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500)

混凝土建筑构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连接,目前较常用的有借助混凝土进行连接、以及运用灌浆连接等。由于国内还没有对连接的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和行业的标准,这就使得构件连接的质量把控和准确性成为施工控制的重点。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主要介绍了现浇连接件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施工技术,施工中对钢筋和预制件的定位等问题作了探讨,希望能够对现浇连接件的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1 现浇连接件关键施工技术

建筑构件的连接,最关键的施工环节或技术点在于如何更好的对连接点进行结构化处理,为了进行灵活的处理,一般会选择螺栓或者焊接的方法将构件连接起来,尤其是对于预制的钢结构构件。由于钢构件有一定的优势,在混凝土预制件连接中可以先将钢构件埋设其中,主要就可以通过螺栓的方式加以连接,再结合规范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钢结构连接施工的质量,确保精准的安装。下面对几个关键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

1.1钢筋定位施工技术

转化层的钢筋进行定位是确保连接件施工的首要环节,定位过程主要包含下述步骤:由技术人员进行测量来确定钢筋放置的位置,然后将横向的套板安装就位,并在套板上打孔以便后续安装垂直方向的钢筋,最后将横向的钢筋焊接起来。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需要保证精确度,才能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比如,钢筋放置的位置和要求的位置之间的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套板安装完成后也要对其位置进行检查,确保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之后再固定。接下来安装横板,位置选择提前预设好的,并借助钉子将两种板固定起来,避免连接位置松动。运用弹线在套板的竖直方向上刻出基线,沿着基线的方向埋设钢筋,并将其插入预留的孔中。并将相邻的钢筋绑扎起来,同时要确保埋设的位置和深度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预埋钢筋的精准度,可以从下面的实例中得到借鉴:某建筑施工中使用了PC预制墙板,由于没有提前考虑到全部的影响因素,对上口叠合量的设计以及对下口反坎的设计不合理,并将钢筋预埋设的位置放在了墙体中间,最终在钢筋埋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和预留孔洞不匹配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误差的大小超过了25毫米。这种情况下,进行返工已经来不及,可以调换钢筋埋设的顺序,用L型钢筋代替原来的钢筋,并调节钢筋的尺寸,进行垂直埋设。如果埋设之后,钢筋的长度超出了原有的设计,也可以去掉多余的部分。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在预制墙上做标记确保开孔位置的准确性。

1.2合理控制预制墙的高度

装配式的墙体垂直方向放置,和灌浆的套筒连接在一起,再将墙体和结构柱连接起来。竖直放置的预制构件需要和楼板之间的空隙预留出大约20毫米的距离。为了便于后期施工中随时调节竖向预制构件的高低,可以在混凝土施工时将具备调节功能的装置埋设在里面,这样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对标高加以调节,确保满足设计的标准。这样便于在施工时因调节需要凿开混凝土的情况发生。调节装置不仅可以埋设在混凝土内部,有时候也埋在预制件内部,以便于更好的调节预制件高度。

在预制件内部布置好了调节装置之后,再对其进行吊装,吊装过程中实时调整高度,不断调节螺丝,使得预制构件顶骨位置的标高和预制件底部标高相同,还要使得预制件接缝的大小和误差和图纸的要求相符。在实际的施工时,一些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也会运用螺丝来控制混凝土的厚度,制定合理的控制线。

施工过程中还不能缺少水准仪的使用,主要用来对预制构件吊装前的标高进行标记。以便能够节约施工周期,便于为后续的作业留出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塔吊操作的时间,提升工作的效率。对于一些分布比较零散的标高的处理,还可以进行集中标记,以便于统一处理,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加快预制件连接的准确性和效率。

定位装置的安装在预制件施工中主要包括下面两点,分别对定位装置的上端和下端进行预埋,下端放置在转换层的竖向结构内部,其上端埋设在预制构件的底部,两端埋设操作完成之后再将预制件连接在一起。通常选用的连接方式刚性连接,防止对装置造成破坏,同时避免对标高产生影响。

可见,标高的准确性是整个预制件施工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吊装工作和施工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施工人员引起重视。

1.3水平预制构件的安装

横向预制构件的安装和竖向构件的安装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安装的精度也十分重要,需要从下面几点加以控制:首先进行定位,同样地需要将定位装置埋设在预制构件内,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构件加以定位,运用弹线对现浇层进行放线 ,采用垂直交叉的基准线,并采用垂准仪加以校核,确保基线精确。在对预埋件吊装之前,通常先拆掉下半部分,通知合理调节预埋件的位置,将预埋件固定好之后,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最后再拆掉预埋件裸露出的上部位置。

1.4叠合楼板的施工

叠合楼板具有不稳定性,需要一定的支撑装置,防止后期出现不稳定性。在做好支撑之后才能和混凝土连接起来。在同一条线上一般需要至少两层的支撑装置,在下面的部位设置的支撑不能低于3.3米,相邻支撑部位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通常和支撑的高度差不多。如果上部结构承载重量较大,还需要在之间位置设置中间板来加强支撑。

对于单向的叠合楼板,需要借助额外的钢筋进行连接,放置在缝隙位置,钢筋的直径通常在6毫米以上,相邻钢筋之间的安装距离控制在25厘米以内。对于双向的叠合楼板,通常采用预制板来填补缝隙,需要将后浇带宽度控制在20厘米以上。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叠合楼板,选用的都是利用桁架钢筋作为主要的支撑结构,抗剪切钢筋作为支撑强度较大的类型,常被用于叠合楼板和后浇带之间,并呈现马登形状,且相邻钢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40厘米。

结束语

目前,市面上和施工中常采用的混凝土接缝方式是多样的,其中比较常用的有竖向的连接方式。在一些实际的施工中,选择用灌浆连接的方式,借助钢筋的应力,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但是施工的难度较大,对精确度的把控比较严格,成本也比较高,往往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今装配式建筑的使用是各种建筑行业常用的方式,对其预制件的连接方式进行研究,将会成为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李东,曹培民,吕振军.装配式结构及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70(18):103-105.

[2] 陈浩,李林林. 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的连接处理

[J]. 四川建材,2021, 47(1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