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为例对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以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为例对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杨佳琦  陈唯一通讯作者 李晓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200052

摘要: 目的:探讨以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为例的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在我院使用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的542设备为研究对象,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采用传统分散管理模式的218个设备设为对照组,将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12 月采用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324个设备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设备维修率、维修响应时间、设备使用率。结果:观察组的设备维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维修响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设备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的使用效率和维修效率,降低设备维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

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包含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心电图机等[1,2],其具有数量大、适用范围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存在设备管理不规范、维修不及时、设备使用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伴随着医院配置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数量和价值不断增长,医院也面临着管理难度加大和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3,4]。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于 2021 年 9 月开始实施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以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为例,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本研究旨在探讨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在我院使用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的542设备为研究对象,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采用传统分散管理模式的218个设备设为对照组,将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12月采用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324个设备设为观察组。两组设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分散管理模式,即各科室自行负责本科室的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的采购需求提报、验收、使用、维修等工作。

观察组采用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 医学工程科成立设备组,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设备需要审核、验收、调配、维修等工作。

2. 建立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统一编码、登记、查询、统计等管理。

3. 制定医疗设备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

4. 设立医疗设备集中维修中心,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和维修设备,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问题。

5. 建立医疗设备应急预案,对突发设备故障或紧急情况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三)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设备的设备维修率、维修响应时间、设备使用率。设备维修率=(设备维修时长(小时)/设备使用时长(小时))×100%;维修响应时间=(接到维修请求到完成维修的时间)÷24h;设备使用率=(实际设备使用时长/理论设备使用总时长)×100%;

(注:生命支持类设备例如监护仪在重症监护病区多为24h连续使用,普通病区医嘱执行时长均为8h/天-10h/天,故本次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设备使用时间均以16h/天为使用时间。)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²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两组设备截止在2019年12月(观察组)和2023年12月总数量(对照组)比较

指标

监护仪

注射泵

输液泵

观察组

134

164

26

对照组

133

74

11

表1  两组设备总数对比

(二)两组设备的设备维修率、维修响应时间、设备使用率比较

观察组设备的设备维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维修响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设备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

例数

设备维修率(%)

维修响应时间(h)

设备使用率(%)

观察组

324

0.29±0.90

2.11±5.75

66.38±0.788

对照组

218

2.13±3.54

10.36±17.20

65.25±2.36

表2两组设备的设备维修率、维修响应时间、设备使用率比较

四、结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设备在医院诊疗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医院不仅要加大医疗设备引进的力度,同时也应该重视医院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工作[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设备的设备维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维修响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设备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全院级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的使用效率和维修效率,降低设备维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海浩,吴凤莲,钟淼杰.品管圈提高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12):131-135.

[2]时玉香.急救设备在临床使用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7):93-94.

[3]严源利.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下设备精细化管理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21):62-63.

[4]孙少平,张俊鹏,李元峻等.医疗设备技术保障精细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23,38(08):117-123.

[5]牛巧灵,邵继凤,张恩科.建立院内通用医疗设备租赁中心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0,7(08):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