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APS评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AIS-APS评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陈正芳       

马鞍山十七冶医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  目的 探索AIS-APS评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 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6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包括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AIS-APS评分指导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存质量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护理干预中应用AIS-APS评分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对临床干预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护理;AIS-APS评分;生存质量;满意度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该群体中,感染是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肺炎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指非机械通气的卒中患者在发病7d内新出现的肺炎。相关研究数据显示[1],国内卒中患者SAP发生率为11%~25%。研究报道患者并发SAP的死亡率为30%。因SAP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特点,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相关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SAP发生率为3.0%~56.6%,患者并发SAP的发生率为30%[2]。SAP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护理难度,并预示着较差的功能结局,规范的护理SAP对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早期护理干预指在患者入院时实施护理干预,旨在控制疾病继续发展,促使其转归,减少病死率。本研究选取2022年 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6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观察,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 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60例SAP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关于SAP诊断标准;(2)脑卒中发病率后72h内入院就诊;(3)均无意识障碍。排除标准:(1)发病时间不明确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2)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发病前已患有肺部疾病;(4)伴有颅脑转移或恶性肿瘤疾病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包括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全部接受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AIS-APS评分指导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包括男12例、女18例;年龄40~85(62.58±5.89)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2例,脑缺血18例;卒中病程3~15(7.23±0.35)d;SAP病程1~7(4.23±0.25)d。观察组包括男16例、女14例;年龄45~82(63.12±5.67)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6例,脑缺血14例;卒中病程2~16(7.20±0.36)d;SAP病程1~7(4.20±0.23)d。两组入组基线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化痰、痰液引流、口腔管理等常规护理,具体见下:(1)化痰及痰液引流:护士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静脉或雾化吸入,充分稀释痰液;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变化体位、吸痰,使用排痰机辅助排痰。(2)口腔管理:强化口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氯已定或聚维酮碘含漱口液冲洗、刷洗牙齿等,减少口腔部条件致病菌,以免移位或易位,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3)氧气支持:动态检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要求指标在94%以上,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4)对症处理:若体温大于38.5℃,给予患者退热、补充液体、止咳等干预。(5)心理干预: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缓解其心理压力,向其介绍SAP发生机制、干预方式等,消除其疑虑和担忧,放松情绪接受干预,增强其自信心。

观察组观察组使用急性脑梗死相关肺炎预测量表(AIS-APS)[4]指导早期护理干预,具体见下:(1)应用AIS-APS评分对患者展开评估,按照评分分级,包括极高危(28~35分)、高危(21~27分)、中危(14~20分)、低危(7~13分)和极低危(0~6分)。本组30例患者其中极高危2例、高危5例、中危10例、低危8例、极低危5例,对其采取对应的早期护理干预。①其中极高危患者实施早期干预中注意喂养管理,需要鼻饲饮食,预计持续时间较长(>2~3周)无法恢复吞咽功能者,建议采取营养支持治疗,鼻饲每日次数6~7次,每次用量150~200ml,同时护士要注意患者进食情况,适当抬升床头,避免误吸加重肺部感染。另外注意预防压疮、坠床等,压疮方面适时更换体位,保护骨隆突及体表支持物的应用,减少皮肤摩擦,注意改善营养。②针对高危患者注意上述问题外,同时积极预防误吸,保持口腔清洁,每次进食后及时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与分泌物,选择适宜摄食姿势、进食量、摄食方法,进食量通常一口10ml左右,食团深入以汤勺为宜。③中危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在接受患者前后注意吸收,尤其是接触其分泌物、体液和血液后要注意洗手;强化各个管道的消毒与管理,避免交叉感染;饮食方面无吞咽困难的患者选择经口摄食,经口进食的患者建议食用软烂、稠厚食物,例如米糊、酸奶等,进食时注意保持下颚向下,头转向一侧,鼓励其吞咽少量食物、多次吞咽或每次吞咽后咳嗽。为患者调整合适体位,一般采用头高脚底位,头稍后仰,以免食物返流,预防舌后坠,仰卧时需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发生误吸,间隔2h为患者翻身1次。④低危与极低危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中可适当指导其开展呼吸训练,增强肺容量及顺应性,利于膈肌活动,促进排痰;指导患者练习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指导患者鼻吸口呼,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呼气时,收腹部,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形状,缓慢呼气并发出声音,于20~90cm位置放置蜡烛,让患者尽自己最大能力吹灭蜡烛。腹式呼吸,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坐位,患者一只手放在腹部,感受横隔和腹部活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感觉上胸及辅助呼吸肌活动。经鼻腔做深吸气,与此同时,向上隆起而使胸廓运动保持在最小状态。呼气时腹肌和手同时向下压腹腔,增加腹内压,一开始训练频率为2次/d,20~30min/次,练习过程中注意避免头晕、胸闷等,随后逐渐增加练习次数与时间,恢复自然呼吸习惯,同时强化营养,摄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提升机体抵抗力。室内环境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1.3观察指标

(1)两组生存质量参考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5]评估其饮食恐惧、心理健康、进食时间、进食意愿、吞咽负担、食物选择、语言交流等11个维度,包含44个项目,总评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其生存质量越高。(2)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环境、疾病认知、医护人员态度、护理内容及护士技能操作方面的满意度,每项评分20分,总评分10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对此项越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2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并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分析,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SWAL-QOL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其SWAL-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WAL-QOL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观察组

30

62.58±6.18

88.95±7.28

15.125

0.000

对照组

30

62.71±6.22

79.58±6.48

10.287

0.000

t

/

0.081

5.266

/

/

P

/

0.936

0.000

/

/

2.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相差小;干预后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观察组

30

72.56±7.46

95.48±8.65

10.990

0.000

对照组

30

73.02±7.22

90.12±8.11

8.626

0.000

t

/

0.243

2.476

/

/

P

/

0.809

0.016

/

/

3讨论

脑卒中起病急,老年人基础性疾病增多,机体抵抗力降低,肺炎发生风险增高。SAP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临床常规护理SAP效果不明显,且风险防范意识相对差,缺乏并发症预防措施,难以控制SAP病情发展[6]。与常规护理对比,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此类患者预后效果更为显著。AIS-APS评分在预测和治疗SAP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临床认为该评分对临床防治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增高明显,这说明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按照分级了解每位既往史、神经功能缺损、吞咽障碍程度等,按照分级实施针对性早期护理干预,尤其是高危及以上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应当更加全面,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鼻饲,保证每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使病情好转;中危及以下分级的患者注意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指导其练习呼吸肌功能,促使肺功能转归,避免病情恶化,改善其生存质量,使患者满意[7]

综上所述,营养AIS-APS评分评估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全面提升患者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该举措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何海春,刘素芳,刘子仲.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及临床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8):1651-1653.

[2]韩蕾,刘勇,张秋霞.A2DS2和AIS-APS量表对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意义[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21,14(3):335-337.

[3]钟迪,张舒婷,吴波.《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9,19(11):897-901.

[4]方芳,舒怡,肖志杰.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11):1429-1434.

[5]杨锐,李皓,王晓鹏,等.A~2DS~2与AIS-APS评分预测卒中相关肺炎准确性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9,25(9):164-166.

[6]高荣慧.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2):191-193.

[7]李玉勤.早期肺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及康复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