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对呼吸内镜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对呼吸内镜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余文平 杨禄燕 于薇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对呼吸内镜治疗患者的综合效果。方法: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选取100例接受呼吸内镜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感知、治疗配合度及满意度等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后,显示出较低的焦虑水平、减少的疼痛感、更高的治疗配合度和整体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这些指标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放松疗法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呼吸内镜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提高患者的合作度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放松疗法;心理护理;呼吸内镜;焦虑;疼痛感知;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呼吸内镜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内镜治疗的适应症,并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疾病等禁忌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52.5±6.8)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在36-69岁之间,平均年龄(52.8±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呼吸内镜治疗的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放松疗法:在呼吸内镜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治疗过程中,播放柔和舒适的音乐,引导患者进行想象放松,使患者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

(2)心理护理: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困扰。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应对疾病的信心。同时,向患者详细解释呼吸内镜治疗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本研究主要观察以下三个指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以及患者满意度对比。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BREF)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2)患者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AS和SDS分别用于评定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

(3)患者满意度对比: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沟通交流及总体满意度等方面。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等级,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内镜治疗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呼吸内镜治疗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

实验组

50

85.6±5.2

82.3±4.9

86.7±6.1

84.5±5.8

对照组

50

76.8±6.3

73.5±5.7

78.2±7.2

75.6±6.5

t值

-

8.247

8.632

6.985

7.526

P值

-

<0.001

<0.001

<0.001

<0.001

由表1可见,实验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呼吸内镜治疗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呼吸内镜治疗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实验组

50

35.2±4.1

38.5±3.9

对照组

50

47.6±5.3

49.2±4.8

t值

-

13.258

12.874

P值

-

<0.001

<0.001

由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呼吸内镜治疗患者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呼吸内镜治疗患者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组

50

35(70.0)

13(26.0)

2(4.0)

0(0.0)

48(96.0)

对照组

50

20(40.0)

18(36.0)

8(16.0)

4(8.0)

38(76.0)

χ²值

-

10.010

1.042

4.000

4.167

8.306

P值

-

0.002

0.307

0.046

0.041

0.004

由表3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常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上,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在呼吸内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实验组在接受综合干预后,无论是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还是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具体而言,实验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四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反映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达96.0%,远高于对照组的76.0%,进一步证明了放松疗法与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放松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呼吸内镜治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和应用这一综合干预措施,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舒适度护理模式在肺结核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 王芳;徐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

[2] 音乐疗法对呼吸内镜检查中应激反应行为的作用观察[J]. 肖竞;谢晓红.心理月刊,2019(17)

[3] 综合心理护理在呼吸内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张小荣;卢伟丽.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09)

作者简介:余文平( 1988-10)女 蒙古族 本科 贵州石阡 护师

主要从事: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