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妥乐平联合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神经妥乐平联合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王海军

邢台市第九医院,河北,邢台,05525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在羟考酮控释片给药基础上,取神经妥乐平联用所具有的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为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共计100例,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随机做分组处理,各50例,对照组取羟考酮控释片单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神经妥乐平,就两组疼痛缓解率、爆发痛发作情况观测值及疼痛测评分值、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评测分值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经展开对疼痛缓解率的评测,其值为96.00%,相较对照组80.00%居更高水平(P<0.05)。两组在开展治疗前,经对爆发痛发作次数值及疼痛测评分值进行观测,未见差异(P>0.05),在开展治疗后,各值均有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两组在开展治疗前,经对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评测分值观测,未见差异(P>0.05),在开展治疗后,各值均有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各值均居更低水平(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在羟考酮控释片给药基础上,取神经妥乐平加用,可提高疼痛缓解率,降低爆发痛发作次数,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及生命质量,价值十分突出。

关键词: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羟考酮控释片;神经妥乐平;疼痛缓解率

本研究就相关患者选取,对羟考酮控释片给药基础上联用神经妥乐平作用展开探讨,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诊断为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共计100例,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随机做分组处理,各5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抽取介于56~78岁,平均测验值为(65.29±1.39)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抽取介于54~79岁,平均测验值为(65.33±1.32)岁。组间基线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确诊;无阿片类止痛药服用史;知情同意,报经伦理部门批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合并代谢性疾病、血液性疾病;合并精神疾病。

1.3 方法
    观察组:本组运用神经妥乐平与羟考酮控释片联用方案。取神经妥乐平6mL在浓度为0.9%生理盐水100mL中溶入静滴,每日1次。羟考酮控释片首次10mg,每12h服用1次,后结合疼痛缓解疼痛、不适情况,适当减少25%剂量,或增加50%剂量。两组持续用药2周。

对照组:本组单用羟考酮控释片,每12h服用1次,剂量和持续用药时间同上。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疼痛缓解率:无痛:0级,无疼痛感受;轻度疼痛:1级,轻度疼痛,自觉有疼痛感,但未对工作、休息产生影响,可耐受;中度疼痛:2级,疼痛已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影响睡眠;重度疼痛:3级,疼痛较为剧烈,使用药物后仍不具缓解条件。(2)对比两组爆发痛发作情况观测值及疼痛测评分值:即在开展治疗前后,观测爆发痛发作次数及疼痛评测分值,其中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总分介于0~10分之间,评测分值越低,提示疼痛程度越轻。(3)对比两组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评测分值:即在开展治疗前后,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展开对睡眠质量的评测,分值介于0~30分之间,分值越低,提示睡眠质量越理想。运用生命质量(QOL)评测分值展开对生命质量的评测,总分为100分,分值越低,提示生命质量越理想。

1.5 统计学方法

    测验数据均在SPSS22.0中录入,组间计数在表述时,运用(%),施以χ²检验,组间计量在表述时,运用(x±s),施以t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疼痛缓解率观测值对比

观察组经展开对疼痛缓解率的评测,其值为96.00%,相较对照组80.00%居更高水平(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缓解率观测值对比 [n(%)]

组别

n

无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疼痛缓解率

观察组

50

21(42.00)

27(54.00)

2(4.00)

0(0.00)

48(96.00)

对照组

50

5(10.00)

35(70.00)

9(18.00)

1(2.00)

40(80.00)

χ²

-

-

-

-

-

6.061

P

-

-

-

-

-

0.014

2.2 两组爆发痛发作情况观测值及疼痛测评分值比较

两组在开展治疗前,经对爆发痛发作次数值及疼痛测评分值进行观测,未见差异(P>0.05),在开展治疗后,各值均有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见表2。

表2 两组爆发痛发作情况观测值及疼痛测评分值比较 (x±s)

组别

n

爆发痛发作次数值

(次·/d-1

疼痛测评分值

(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0

2.71±0.49

1.70±0.42

8.13±1.29

4.18±0.49

对照组

50

2.75±0.38

2.23±0.12

8.17±1.30

5.88±0.71

t

-

0.456

8.580

0.154

13.934

P

-

0.649

0.000

0.878

0.000

2.3 两组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评测分值对比

两组在开展治疗前,经对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评测分值观测,未见差异(P>0.05),在开展治疗后,各值均有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各值均居更低水平(P<0.05)。见表3。

表3 两组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评测分值对比(x±s,分)

组别

n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0

19.32±2.38

7.38±1.12

75.44±4.35

52.34±5.13

对照组

50

19.39±2.17

11.41±1.83

75.51±4.81

67.71±7.14

t

-

0.154

13.282

0.076

12.362

P

-

0.878

0.000

0.939

0.000

3 讨论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较难治愈,为常见癌性疼痛类型。羟考酮控释片属临床常用的半合成类纯阿片新型受体激动剂,镇痛强度较吗啡更高,可持续镇痛。神经妥乐平药理作用较为特殊,是将痛觉过敏状态调至正常,在对慢性延续性疼痛且有冷感、麻木感伴发的患者展开治疗时,作用十分突出,镇痛效果较明显,故在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价值显著。此外,神经妥乐平还可对植物神经功能有效调节,具镇静和抗变态反应性抑制效果。与羟考酮控释片协同,毒副作用更小,可使微循环状态改善,对受损植物神经系统修复,进而对神经传导强度调节,并对神经组织进行营养,发挥持续镇痛作用[2-3]。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爆发痛发作次数、疼痛评分、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评分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苏静.加巴喷丁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2):1881-1882.

[2]胡新亚,邵越峰.神经妥乐平并芳香疗法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2,31(10):1084-1087.

[3]禹萌,任雅芳,张洪涛,等.神经妥乐平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21,51(06):7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