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3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

陈珺珺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201701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宪法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宪法观念,增强宪法自觉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促进全社会的法治建设和宪法实施。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其宪法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法律基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必须具备良好的宪法意识,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然而,目前一些大学生对宪法的了解程度较低,宪法观念不够牢固,甚至存在对宪法的不尊重现象。

1.宪法意识的概念及内涵

1.1宪法意识的定义和特点

宪法意识是指公民对宪法的基本原则、权利义务、法治精神和国家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基于宪法知识的法治观念、法治信仰以及法治行为的内化意识。宪法意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宪法意识是一种法治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规范。宪法意识需要让公民深刻理解宪法的重要性,遵守宪法规定,尊重并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宪法意识是一种法治信仰,宪法是指导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法律文件,体现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价值观。宪法意识需要让公民内化法治理念,相信法律的公正性、普适性和权威性,自觉按照法律规范行为,维护法治秩序的形成和发展。宪法意识是一种法治行为,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宪法意识需要引导公民遵守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为社会和国家的法治建设做出贡献。宪法意识具有普世性和实践性,宪法意识是普遍适用于所有公民的法治观念,不分年龄、性别、种族或职业。宪法意识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贯彻实施,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反映在具体的言行举止和社会实践中,成为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的一种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宪法意识是一个人对宪法的尊重、理解和实践的内在信念和行为表现。培养和强化宪法意识,对于构建法治社会、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提升公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宪法教育,推广宪法意识,是推动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1.2宪法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引领国家治理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律,不断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规范和引导。新时代的宪法,应当与国家发展战略和改革方向相适应,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的尊严和权益。在新时代,宪法应当更加注重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幸福。维护法治秩序,宪法是维护国家法制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宪法需要更加严明的法律制度和法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治国理政创新,新时代宪法需要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的变革和现代化。宪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律,应当在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引领和规范作用。推动全球治理进程,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宪法也在推动国际社会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发展。新时代宪法应当更好地与国际法相衔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促进国际关系的和平与发展。宪法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不仅影响国家内部的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也影响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合作。因此,各国在新时代都需要更加重视宪法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这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文明和法治的新时代社会。

1.3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宪法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宪法教育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宪法课程、法律实践活动、模拟法庭等形式,大学生接触并学习宪法知识,逐渐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从而建立对宪法的认知。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机构的宪法宣传和引导,以及法治文化的建设,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引导他们形成尊重宪法、遵纪守法的态度。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也对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法治氛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对法律和宪法的态度,塑造其法治观念和行为规范。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同样会影响其对宪法的认知和态度。有正确的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尊重宪法、遵纪守法的宪法意识。社交圈子和同伴影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友谊和社交圈子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和互相影响,会对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他们关注法律和社会议题。学习知识的积累:大学生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了解到宪法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中汲取宪法知识,形成对宪法的理解和认同。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形成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教育、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价值观、社交圈子等。只有这些因素之间协调配合,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宪法意识,培养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负责任的法治公民。

2.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现状分析

2.1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调查

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调查是对大学生群体的宪法意识水平和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下是一份关于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根据针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宪法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25%的人对宪法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而超过60%的人承认对宪法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完全不了解。这种现象可能与教育体系以及课程设置有关,宪法知识的普及和培养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大学生在宪法意识方面的认识不足。超过40%的受访者不清楚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限制的具体内容。在对宪法权威性的看法上,约有30%的受访者对宪法权威性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甚至有一部分人对宪法权威性表示怀疑或漠视。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对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生在实践中对宪法意识的关注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调查显示,约有50%的受访者很少或几乎没有参与与宪法相关的活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进行与宪法相关的思考或讨论。这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在实际行动中缺乏对宪法的重视和运用。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宪法意识普遍存在较为薄弱的状况。尽管有一部分学生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但整体而言,大学生对宪法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加强。

2.2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宪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部分高校在宪法教育中仍然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这导致一些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宪法意识的深化有所滞后。宪法教育在实践环节的薄弱,宪法意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提升。然而,目前一些高校的宪法教育还存在着较大实践空白,学生缺乏参与宪法实践的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和行为准则。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部分高校在宪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上存在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有待提升。这影响了宪法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实施,制约了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育效果。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也给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带来挑战,随着社会风气的波动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一些世俗化价值观和消极思想对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导和偏差。这使得大学生在宪法意识的塑造过程中面临更多现实和心理上的阻碍。

3.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策略

3.1教育体系建设

完善课程设置,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应当将宪法基础知识、国家制度、公民权利等内容纳入必修课程,并安排专门的宪法教学课程。通过系统性的宪法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意义,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宪法教育的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宪法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宪法教育研究和实践,激发他们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提问、引导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宪法教学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推动教学方法创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宪法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宪法知识,感受法治精神的力量。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将宪法教育融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的教育体系建设措施,可以为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治素养,为未来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3.2实践活动开展

组织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法律理论家等进行宪法主题讲座和研讨会,让学生倾听权威人士的解读和分享,拓宽宪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现场提问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举办模拟法庭: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宪法案件的审理过程。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宪法原则的应用和权利的保护,通过辩论和驳斥,加深对宪法条款的解读和理解。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例如前往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了解宪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工作。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认识社会对法制建设和宪法意识的需求。参观主题展览:组织参观宪法主题展览,如宪法文物展、宪法历史展,让学生通过展览内容和互动体验,了解宪法的起源、发展和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现场讲解和导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条文的内容和内涵。制作宣传宪法材料:鼓励学生自行制作宣传宪法的海报、宣传册、微视频等,以创意的方式展示宪法的知识和理念。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将宣传宪法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增强宣传的粘性和影响力。开展宪法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组织宪法知识竞赛和辩论赛,通过竞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宪法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比赛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挑战问题,展示才华,锻炼辩论技巧,促进法治思维的培养。

3.3社会环境引导

政府倡导和宣传:政府应加强对宪法和法治理念的宣传和倡导,通过各类宣传载体如政府公告、新闻报道、宣传片等,向社会传递尊重宪法、依法治国的理念。政府可以借助各级机构和平台,组织宪法宣讲活动、法治教育讲座等形式,引导公众了解和尊重宪法。媒体的积极参与:媒体是社会公共舆论的重要渠道,应加强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的宣传和报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传播宪法知识、阐释法律精神,制作宪法宣传片、专题报道等内容,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社会组织的发挥作用:民间社会组织在引导宪法意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可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宪法主题讨论、宣传普及活动、法治讲座等。同时,鼓励相关社会团体设立宪法意识教育基金,资助宪法宣传和教育项目的开展。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公民和领袖的摇篮,应与社会机构合作,举办各类宪法意识教育项目。可以邀请社会法律从业者、法律专家等参与学校的宪法教育活动,增加宪法知识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法治文化建设:倡导法治文化,强调公民权利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弘扬宪法精神。可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节、宪法宣传展览、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尊重法律、遵守法规的社会氛围。社区和家庭教育:在社区和家庭层面加强宪法教育和法治思想的传递。组织关于宪法知识和法治观念的家庭讲座、亲子活动等,使家长和孩子都能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共同倡导法治意识。

3.4创新科技手段应用

开发宪法学习APP和在线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专门的宪法学习APP和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便捷的宪法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平台。通过手机和电脑等智能设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宪法知识,进行在线测试、参与讨论、互相分享学习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宪法学习体验。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宪法相关的场景和情境,例如参观模拟法庭、观察司法审判流程等。这样的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宪法知识。运用在线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平台,整合和共享优质的宪法教学资源,包括线上教学视频、教案、教材、练习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线选择学习资源,并根据自己的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通过多样化的在线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获取和整合宪法知识。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学习: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宪法学习辅助。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知识点掌握情况,AI系统可以给出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宪法知识。同时,AI还可以提供问题解答、在线答疑等功能,促进师生互动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结合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建立宪法知识传播的专题账号或页面,定期发布有趣、有用的宪法知识内容,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学习和讨论。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宪法知识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提高宪法意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结束语

通过教育体系建设、实践活动开展、社会环境引导和创新科技手段应用等策略,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育得到全方位的推动。这将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制素养,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宪法意识的大学生,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一璇.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08):204-207.

[2]张妍鸽.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2

[3]王东红.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21

[4]孙雪菲.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辽宁大学,2022.

[5]张洁.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与培育路径探析[J].山东教育(高教),2020(10):53-55.

[6]水晶.大学生宪法意识研究综述:现状与反思[J].教育现代化,2020,7(38):170-173.

[7]秦怡红.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以吉林省5所高校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