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

章冀骏

杭州上城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项目具有投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以及操作便捷,现阶段被大范围使用在各类建筑工程建设中。但是在施工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可能会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优化对策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管理,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一般为框架结构,施工内容包括楼板、墙体以及楼梯等诸多部位。我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发展起步较晚,在实际建设期间,需加大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力度,以保证整个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全与质量。装配式PC板拼缝现浇板带及PC板与现浇梁搁置处因PC板与木模板闭合不紧密而产生的漏浆问题较为普遍,严重影响混凝土观感质量,目前常规采用泡沫胶塞缝仍无法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对于漏浆处在粉刷前还需通过人工凿除、细部打磨等工序进行修补,增加了成本投入的同时也影响后续饰面层施工质量。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设计管理的影响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设计水平会对整个建筑结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时,设计计划管理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在项目建设期间,需按照设计方案规定要求开展作业,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然而在开展项目管理时,一般只注重各个施工环节,忽视项目设计管理,使在项目设计阶段,未对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难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导致作业期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不但提升了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还会影响到项目质量。

2.前期准备的影响

在装配式施工期间,需使用各种结构构件,均是提前预制加工而成,施工准备工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进度、质量与收益。在项目管理期间,需对作业准备管理予以重视。在工程建设时,明确对材料、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在过程中,要确保施工方和监理方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工作,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避免预制构件配合度、精准性以及质量等未能达到设计规定,且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难以满足施工需求,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质量。

3.现场管理的影响

首先,做好节点连接管理,根据装配式建筑特征,在工程建设期间,通常需要设置较多节点连接,并且安装质量与整体项目建设质量有着紧密关联,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对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对节点接连管理工作予以关注。其次,加强工程建设组织管理,在预制构件现场安装作业时,应注意与以往施工技术、流程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强化施工组织管理,合理分配与使用现场资源,为后续工程建设有序开展提供可靠保障。在项目管理期间,需与各个参建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并且还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材料,这就对项目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避免对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做好预制构件管理工作,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预制构件是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部分,与项目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同时还会对施工技术使用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在项目建设期间,为了能够缩减施工周期,通常会忽视预制构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比如在运输与存储过程中,没有做好保护措施,使得构件出现破损的情况,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及进度。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实例

始版桥未来社区 SC0402-R21/R22-06 地块农转非居民拆迁安置房(含城市居民)项目工程总承包(EPC)所处的望江单元总建筑面积:241677.12 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42723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4446.12 平方米,1#-10#为高层住宅,其中1#和5#为19 层,其余为20层。

本工程采用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和现浇混凝土组成的施工工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

使用PC 预制构件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预制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板下支撑间距可加大,减少模板。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可节约工期 30%。

(4)叠合板底面平整度好,不需要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5)叠合板尺寸不受模式的限制,可按设计要求随意分割,灵活性、适用性强。

(6)预制装配式构件为产业化生产。所有预制构件全部采用在工厂流水线加工制作,构件现场装配校正后,与现浇结构连接成整体。

(7)在设计过程中,运用 BIM 技术,模拟构件的拼装,减少安装时的冲突。PC 结构采用预埋钢筋盲孔灌浆连接、高强灌浆施工的新技术施工工艺,使 PC 结构与现浇结构进行有效连接,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本工程使用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叠合板接缝防漏浆施工工法。本工法具有施工效率高,节约成本、有效减少接缝漏浆、砼观感质量好等优点,且有效的保证了PC板拼缝现浇板带及梁板交接处的成品质量,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工法工艺原理为:叠合楼板的施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通过CAD进行支模架的优化排布,出具支模架布置平面图、立面图,保证其位置的合理性,便于指导现场施工。其次通过现场定位放线,搭设支模架并铺设次楞方木,在现浇梁与PC板交接处沿梁铺设50mm宽模板,PC板拼缝板带处铺设底模,粘贴泡沫胶。PC板吊装完后,使用T型加固件加固PC板拼缝现浇板带的模板,使模板与PC板底贴合紧密,再进行钢筋绑扎和楼层管线预埋。隐蔽验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符合拆模条件后,拆除模板及支架,回收T型加固件螺杆供下次使用。

施工工艺流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叠合板接缝防漏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支模架优化排布定位放线支撑架搭设、模板安装PC板吊装、校正板带处T型加固件安装钢筋绑扎、楼层管线预埋混凝土浇筑、养护支模架和T型加固件拆除与再利用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优化对策

(一)明确工程目标

目前,建筑工程的建设十分复杂,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程项目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从甲方的角度,明确项目的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团队在工程开始时就设定好管理方向,为后续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一 质量目标:对于任何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对此,需明确对材料、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在项目过程中,要确保施工方和监理方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工作,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二 成本目标:在设定项目目标时,成本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成本目标包括预算、成本控制方法等。在项目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项成本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超支。三 进度目标:进度目标包括工期、阶段性里程碑等。在项目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施工进度,确保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四 安全目标:安全是任何建筑工程项目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在项目过程中,要督促施工方和监理方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确保项目过程中的安全。

(二)优化设计

为了能够改善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在开展项目管理时,需对施工设计计划进行全面审查,保证设计计划能够满足项目施工需求。同时,为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需做好设计审查工作,以确保工程建设能够有序开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改善项目施工设计质量,少发生设计变更。此外,在开展项目设计管理时,需推广应用新型技术,为项目管理提供可靠保障,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出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优势。

(三)强化监管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甲方需要强化施工监管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按时完成。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监管计划,明确监管的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等,以确保监管工作有序进行。建立专业监管团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管。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对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监管,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误。同各参建方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方合作顺畅,共同推进项目的顺利进行。推广采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如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施工技术工艺管理

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是影响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的三大关键因素。建设单位需要与施工方紧密合作,共同优化技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在项目初期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分析论证,在施工过程中持续关注和调整,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和质量目标的达成。鼓励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