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带状疱疹,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蒙娟艳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省龙胜各族自治县54179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着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个皮肤界著名的“潜伏者”。人体首次感染后,并不马上发病。而是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或者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人体在某些外因:如疲劳、外伤等作用下,这个“潜伏者”就伺机而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出现疼痛,同时,病毒沿着神经传播到皮肤,产生群集的水疱。多发于春秋季节,带状疱疹好发于胸背部、腰腹部,有些也出现在头面部、四肢。多为单侧发病,虽然也有双侧同时发病的情况,但较为罕见。

IMG_256

带状疱疹,又称“蛇串疮”“缠腰火丹”,中医认为其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有关。病因病机主要由于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胃湿热内蕴,外溢肌肤,兼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从中医的症状表现来说,带状疱疹有干、湿不同。干者颜色较为鲜红,像火烧云一样,上面起小水疱,局部觉得发热、瘙痒。《圣济总录》言:“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带状疱疹病机与其相似。疹前期主要以皮肤疼痛为主,带状疱疹常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其性质多为自发性刀割样、闪电样、烧灼样或紧束样疼痛,轻触皮肤即可产生。持续的剧烈疼痛引起失眠和精神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患上了带状疱疹,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一)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

梅花针具有激发经气,活血止痛的效果,根据《内经.针解》谓“陈则除之,出恶血也”。《素问.血气形志篇》:“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用梅花针扣刺放血,能清肝利胆,清泄肌肤之热毒,加上火罐以热引热,使毒邪外达,祛瘀生新,疏通经络气血,血中热毒淤血清则疼痛自除。现代医学认为,梅花针扣刺放血可以激发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激系统,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痛阈提高,免疫功能加强,同时可以促进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分泌,产生镇痛作用,针刺还可以使炎性病灶的血管通透性降低,抑制炎性物质渗出,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梅花针治疗过程中,在常规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梅花针在疼痛处叩刺,以皮肤微渗血为度,一般1 次/d,7~10 次为 1 个疗程。

(二)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火针疗法就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患处,通过刺激局部邪气所犯之处,发挥激发经气,活血通络、扶正祛邪、行气散毒等作用的治疗方法。《灵枢·官针》中有记“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针灸大成》中谓“火针”,并且总结了明以前火针治疗的经验。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初期可以祛邪外出,使邪祛疹消,缩短病程,后期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火针针刺疱疹皮损处,深度达疱疹底部,范围由“蛇头”至“蛇尾”,若疱疹较多可分批进行,疾入疾出。火针由于具有止痛效应,对于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同样适用。火针可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时间,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也是有帮助的,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火针疗法一般1 次/周,10 次为 1 个疗程。

(三)艾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艾灸取其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意。点燃艾条,在疼痛部位进行广泛的回旋温和灸,距离皮肤二至三厘米,注意周围皮肤的清洁。艾灸能有效的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的同时,还能提高带状疱疹患者的免疫力,破坏细菌和病毒所处的环境抑制细菌、病毒活动。带状疱疹的病机是湿热、热火毒。所以在温热熏蒸的天气多发,因为病机为湿热,热火毒,医学领域对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艾灸具有宣泄湿热、清化湿热、引热外出,发散邪火的作用。通过艾灸的这种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根据疱疹走向,灸疱疹头尾两端,包围疱疹,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内,保持距离,避免灼伤皮肤。另外,可配合取穴,如中脘、神阙、足三里等,可以补充元气,艾灸治疗时,先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疼痛处,艾条与病灶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温度以能忍耐为宜,灸1次/天,10次为1个疗程。

(四)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刺络拔罐是将放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是根据“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的原则、刺络加拔罐施于病变局部,今血出邪尽,使郁热邪毒随血而去,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缩短疗程。操作步骤是局部取穴为主,采用刺络拔罐法,取穴包括龙头、龙尾、阿是穴。

治疗时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皮肤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毒液一定要拔净,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每3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五)中药治疗带状疱疹

(1)瓜蒌甘草红花汤:在明代名医孙一奎的《医旨绪余》就有记载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连皮捣烂,加甘草二钱,红花五分,就是瓜蒌甘草红花汤。其中大瓜蒌的用量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素来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体质壮实者或病情重者,可用30-40g,次之用20-30g,再弱者用15g。瓜蒌“甘合于寒,能和、能降、能润,故郁热自通。”《重庆堂随笔》云:“瓜蒌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可见瓜蒌能豁痰清热,润肠通便,使热从大便而走,而且瓜蒌还能疏肝,红花入络行瘀,甘草和中缓急止痛,三味药合用非常适合治疗带状疱疹。

(2)化毒散加减:灸甘草10g、生薏苡仁30g、蒲公英15g、金银花15g、连翘10g、茯苓10g、桔梗10g、滑石15g、川芎10g、生石膏45g、杏仁10g,生姜三片大枣五枚为引。

(3)龙胆泻肝汤:基础方:龙胆草12g、连翘15g、生地18g、泽泻6g车前子12g、黄芩12g、栀子10g、丹皮10g、白木通或川木通10g、生甘草10g,泻肝胆实火、清热利湿而解毒。方中龙胆草、黄芩清肝胆火实火。连翘、栀子、生甘草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活血。木通、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湿。

(4)四妙丸或汤剂:基本组方:苍术10g、厚朴6g、陈皮10g、炒白术12g、猪苓12g、黄柏12g、枳壳10g、泽泻10g、赤苓12g、滑石12g、炙甘草10g。轻证用四妙丸,重证用汤剂。燥湿清热,去皮损止疼痛。湿重以浮肿、小便热痛黄赤黑等、皮损以大量水疱为主,甚则有脓液、糜烂浸淫等。方中苍白术、猪苓、赤苓健脾燥湿。陈皮、厚朴、枳壳理气和中以助水湿之运化。黄柏、滑石、甘草清热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