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卞超1郭雅雯2苗玲玲3

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0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念、认同感情和归属意识的高度凝聚和共享。它不仅涉及到民族认同感的传承和发展,也关乎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和发展前景。以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构建起一种全面、深入的文化认同,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引言

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背景下,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之一,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如何在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加团结、强大的道路,需要对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1.1团结凝聚力与发展动力

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团结凝聚力和发展动力。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中华民族拥有广泛的区域、民族和宗教背景,如何在多元共生的环境中实现团结,是一个重大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强化人们对共同价值观念的认同,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和团结。此外,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发展目标的强大动力。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日益提升。然而,想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打破地域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局限,追求更广泛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共同体意识能够激发每个成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个体的奋斗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集体意志和行动力,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

1.2文化传承与文明传播

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铸牢,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文明的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思想、艺术和价值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快速发展,一些传统的文化要素逐渐淡化甚至消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传承意识,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此外,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理念,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增强对外文化交流的自信和活力,主动融入全球文明的发展和交流进程中。通过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智慧,推动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和谐发展。

2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问题分析

2.1地域分隔与区域差异造成的认同不足

中华民族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地域分隔和区域差异成为影响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因素。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间存在着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本地的利益和问题,导致对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不足。例如,一些地区的居民可能更关注本地经济发展、就业环境等实际问题,而较少关注全国性的民族团结和发展。这种认同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2新时代价值观念冲击与文化认同淡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社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变革。其中,新兴的价值观念冲击着传统的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导致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认同感减弱。城市化、工业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现代生活方式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更加追求个体的自由、权利和个人价值主张,而忽视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的淡化,限制了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与举措

3.1教育引导与文化传承

教育引导和文化传承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加强教育系统中的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他们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教育部门可以设计并推行相关教育课程,如中华文化、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使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优秀文化,并树立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珍视和尊重。此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重要举措。通过文化活动、书籍出版、文化节庆等方式,让广大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3.2促进区域协作与共同发展

促进区域协作与共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要实现真正的共同体意识,需要不同地域间的合作和协调。政府可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跨地区合作项目等途径,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建立地区间的沟通机制、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基层民众和社区的教育和宣传,引导他们认识到各地区相互依存、命运紧密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共识和动力。通过促进区域协作与共同发展,可以有效地打破地域壁垒,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3.3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传递

弘扬民族精神和传递时代价值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丰富而博大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劳务实等,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社会可以通过举办纪念活动、表彰先进事迹、推广正能量文化产品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激发全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传递时代价值也是推动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进步,新的时代价值观念正在不断涌现,如公平正义、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等。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需要适时传递这些新的时代价值观念,让全体中华儿女都能够共同认同、传承和践行,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团结、稳定和和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3.4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与推广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与推广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建设多样化的文化场馆和设施,政府可以加大对文化场馆的投资,建设更多的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这些场馆不仅能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还提供了学习、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让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此外,还可以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展览,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得以展示和传承。政府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的艺术家和文化团体来华表演和展览,同时鼓励本土的文化表演和艺术创作,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深入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

参考文献

[1]李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境遇与实现路径[J/OL].民族学刊,1-12[2024-03-13].

[2]本报评论员.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N].贵州民族报,2024-03-12(A01).

[3]赵富强,杨晓东,刘坤.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N].巴音郭楞日报(汉),2024-03-04(002).

[4]缪富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担当作为[N].贵州民族报,2024-02-27(A01).

[5]王雄.文化自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构建[J].文山学院学报,2023,36(06):7-12.

课题来源:2023年度沧州市党校系统科研协作项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