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如坐春风中——钱梦龙先生指导 我教好文言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居高声自远,如坐春风中——钱梦龙先生指导 我教好文言文

李小百合

大理大学 671000

钱梦龙先生所言:“古文教育成为了国语教育变革中一个被忽视的角落。”即便是在国语教学改良火热的当下,古文的授课依旧是一片荒芜,好似春风也吹不过玉门关般的萧条。多数教师依照阅读、翻译、抄写、背诵的单一模式来教授,形式雷同,将我国悠久历史中精华的、文采斐然的、内容充盈的读本变得像是工厂产线上的一件件标准品,如此的文言文教学难道能吸引人心吗?我以为,古文的教学应该拥有山之沉稳、水之灵动与风之飘逸,这样才能使得文言文教学像诗画一般美丽地展现出来。

一、文言文教学如何达到“山的成稳”?

“居高声自远”出自虞世南《蝉》,本义指蝉声因为在高处才能传的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文古文之教,亦复如是,需落实读、释、解、论、熟、察六节,乃能构高效之课,古文之教始稳若泰山。首读也:于诵读中,感古韵之深远,悟先贤血脉情意之长存,令学子领略古语艺之独有韵味。次释也:学生依据课外详注,群分翻译课文,遇难点或难解之句可小组讨论、可师指导以解疑释惑。又解也:教师引导学子破解关键词句,简明扼要,巧妙联系新旧识,扩充识见,俾学生了悟必备之古文知与社会史籍,消解历代间之隔膜。复论也:研古文,不宜仅止于文辞之学,更当深知其教化育人之价值。次熟也:师范率先,学子在启发鼓励之下,增力背诵古文投入,终令朗诵化为自觉之举。终察也:课文学毕,应即堂检测,时反馈,重视基础之双重。对文学基知、古文实词虚词及常用句式,应强记,并复习固化,这样的教学方法谓之“居高声自远”。

二、文言文教学如何达到“水的灵动”?

水自无情彩,却因波澜触动生出涟漪;石自无生热,却因撞击擦出火星。教授文言文时,即是在不显眼之处唤醒创见,点燃才智。施教过程中,师者须故意诱导学子在乍看平常无足轻重之语句中细细寻味,如此方能造就"微风初起,令整池春水泛起褶皱"的教学境界。

钱梦龙先生教授的《愚公移山》被誉为典范之作,他的教育方式打破了依赖老师逐字解读的常规模式,而是以对作品的深刻见解与人物塑造的分析着手;以培养思辨能力促进语言的习得,以启发性询问取代过量讲解,将经典文学的词汇、语句教学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确保了在智力发展的同时,深化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钱先生的引导式教学显然十分高超。教授《愚公移山》这一课程时,他精巧地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例如一个让学生记忆犹新的挑战性问题:一个小孩跟随愚公去挑山,他的父亲会同意吗?这使得“孀妻”一词深入人心。而我自己教授这篇课文时,以“环境保护”的视角刺激学生进行辩论,学生们展开的辩论既生动又深刻,赋予了课堂勃勃生气,并且极大提升了他们的辩理能力,鼓励他们拥有独立和批判的思考。而对于《爱莲说》,则是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对‘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有什么样的认识?”莲花所展现的精神特质如何与社会中的特定群体产生共振?尽管课堂的物理范围受到限制,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环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向他们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并鼓励他们把对知识的追求延伸到广博的课外领域与多彩的实践生活中。授课《桃花源记》期间,我带领学生们去幻想那梦幻般的桃花源景象与故事情节:在你看来,真实世界中是否存在这样的遗世独立之地?若真存在此地,当你踏入那桃源仙境,又该如何向居民们述说心意?采用这样的方法能促使学子以当代的眼光去构建,极大激发了他们对阅读的热情,此外,不仅促进了学子对古文知识的吸收,同时也磨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成效显著。在学习《岳阳楼记》的过程中,借助“先替天下人忧虑,再让天下人享受快乐”的卓越思想,可启迪学生深刻领悟我国古代忠诚与正直的知识界人士所达到的崇高境界。通过与屈原、杜甫、陆游等历史人物杰出灵性的沟通,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并经历心灵的锻造。

三、文言文教学如何达到"舞态生风"?

“舞态生风”一词出自冯梦龙先生《东周列国志》:“歌声遏云,舞态生风,一进一退,光华夺目,如游天上,睹仙姬,非复人间思想所及。”原指跳舞的姿态像风吹那样飘逸,舞姿轻盈,文言文的教学亦应追求如此自在、悠然和灵动的境界,并非应成为学生紧张的难题或是引起其反感的对象。

传统智慧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施与鱼不如授以渔”。同样的理念,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提出:“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令学生能自主学习,不再依赖受教。”古文教学的精髓并非仅仅是对学生输入诸多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若干学习的方法。所获的知识或许会随着光阴流逝而逐渐消逝,但若是一旦掌握了高效的学习策略,其带来的好处将伴随一生。对于分析古文,通常推荐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转译或是根据上下文进行意思的转达,而在转换过程中,可选择的方式有维持原有的文字不变、更换同义的词语、适当删减、补充解释以及重新组织语句结构等方法。所指的保持,是指在文章中对特定术语比如姓名、地点、时间、职位等词汇维持原状,不做翻译处理,例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改用其他同义的词汇阐释正文便是所谓的置换。举例来说,就像将“昂首观之”这一句中的“昂”替换为“仰”,“首”换作“颈”。缩略作法即直接剔除古文中无关紧要的虚字,例如“若夫淫雨霏霏”里的“夫”。依照现今汉语的句法规则,对翻译作品执行必需的增补和改动,以确保文句流畅。学习这些方法后,学生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将能够积极寻找并应对挑战,而不必依赖老师的不断指导。学习方法被学生们吸收掌握以后,应当引导他们先对课文和旁注进行默记和深入了解,继而联结文章的前后文进行解译。这种准备能够使得教师施教更为顺畅无比。当学生遭遇难题时,他们可以主动相互交流以求解决,教师仅需就具体疑问予以释疑,并对需求更多引导的学生实施个别指导,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任务来回顾课程内容并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方法谓之“如坐春风”。

综合而言,古文教育需将乏味转化为鲜活,将单一多变化为多彩。此过程需致力于将枯涩的文言字句转化为栩栩如生的景象。或是指引学子透过想象融入文章,与作家或篇章的主角近距离对话;缩减读者与古人及主角在时空上的鸿沟,让史前的情景流入学子心田,让古人的智慧融入今日的议题;如此学子方感觉到新颖之感,点燃他们探究的渴望。唯有此,学子方可深刻体会到古文字所特有的深远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