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于明超

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吉林  132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呼吸内科症状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来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本次实验区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选择该区间在本院实施治疗的100例呼吸科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有45人、非感染的有55人。之后对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并分析引起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临床特征没有明显差异(P>0.05),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心静脉置管、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都是导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导致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且感染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为了保障治疗安全性,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真菌感染所致肺部出现的病变称之为肺部真菌感染,当前社会发展中,由于多种抗菌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越来越多。肺部真菌感染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但由于该疾病误诊率高,所以为了对患者提供及时、有效治疗,就必须充分了解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导致感染出现的原因,以此才能够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来进行预防。本文,主要就是对呼吸科重症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实施分析,以此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前言: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感染组患者45人,男性患者25人、女性患者20人,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5.26±2.61)岁。非感染组患者55人,男性患者30人、女性患者25人,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5.91±2.28)岁。纳入标准:均为医院感染者且临床资料完整,也不伴有其他脏器功能衰竭。

1.2 方法

    清晨时间先让患者通过清水漱口去除口中细菌,并在患者深咳之后取其痰液,如果患者不能进行深咳,会使用纤维支气管抽取。之后将采集的痰液用沙氏培养基实施痰的真菌培养,检验时间为3天。如培养中同一菌株生长≥2次则为阳性[1]

1.3 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通过对比了解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患者临床特征与非感染患者的不同。

1.3.2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了解导致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出现的相应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该次研究主要是使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分析,处理内容有n(%)代表的计数资料和(x±s)代表的计量资料,之后需要使用X2对前者进行检验,使用t对后者进行检验,如果P<0.05,那么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对比

分析表一数据得知,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对比(n/%)

临床症状

感染组(45人)

非感染组(55人)

X2

P值

例数

感染率

例数

感染率

发热

35

77.77%

41

74.54%

0.591

>0.05

咳嗽咳痰

28

62.22%

33

60%

0.578

>0.05

咳血

3

6.66%

4

7.27%

0.624

>0.05

呼吸困难

14

31.11%

19

34.54%

0.551

>0.05

肺部啰音

20

44.44%

25

45.45%

0.571

>0.05

2.2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单因素分析

    分析表二数据得知,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影响因素有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心静脉置管、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几种。

表2患者肺部感染单因素分析(n/%)

因素

感染组

非感染组

X2

P值

吸烟史

30(66.66)

26(47.27)

10.254

0.0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6(57.77)

13(23.63)

9.661

0.015

高血压

5(11.11)

5(9.09)

0.561

0.642

中心静脉置管

16(35.55)

5(9.09)

10.297

0.028

低蛋白血症

26(57.77)

15(27.27)

10.617

0.011

住院时间(d)

20.37±5.12

15.11±2.51

10.226

0.002

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周)

3.28±0.45

1.26±0.21

9.617

0.015

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周)

4.15±0.25

2.21±0.15

9.815

0.029

3讨论

通过研究可以得知,呼吸科重症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之后身体上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体征,所以为了保障患者预后,除了要为其实施相应的临床诊断,也应该结合患者多种情况实施分析。导致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果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在疾病影响下会导致免疫机制受损,机体内环境也会发生紊乱,因此容易出现真菌感染。此外,中心静脉置管以及留置导尿管这些都是侵入性的操作,会对血管、尿道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该情况也会增加真菌感染概率。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虽然具有较高的灭菌、抗菌效果,在长时间应用中会减弱其抗原抗体,也会降低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功能,因此,具有的真菌二重感染风险高。基于此,为了降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留置时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做好手卫生管理,当患者身体有所恢复时要及时拔管。其次,要做好患者药敏实验,根据药敏实验来确定其使用的抗菌药物,当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时,就能减少耐药和提升治疗效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率

[2~3]

综上所述,呼吸科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患者临床特征与没有出现感染的患者无明显差异,导致真菌感染出现的原因较多,为了降低感染出现,应该根据这些因素落实干预对策。

参考文献

[1]冼俭伟,叶倩敏. 呼吸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2, 19 (28): 149-152.

[2]范超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D].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2.

[3]刘羽中. 重症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吉林医学, 2021, 42 (08): 1873-1875.

作者简介:于明超,1992-10,男,汉,籍贯:吉林省桦甸市,呼吸内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