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融合,德艺双馨——壮族传统民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与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乐教融合,德艺双馨——壮族传统民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与影响

李燕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广东省 清远市 513200

摘要:壮族传统民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仅是音乐学科的一部分,更在德育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些传统民歌承载着壮族文化的精髓,通过在音乐课堂中的学唱、学习,学生得以深入了解壮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情感体验。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更激发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壮族传统民歌在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人文素养,进而影响其道德品质的提升。通过与音乐的融合,这一过程使得学生在音乐鉴赏中培养感恩之情、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全面发展的个体。

关键词:壮族传统民歌,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综合素质,文化自信

初中音乐课堂因壮族传统民歌的美妙旋律和深刻内涵而充满了独特的文化元素,带领我们踏入了音乐与德育相交融的旅程。在这个音律悠扬的教育领域中,壮族传统民歌以其特有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塑造学生德育品质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深入研究壮族传统民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对德育的渗透与影响,探讨它如何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其品德与情感。在这个充满音符的学习领域中,壮族传统民歌的存在不仅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涵,更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提供了独特而深远的影响。

一.壮族传统民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通过学习壮族传统民歌--《如敬茶歌》《敬你一碗壮家酒》等,我们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是在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壮族传统民歌作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深刻的音乐表达和独特的文化特色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和感悟民族文化的机会。学习这些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浓厚民族氛围,这不仅使他们对壮族文化产生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深入学习壮族传统民歌,学生将逐渐领悟到歌曲所传递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传统,形成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不仅表现在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上,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的身份认同中得到体现。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到的浓烈的民族特色,将有助于树立他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自豪感,为其个体成长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初中音乐课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引入壮族传统民歌,我们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表达情感、体验人生的独特空间。这些民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旋律悠扬、歌词真挚,直抵心灵深处。在学生演唱这些歌曲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学习音乐技能,更是在情感的表达中感悟美好的品德。教师在引导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中情感的敏感度,使之能够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真切地感受到善良、宽容、助人为乐等道德情感的力量。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在音乐的熏陶下,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通过音乐这个载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一种能够深入灵魂的生活体验。这种细腻入微的德育渗透,正是初中音乐课堂为学生成长提供的独特贡献。

二.壮族传统民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德育影响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初中音乐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引入壮族传统民歌,我们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技能,更激发了其他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演唱这些民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度理解歌词,感悟文化内涵,培养文学鉴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合唱与协作的要求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促使他们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培养责任心和相互协助能力。音乐的节奏感和表达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这样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仅使学生在音乐领域有所长进,更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有益的支持。通过音乐这个媒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不再是单一技能的培养,而是在多方位的角度全面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例如,学生在一起合唱壮族传统民歌时,需要共同努力,提高团队合作、沟通和协调能力。合唱要求学生精准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和声,通过相互协作,形成和谐的音乐表演。这种协作过程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有益,还能够增强他们对集体荣誉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在学习壮族传统民歌时,学生需要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这种文化学习过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例如,在表达壮族传统婚礼仪式的歌曲,学生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还能了解到壮族独特而深厚的婚礼文化,从而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透过深入学习壮族传统民歌,初中音乐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场所。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壮族传统民歌不仅提供了学生认识本土文化的机会,还激发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这些歌曲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底蕴,这种文化的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坚定自信。学生透过学习壮族传统民歌,不仅仅是在传承文化,更是在建立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

例如,学生通过描绘壮族传统节日的歌曲,不仅能够感受到欢庆的氛围,还能够了解到节日活动的独特仪式和传统风俗。这种亲身参与的经历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本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感。此外,学生在学习壮族传统民歌时,不仅仅是在传递音乐的表达,更是在传达一种对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学习这些歌曲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态度。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跨文化交往中展现出自信、坚定的文化认同,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自信。

三.总结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行乐教融合,引入壮族传统民歌的举措,不仅在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元素,更是为实现德艺双馨的教育目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壮族传统民歌的深情旋律和真挚歌词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载体,通过演唱这些民歌,学生在音乐中感悟到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在德育的引导下受益匪浅。这种乐教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技能传授,更是一场跨越文化层面的精神之旅。壮族传统民歌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共鸣,促使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参考文献

[1]黄燕珍.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20(27):18-19.

[2]柯正华.初中音乐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策略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0(03):87.

[3]荆淑慧.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