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科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曹美丽

义乌市中心医院                    浙江 义乌322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发生在腿部深静脉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带来疼痛和不适,引发如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发作时的妥善处理方法,有助于更好的保持身体健康。

一、简介

1.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在于腿部深层的一个或多个静脉内形成血液凝块,即血栓。如果血栓碎块脱离原位,随着血液流动至肺部,可能会导致肺栓塞,这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

2. 发病原因

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原因复杂,主要涉及很多因素:

•血管内皮损伤:损害可能源自外科手术、严重外伤或静脉内置管等因素。这类损害导致了机体内在的血液凝固系统的破坏,加速了血栓的生成的过程。

•血流缓慢:长期保持静坐或卧床状态,例如在长途旅行或康复期间,可能会导致腿部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缓慢下流的静脉血液增加了形成血栓的风险。

•血液高凝状态:服用口服避孕药、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妊娠以及遗传性血液凝固异常等,都可能导致血液凝固,进而增加DVT发生的可能性。

二、DVT的危险因素

1. 原发性病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尤其是60岁以上的年龄段,深静脉血栓(DVT)的概率会相对提升。

•性别: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女性在怀孕期间、服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或进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时,深静脉血栓(DVT)的患病风险可能会增加。雌激素的参与能增强血液的凝固功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遗传因素:对于那些家族中有DVT病史的个体来说,患上DVT的概率相对较高。遗传性血液凝固因子突变,一般作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增加的标志。这种遗传特性使得血液更容易凝结,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2. 获得性病因

•手术与创伤:长期卧床休养的患者,尤其是经历了腿部或骨盆重大创伤手术的人,都面临着DVT发生的风险。一些手术过后的卧床修养可能导致血液流动速度下降或者对血管造成损伤,给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肿瘤:某些癌症,如胰腺癌、肺癌以及部分血液病,可能会使体内的凝血系统更为活跃,增加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可能使得深静脉血栓(DVT)发生风险的提升。

•妊娠:孕期女性的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增加,这主要源于体内激素水平的调整,导致血液凝固能力增强。在胎儿的成长过程中,子宫有时会对下肢的静脉施加压力,可能导致血液流速减慢。

三、预防措施

1.基础预防:

•至少每天2000ml,低脂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保护下肢静脉等。利用空档抬高双足,避免久站、久坐、久卧避免穿过紧袜子、鞋。控制血糖血脂、避免过量咖啡因。

2. 术前预防

•风险评估:医生会全面分析患者的年龄、病史、遗传倾向、生活习惯以及预定手术类型,以评定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水平。

•术前宣教:向病患普及深静脉血栓(DVT)的潜在风险、初期征兆的辨识和预防手段,可以提升其对疾病的自我监控能力,从而减少术后出现DVT的可能。

•生活习惯的调整: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病人需要对生活习惯进行一系列改善,如减少吸烟、保持健康的体重水平以及适当的体育活动。都有助于全方位增进健康水平,并能下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几率。

3. 术后预防

•密切观察病情:术后的病患须接受康复监控,特别是要关注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迹象,诸如腿部不适、肿胀或皮肤呈现红斑等警示症状。在出现任何疑似症状的时候,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药物预防:在应对病患可能面临的血栓威胁时,医疗专业人员经常会开具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目的在于降低血栓形成的机会。这种药物能减少血液凝结的几率,避免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使用压力泵:间歇性气动压缩装置(IPC)借助周期性地向肌肉组织注入并抽出空气的方法,模拟人体肌肉的自主运动,助力下肢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四、DVT的识别与护理

1. 症状识别

在初期阶段,辨识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栓形成对于避免病情严重具有一定意义。DVT的常见症状包括:

•下肢肿胀:DVT的明显表现之一是腿部的水肿,此水肿可能局限于一条腿或者两条腿。肿胀有可能突然发生,特别是在长时间保持静坐或卧床状态之后,这样的情况尤为突出。

•疼痛:患者在腿部、小腿或脚踝区域可能会感受到疼痛,这种疼痛感在站立或行走时可能会更加显著。

•皮肤颜色变化:深静脉血栓(DVT)可能导致受累肢体皮肤颜色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皮肤变成红色或蓝色。

•触感温热:患部皮肤的温度相较于周围的皮肤温度稍有升高。

•静脉凸起:在一些特定情境中,患者可能会注意到他们的患侧静脉相较于健侧更为明显或凸出。

2. 疼痛的护理

针对由深静脉血栓引发的疼痛症状,以下护理办法可有效缓解不适感:

•卧床休息:特别是对于DVT初次诊断的患者,医师推荐卧床静养,旨在减少血栓剥离的风险。

•抬高患肢:时常将受伤的部位提升至与心脏等高或更高的位置,这样可以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进而有效缓解肿胀与疼痛的症状。

•热敷:适度的温暖敷贴能够缓解痛楚,须向专业医疗人员咨询,因为热敷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并不适用。

•穿戴弹力袜:医生一般会建议采用医疗级弹性袜,这对缓解肿胀和助力血液循环有一定的效果。

3. 心理护理

对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进行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时,需重视对其心理进行疏解,以减轻所承受的焦虑和压力:

•积极沟通:医护人员应细心聆听患者的担忧,提供必要的援助,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推动患者向其亲朋好友开放心扉,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建立积极心态:通知病患,通过恰当的治疗方法与防范措施,大部分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能够有效地管理病情。

结语:

虽然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通过正确的知识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深入了解深静脉血栓(DVT)的早期迹象、潜在原因以及防范措施对健康维护具有很大意义。在手术前后,了解预防策略,早期征兆,生活方式的积极改进、医疗建议和心理辅导对于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