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双侧上颌骨骨折病例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1例双侧上颌骨骨折病例报告

于国洋1 ,赵健1,王瑞鑫2,

(1. 华北理工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 颌面部软硬组织具有独特的解剖特点,当创伤发生时,往往会出现软硬组织共同损伤,对于软组织损伤应及时行清创术,对于骨组织损伤应及时进行复位固定;然而一些闭合性损伤也时常发生,虽然无开放性伤口,但内部可出现骨折,如颧弓骨折,鼻骨骨折等。

[关键词]上颌骨骨折;小切口入路; 坚固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782.4

1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论文模板

颌面部骨骼维持面部形态和轮廓,颌骨骨折不仅会造成面部畸形,同时也会影响咬合关系,导致咀嚼进食困难等[1]。颌面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颧弓骨折、牙槽突骨折、眼眶骨折等,随着创伤原因的多样性,多发骨折病例逐年增加。现分析1例双侧上颌骨骨折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于2023年12月25日入院,24小时前于景区乘坐滑梯不慎摔落致颌面部外伤,在外院行颅脑、颈椎、上下颌骨、全腹部、胸椎、腰椎CT检查后,转诊至我院,排除颅脑及脏器损伤后,于我院行外伤清创缝合术,术后以多发伤收入院。专科检查见颌面部左右欠对称,明显弥漫性肿大,多处皮肤擦伤,左侧头皮可见一长约3.5cm已缝合伤口,右侧上眼睑可见一长约4.0cm已缝合伤口。上唇肿大,麻木,口内可见21牙缺失,侧切牙冠折伴重度张口受限。上下颌骨CT回报:两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伴周围软组织肿胀,右侧眼眶内外侧壁及眶下壁多发性骨折伴眶周软组织肿胀(见图1)。

入院后第14日(2024年1月7日)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于患者牙间植入8枚颌间牵引钉,设计右侧眉弓外侧弧形小切口及右侧眼睑下缘隐蔽切口,刮除断端肉芽组织,暴露骨折线,并于口内上颌前庭沟做横行切口,翻起黏骨膜瓣,暴露上颌骨多处骨折;在保证患者有良好的咬合关系基础上,将骨折断端复位,各骨折线处使用微型钛板和微型钛钉固定,彻底止血后缝合术区,术后行颌间牵引治疗。术后第7日(2024年1月14日)复查CT,结果回报:①两侧上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改变,②右侧眶外侧壁及眶下壁符合骨折内固定术后改变(见图2)。

                 

图一术前颌骨CT                               图二术后颌骨CT

2

随着时代进步,多数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手术,正趋向于微创操作,小切口的设计可以明显减轻对机体的损伤[2],降低神经及血管损伤风险,同时由于颌面部血液循环丰富,恢复能力强,因此实现伤口的快速愈合。不仅如此小切口保证了组织血流的完整性,保留了良好的解剖结构,从而实现功能与美观相互协调。

目前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为颌骨骨折首选术式,在暴露骨折线两端的断面后,进行钻孔,选用相应的小型钛板进行固定[3],使骨折片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不发生移位。Sobrero [4]等研究发现坚固内固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确保上下颌牙齿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因此术后颌间牵引复位也同样重要,其可以使骨折处在正确咬合关系下愈合。Yao [5]等研究表明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颌骨创伤性骨折时,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在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有效促进了骨折愈合。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损伤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当颌面部受到创伤时,一定不能忽视对于颅脑、内脏等重要器官的检查,应分清轻重缓急;当患者全身状况稳定时再进行手术。在进行手术术式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咬合关系、愈合周期、面型要求等,从而设计不同的小切口或口内切口入路。在当前阶段,坚固内固定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式治疗颌骨骨折的首选术式,在提高预后的同时良好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国海,李金源,刘江,李冉.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488-490.

[2] Liu D, Zhang R, Dong X. Surgical approach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maxillofacial fracture[J]. Lin Chu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2013,27(22):1255-7.

[3] Park JK, Kim SW. 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ex fracture after two-jaw surgery[J]. Arch Craniofac Surg,2020-,21(5):301-304.

[4] Sobrero F, Roccia F, Vilaplana V, et al. Manual versus rigid intraoperative maxillo-mandibular fixation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A European prospective analysis[J]. DENT TRAUMATOL,2023,39(5):448-454.

[5] Yao S, Zhou J, Li Z. Contrast analysis of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dylar fracture: a meta-analysis[J]. J CRANIOFAC SURG,2014,25(6):2077-80.

[第一作者简介] 于国洋(1998-),男,汉族,硕士在读,华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口腔颌面外科学。、

[通讯作者] 于国洋(1998-),男,汉族,硕士在读,华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口腔颌面外科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