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性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风险性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崔静   张风艳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宁夏银川市  750001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性护理管理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择选100例手术患者,时间2023.1-2023.12,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性护理管理,对照组间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性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风险性护理管理;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

综合分析工作流程与具体内容,辨析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提升手术安全性就是风险性护理管理。手术室是救死扶伤的重要阵地,也是医院风险性最高的科室之一[1]。但是手术室易发生突发状况、人员流动性强、存在诸多潜在因素,使其更易发生安全事件。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融入风险性护理管理,有助于对手术室的情况进行优化,促进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性护理管理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100例手术患者,时间:2023.1-2023.12,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其中女性40例,年龄范围20-80岁,均值(50.22±3.27)岁,患儿10例,年龄范围1-10岁,均值(5.31±1.33)岁;观察组:50例,其中女性38例,年龄范围22-80岁,均值(51.46±3.82)岁,患儿12例,年龄范围2-10岁,均值(5.69±1.14)岁。组间样本量可比,P>0.05。

纳入标准:基线资料完整;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靶器官功能障碍者;重大心脏疾病或血液疾病者;孕期、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检查物品是否齐全、器械是否正常,与手术医生积极配合,术中辅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加强环境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

观察组:以上述为基础,实施风险性护理管理。

(1)组建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责护、护士长、护理人员,组内成员需具备扎实的理论与过硬的技能,组内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围绕风险性管理展开。结合案例确保组内成员对风险管理的理论、时间、处理有深入的了解与掌握。

(2)制定制度。结合手术室工作内容制定操作细则,时刻监督护理人员的操作,严格执行手术室制度,并按规范流程操作,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完善奖罚机制,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严谨性与积极性,鼓励护理人员定时自查、自纠。

(3)优化人力资源。手术室护理应均为资深护理人员,合理排班,排班制度应人性化,避免超负荷工作,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4)规范手术记录。加强手术护理记录工作,避免错记、漏记、含糊、缺失,医疗物品的使用、患者的情况、手术情况、体征、护理操作要详细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可清晰、全面体现护理工作,确保其完整性、客观性。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项目包括:基础护理、物品管理、无菌情况、护理记录、安全管理,各项100分,分高为佳。

(2)风险事件:意外伤害、切口感染、操作失误、记录失误。

1.4统计学方法

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均数±标准差体现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比体现计数资料,检验。P<0.05体现数值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见表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基础护理

物品管理

无菌情况

护理记录

安全管理

观察组(n=50)

96.39±5.22

95.28±2.74

64.59±5.20

96.49±4.28

96.09±5.13

对照组(n=50)

84.79±6.22

85.59±2.41

82.79±6.71

84.33±3.46

81.73±6.25

t值

10.101

18.777

15.159

15.623

12.558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风险事件发生率

    见表2,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意外伤害

切口感染

操作失误

记录失误

发生率

观察组(n=50)

0(0.00)

0(0.00)

0(0.00)

1(2.00)

1(2.00)

对照组(n=50)

1(2.00)

1(2.00)

2(4.00)

3(6.00)

7(14.00)

4.891

P值

0.026

3 讨论

手术室人员流动大,涉及创伤性操作,与其他科室相比,风险性、感染性较高,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均会诱发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干预潜在的护理风险,避免风险因素,以此减少护患纠纷,从整体提升护理质量,控制风险事件就是风险管理[2]。风险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风险能力与工作能力,预防风险以控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文章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性护理管理,组建了护理小组,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建立健全的制度,确保风险管理各项操作均有制度可依,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保证风险管理组内成员均为最优秀的护理人员。手术护理记录应完善,详细记录手术过程,规避护患纠纷,加强护理管理,规范各项操作,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3]。据本文研究,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得,手术室护理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进展、治疗效果及质量。将风险性护理管理渗透于整个手术室护理工作,对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显著的规避作用。风险性护理管理要求操作规范、风险意识较高、应变能力及主观能动性较强,因而可积极避免手术室危险事件,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优化护理质量,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切身利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

综上所述,风险性护理管理的实施,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手术室护理的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普及。

参考文献:

[1]黄婷婷,施小红,苏增标等. 风险管理在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3 (06): 134-135.

[2]李爱勤. 手术室风险护理与术前访视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 [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3 (03): 154-155.

[3]何玲,黄梅. 手术室风险护理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J]. 名医, 2022, (18): 114-116.

[4]郑晓彬,王峰,吴美华等. 手术室风险管理模式在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1, 27 (18): 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