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禺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相互转化——曹禺戏剧阅读拓展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论曹禺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相互转化——曹禺戏剧阅读拓展课

潘欣怡

浙江省兰溪市第五中学

摘要:曹禺先生在《戏剧创作漫谈》中提到,创作戏剧重要的是写真实的人,写真实的生活。其塑造了有不同性格特点亦或是不同命运轨迹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且都跃于纸上。而在某种角度,这些不同的人物形象是有联系的,亦或说是可以相互转化。本文就以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人物形象描绘的过程中,曹禺加以灌注全文的主旨与思想精神。

关键词:曹禺戏剧;阅读拓展课;人物形象;相互转化

统编部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雷雨》的学习提示,要求:“阅读文本时要抓住人物关系,理解人物性格,注意作者如何设置尖锐复杂的冲突,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揭示主题。”课内研读《雷雨》后,学生对此学习方法有了初步体会。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为巩固所学,挖掘更深层意蕴,故组织阅读拓展课,升华阅读成果。本次教学活动着力引导学生阅读曹禺先生其他戏剧作品,如《日出》《北京人》,拓展学生阅读面,增强学生对戏剧的审美体验。

本次阅读拓展课以“曹禺戏剧中的人物转化”为话题,主要形式为学生写读书心得、小组合作撰写小论文、典型学生课堂分享思考成果及教师点拨,历时一周,命名为“走进曹禺戏剧阅读周”。

一、同一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相互转化

——以《日出》中潘月亭、李石清、黄省三为例

《日出》中曹禺先生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有心人”陈白露、方达生,面目丑恶的潘月亭、李石清、黑三,亦或是不幸的黄省三、小东西、翠喜。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故事、脾气性格,甚至不同的人生。而这些形形色色亦是截然不同的角色之间,有非常微妙的关系。我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银行经理潘月亭、秘书李石清以及小职员黄省三三个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日出》第二幕中,就有这三位角色激烈的矛盾冲突。秘书李石清家庭贫困,却仍执意讨好上司。他对骄奢淫逸、心狠手辣的经理潘月亭的憎恨已溢于言表,但他表面上又谄媚逢迎。偶然一次,李石清发现银行秘密,以此威胁潘月亭,获得了升职做襄理的机会。

这里就发生了三人间第一次角色转化。长期处于底层被压迫奴役的李石清得到了高高在上的潘经理的哀求,心里长期的压抑得到了释放和满足。在他看来,他的地位马上就会超过潘经理,并一雪前耻成为人上人。而在潘月亭看来,自己已有把柄落在他人手上,内心的焦虑恐惧让他在经理位子上坐立不安。原来两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瞬间就反转成被求和求的关系了,这就构成了潘月亭、李石清二人之间的形象转化。

如果说李石清是一个极端自私而又阴险狡猾的人,那么黄省三就是一个非常神经质却又胆小怕事的伪知识分子。而黄省三一直以来的处境,和现在落魄的李石清一样。如果李石清不是丧心病狂地往上爬,或许他早就落到和黄省三一样的境地了。反过来说,如果黄省三也像李石清一样有心计有手腕还有胆量,他也可能成为第二个李石清。这就是黄省三与李石清之间的第二次角色形象转化。

而第三次中三者的形象转化就更具戏剧性了。潘月亭的银行眼看就要破产,无路可走的李石清对他百般嘲讽。如果说李石清能拥有潘月亭一般的钱财和权势,他可能会比潘月亭更贪婪和荒淫。在这第三次角色转化中,高高在上的潘经理变成了和李石清、黄省三一样的穷光蛋,而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疼”,潘月亭可能比他们二人更悲惨,永世不得翻身。最后李石清不仅失去了赖以糊口的工作,小儿子也没得到及时救治去世了。这种家破人亡的结局与黄省三并无二致,他从心底里瞧不起像黄省三这样的怯懦者和失败者,却又沦为和黄省三一样的可怜人,可见《日出》中的讽刺艺术。而可怜人黄省三在杀死全家人准备自我了结时,又被“好心人”救了起来,成了一副半死不活神经病的鬼样。这种底层知识分子的悲惨结局更为《日出》添上了一份悲哀与凄凉。

二、不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相互转化 ——以蘩漪、陈白露、愫方为例

蘩漪在戏剧《雷雨》中身为周朴园的妻子,物质方面她可以得到一切满足女人虚荣心的东西,过着养尊处优的阔太太生活,却没有一点儿资本家的惺惺作态,她敢爱敢恨,有自己的思想,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即使在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之后,仍敢于冲破封建的纲常,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日出》中的女主角陈白露也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受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有着自己活泼、纯真的"竹均"时代。前期的她敢于奋斗敢于恋爱,渴望有一个意中人和幸福的家庭,但却不幸落入黑暗社会的陷阱。《北京人》中的愫方虽然没有接受过新式思想的熏陶,但好歹出生在江南名门世家,她具备了名媛淑女所共有的气质,虽为小姐,但由于她的忍耐的性格使她处于小姐不像小姐,婢女不像婢女的尴尬的境地。面对曾家生活的重压,即曾思懿与曾文清的逼迫,照管曾霆与瑞贞这两个年轻人,还要忍受江泰疯狂的辱骂。她沉默又不惧怕,温柔而不软弱,沉默的外表中有其倔强的灵魂。

这样分析看来,曹禺先生笔下的三位女性,都多多少少具有反抗意识与精神,最浓厚的该属蘩漪,其次是陈白露,愫方再次。正如曹禺先生在《苦闷的灵魂——曹禺访谈录》中所述:“因为女性受压迫最深,她们的地位低下,而且从生理到社会最苦,我愿把最美好的语言,用在描写最好的女性身上。”这就给曹禺先生笔下的女性形象赋予了一种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精神。尽管每部戏剧的女性并不都是以喜剧结尾。不同的性格注定了人物形象转化的最终结局。

蘩漪的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并且还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她将自己禁锢于一种枷锁,不但得不到爱情的幸福,还失去了人格的尊严和个性的自由。陈白露在小东西始终未逃脱金八魔爪陷入三等妓院后,对这个社会绝望了,对自己绝望了,最终在日出前选择了服毒自杀身亡了。三者中愫方的结局是最“好”的,当所有希望令她失望后,她不是毁灭自己,而是重新认识自己,通过阅读新书,开阔视野,了解外面世界,接触自我解放思想后进行自我救赎。

蘩漪与陈白露的悲剧,愫方的喜剧就是命中注定的吗?其实不然,我们将三者的性格与结局做一种假设,进行三者之间的人物转化,产生新的“结局”。

如果说蘩漪具有愫方的沉默和倔强,那么首先蘩漪与周萍不可能产生“乱伦”情节,因为愫方性格中的“大家闺秀”的特征,注定了她对周朴园的坚贞与坚守。那么结局就会完全不同,蘩漪可能会一直忍受寂寞,过着阔太太生活。也有可能会在隐忍中爆发。如果说陈白露具有愫方式的性格,那么可能都不会存在之前的坚持与奋斗,也有可能她就此沦陷在黑暗的社会中,无法自拔吧。再说若愫方有与蘩漪和陈白露一样的斗争精神,可能她的自我觉醒会更早、更彻底,也有可能她的抗争会成为她生命的枷锁,反而害了其姓名也未可知。再假设蘩漪能更隐忍,陈白露能更有勇气斗争,可能她们俩的结局会与愫方一样,以喜剧结尾。

结语

因戏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学生对这种文学体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大都停留在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表层。此次阅读拓展课以“曹禺戏剧中的人物转化”为话题,将多个文本进行联读探究,不仅增强了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更将理解层次推向更高的境界,对文学作品分析的角度更全面、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