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击次髎穴和三阴交联合口服益母草颗粒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叩击次髎穴和三阴交联合口服益母草颗粒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崔婕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100102

【摘要】目的:探究叩击次髎穴和三阴交联合口服益母草颗粒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某学校2000名大学生纳入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22年9月份至2023年9月份,2000名学生中有100例女大学生患有原发性痛经,对这100例女大学生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甲组提供解热止痛类药物即布洛芬口服治疗;乙组提供叩击次髎穴、三阴交联合口服益母草颗粒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乙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治疗效果更佳,疼痛程度更轻,疼痛时间得以缩短,P<0.05。结论:在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时,提供叩击次髎穴和三阴交联合口服益母草颗粒效果更佳。

【关键词】叩击次髎穴;三阴效;益母草颗粒;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

痛经属于女性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在经期前或者行经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1】。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女性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主要在月经来潮期间发病,患者行经第一天疼痛最为剧烈,疼痛部位集中在中下腹部,以痉挛性疼痛为主,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腹、股内侧以及腰骶部放射痛【2】。在女大学生当中,原发性痛经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治疗缓解疼痛可以明显改善痛经带来的烦躁和焦虑,在生理心理两方面改善女大学生月经期生活质量,详见下文: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时间范围2022年9月份至2023年9月份,患者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31±0.75岁。分析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P>0.05,可开展本研究。

诊断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学生在行经前以及来潮期间出现周期性的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伴或不伴有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出冷汗、血压降低,部分学生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个别严重的病例会头晕甚至出现虚脱或晕厥的短暂意识丧失。所有纳入研究的女大学生均使用B超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和婚育过程,行经腹痛会自行缓解,因此痛经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本次研究采取两种止痛治疗方法,探究长短期治疗效果。

1.2方法

甲组患者在出现痛经前一天,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一粒,到达月经第二天,疼痛得到缓解时停止服药,用药时间为三个经期【3】

乙组患者提供叩击次髎穴、三阴交联合口服益母草颗粒进行治疗,益母草颗粒每天服用一次,每次服用一包,连续服用六天。叩击次髎穴和三阴交之前先取穴后标记,指导患者坐位放松、调整呼吸、双臂自然下垂,按照先次髎穴后三阴交的顺序,使用大鱼际或者掌根对患者的左右穴位进行规律且平稳的叩击,在叩击的基础上次髎穴增加上下直线反复摩擦,三阴交则使用拇指进行对称性挤压刺激,待出现麻、胀、温热感、酸或者微痛时停止,对于经络传感较好的敏感患者在十分钟后,就会得到缓解,若再次出现腹部疼痛时,再次叩击,待下腹部出现明显的气感时为佳【4】。首次叩击由医生操作,之后可指导患者握空拳自行开展叩击,从月经前一周开始,每天一次直至月经第二天。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时间,分析其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涉及到的计量数据资料使用n%表示,通过x2值来进行检验,标准差使用(±s),通过t进行检验,全部数据都进行SPSS17.0软件数据包来计算,显示P值小于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

2  结果

2.1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p<0.05。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甲组

50

35(70.00%)

5(10.00%)

10(20.00%)

40(80.00%)

乙组

50

40(80.00%)

5(10.00%)

5(10.00%)

45(90.00%)

P

-

-

-

-

<0.05

2.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时间和疼痛程度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的疼痛时间和疼痛程度更轻,p<0.05。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时间和疼痛程度评分(x±)

组别

疼痛时间(h)

疼痛程度(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甲组

35.84±7.42

20.21±5.75

14.25±6.02

11.26±4.41

乙组

36.21±7.21

9.45±3.28

13.69±6.21

7.23±3.65

t

0.246

3.591

0.326

2.015

p

>0.05

<0.05

>0.05

<0.05

2.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x±s,分)

项目

甲组

乙组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生理功能

64.21±3.26

79.32±9.25

64.36±3.21

87.59±10.28

0.261/5.217

>0.05/<0.05

生理职能

62.54±3.28

75.41±8.21

62.78±3.08

82.59±7.96

0.369/4.219

>0.05/<0.05

身体疼痛

48.92±2.68

72.36±9.28

48.04±2.51

84.59±6.59

0.328/6.297

>0.05/<0.05

总体健康

46.98±3.57

67.15±8.47

46.26±3.27

89.79±7.81

0.451/5.178

>0.05/<0.05

活力

46.98±4.78

84.78±10.28

46.58±4.89

90.26±5.71

0.621/2.956

>0.05/<0.05

社会功能

45.62±3.51

88.67±7.15

45.75±3.54

95.48±6.94

0.315/3.781

>0.05/<0.05

情感职能

42.39±7.84

77.68±11.25

42.42±7.78

89.41±2.64

0.651/5.149

>0.05/<0.05

精神健康

46.51±2.54

70.78±10.45

46.48±2.57

86.98±5.19

0.782/5.942

>0.05/<0.05

3  讨论

对于女大学生而言,生殖器多无器质性病变,痛经以原发性为主。在行经期间出现剧烈的疼痛会导致其心理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情绪不稳定进而影响学习和人际关系。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该病属于“经行腹痛”的范畴,该病与寒湿邪毒内侵致胞宫、任冲气血凝滞不畅有关3-4。为患者提供益母草颗粒进行治疗,方中主要包括益母草、当归、川芎、熟地黄、红花,可以起到祛瘀调经、补血止痛、活血行气、滋阴填髓之效,对患者行经期间因为子宫收缩引发的疼痛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为患者提供固肾治疗,肾精亏虚属于痛经的根本原因,三阴交在肾、肝、脾三经交汇的场所,可以实现调补肾肝脾、益血健脾的效果,也可以称之为妇科三阴交,是女性健康的守护穴。而次髎穴在腰部,是治疗痛经的重要穴位,可以起到健脾除温、疏导水液的效果,也是足太阳膀胱经要穴,可以与肾经相表里。为患者叩击三阴交、次髎穴,可以有效的起到调补肾精、疏通经络的效果,联合益母草治疗,实现了祛瘀生新、活血化瘀的效果4-5。两方面共同作用,达到缓解痛经以及疼痛引发的各种身体不适。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患有原发性痛经的女大学生提供不同的治疗方式,总结后显示乙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其疼痛时间得到了缩短,疼痛评分得以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治疗效果更佳。经过三到四个经期的治疗后,痛经再发生的比例降低,疼痛的程度也明显好转,此外患者掌握了叩击手法后可以自行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倪梦迪,赵钰,杜宝英.益母草颗粒联合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新中医, 2019(6):3.

[2]车健,刘航.益母草颗粒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月经不调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26):58-58.

[3]王歌,王瑞琼,魏兴民,等.甘肃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人群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自我护理研究[J].中医药导报, 2021, 27(1):4.

[4]付子轩,谭景斐,麦哲芬,等.广州某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与中医体质调查分析[J].江西中医药, 2023, 54(3):36-39.

[5]赵雷,郑海燕,裴巧霞.甘肃某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及自我干预措施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