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软基加固施工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水泥搅拌桩软基加固施工技术要点

张军

信阳豫南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伴随公路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建设施工中会遇到各种不同地质情况,其中软土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此类土质具有含水量高、强度小、可压缩性强等特点,若直接在软土地基上修筑公路,极易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软土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几种常见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案,以期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关键词:软土路基;水泥搅拌桩;软土特征

引言

作为公路建设极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类型,为防止软土路基沉降变形,在具体施工中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从而提升路基的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为了提升软基承载能力,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强夯法、换填法、水泥搅拌桩、碎石桩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土的抗剪性和压缩性,从而满足公路施工要求。为此,开展软土路基加固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软土特征

软土是由自然界形成的细颗粒土组成,呈灰色,含有机质,天然孔隙比≥1.0,且天然含水量在液限之上。主要包含淤泥、淤泥质土(淤泥质粘性土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其特点如下表1所示。

序号

特点

1

高含水量、高孔隙性

2

渗透性弱

3

压缩性高

4

抗剪强度低

5

触变性和蠕变形显著

                      表1  软土特征

二、软土地基常用处理方法

1、换填法

换填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施工中需先挖除基础底面以下较浅的软土层,通过强度大、稳定性良好的材料进行一层一层换填处理。并通过振动、夯实、压实等一系列施工工序,达到施工规定要求。换填法不仅要压实换填的土层,还要进行换填土层处理,能够有效加固地基表层土。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处理后,可以将地基上部荷载向下卧层扩散传递,进一步提升上部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垫层排水性良好,可及时排出孔隙水,加快土体固结速率。

2、强夯法

强夯法多用于孔隙及含水量较大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其加固原理为在强烈冲击能作用下,土层可产生巨大压力和冲击波,从而压缩土体孔隙,并在夯击点周围形成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便于顺利排出土内孔隙水,保证土体快速固结。一般情况下,为了提升加固效果,还可以与其他处理方法共同使用,比如强夯法与袋装沙井法;强夯法与塑料排水板法;强夯法与挤淤加固法等等。

3、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施工中,采用的固化剂为水泥、石灰等材料,利用深层搅拌设备,强制搅拌软土和固化剂,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增强地基的强度、整体性。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如下:第一,固化剂掺入土层内,可大幅提升原有土层的利用率;第二,于周边建筑物来讲,搅拌沉入基本不会造成影响;第三,选择固化剂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根据地质土质情况,合理选择;第四,施工过程中,噪音、污染不大。

4、土工合成材料法

土工合成材料法是指采用合成材料制成的各种产品进行加固处理。主要材料包括:土工网、土工格栅、土工膜等。采用这种软基处理法,需先挖除表层土,并进行场地平整。随后铺开土工合成材料,将砂石料均匀卸到铺好的土工材料上,并进行摊铺、整平、压实。相比其他施工方法,土工合成材料具有排水、隔离、反滤、加筋等作用。

5、塑料板排水法

塑料板排水法是指塑料芯板经滤膜包裹后,向地基打入。利用板芯将地基土体内的水排出。一般情况下,多采用聚乙烯、聚丙烯制作的多孔洞板带材料,采用无纺织物制成的滤膜。此软基处理法的优点在于施工效率高、成本低、且对土体扰动较小。

三、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沿线有一个鱼塘,经地质勘查结果可知,本路段上层为第四系覆盖土层,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土层主要组成成分为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砂性土等。泥质砂岩为下伏基岩,由于路基下存在淤泥等软弱地层,且具有较大厚度,软土物理力学性能差,将会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了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案,通过此项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承载能力。软基处理质量要求如表1所示。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1

搅拌桩加固剂

42.5水泥

2

水灰比

0.55

3

成桩桩径

500mm

4

水泥用量

65kg/m

5

单桩承载力

≥140kN

6

桩体强度(28d龄期

≥0.8 MPa

表1  软基处理质量要求

四、水泥搅拌桩软基加固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准备

施工前,需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比如材料、设备等,具体如下:

(1)清理场地。为了保证施工作业面平整,需提前将施工场地上的杂物、垃圾等清理干净,并进行初步平整。待满足施工要求,才能进入下一施工环节。

(2)布桩图。按照施工设计图,将布桩图准确画出。并上报给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待验收确认无误后便可进行下一步骤施工。

(3)测量放样。复核导线点、水准点之后,即可根据施工设计图,测量放样搅拌桩桩位、原地面标高、孔口标高等。

(4)材料检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材料是关键。在水泥等材料应用时,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材料。并在进场前,做好抽样检查工作,待确定其质量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

(5)水泥土强度试验。施工前,为详细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可通过钻芯取样的方式进行土样试验及水泥土配合比强度试验,待试验结果满足规定后,即可进行工艺性试桩。

2、工艺性试桩

为保证各项施工参数精确,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可分区段做好工艺性试桩,从而确定本区段的成桩情况。比如,喷浆、搅拌的均匀性,或提升阻力情况,或钻机钻进和提升速度等等。一般来讲,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低于5根。

3、施工流程

第一,钻机就位和调直。先进行搅拌桩设备组装架立,对设备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喷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前试调,保证设备运行正常。随后将搅拌桩机与桩位对准,调整机身,确保桩垂直度满足规定要求。

第二,钻进。主电机启动,匀速钻进,当搅拌钻头与地面相近时,可将压浆泵启动,并将一定量的浆液输送到管内,钻机下钻预钻孔。

第三,钻至设计标高。当深度尺盘与预定值相符后,暂停钻进,钻头反转,但此时不得提升,应等待送料。

第四,送料。水泥浆拌和后,即可按照规定量均匀喷送。一般水泥浆由调制到喷浆,时间控制在30~45min以内。

第五,提升钻头。待确定浆液已经送至桩底之后,即可将搅拌钻头提升,为保证浆液顺利达到桩底,要求在桩底停留2~4min。

第六,停止提升。当搅拌钻头提升高度达到桩顶之后,应在原位置上进行2min转动,从而提高桩头部位的密实性。

第七,重复喷浆和搅拌。注浆条件下,边转动搅拌钻头边向下钻,待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第二次喷浆、第一次搅拌。持续注浆,并再次提升到桩顶处,并进行第三次喷浆和第二次搅拌。完成第四次喷浆和第三次搅拌之后,可停止喷浆,旋转提升钻头,待提出地面之后,需进行第四次搅拌。

第八,停机及移位。完成上述作业后,钻头提升到地面,便可关闭主电机,移机进行下一个桩位施工。

4、施工控制要点

第一,水泥搅拌桩开钻施工前,整个管道要先做好清理工作,检查管道是否存在堵塞现象,随后将水排出,便可进行钻进施工。

第二,为确保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与施工规定相符,可将一吊锤挂至主机之上,通过管控吊锤和钻杆之间的距离进行桩体垂直度控制。

第三,本工程采用了“四喷四搅”施工法,在整个施工环节,必须做好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第一次钻进施工,为防止出现堵管情况,可带浆下钻,喷浆量不得高于总量的50%,禁止带水下钻。应采用低档完成第一次钻进和提升工序,复搅则可提升一个档位。每根桩的成桩时间应控制在40min以上,喷浆压力不得小于0.4 MPa。

第四,本工程采用了“叶缘喷浆”的搅拌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该类搅拌头喷浆口在搅拌叶片最外源处,浆液从叶片处向桩体中心呈环状移动时,伴随叶片的转动和切削,能够很均匀地向桩体土内洒布浆液,保证洒布的均匀性。

第五,施工中要求严控喷浆、停浆时间,一旦开始钻进施工,就必须连续喷浆,不允许中断。同时,要特别注意,在没有喷浆的情况下,不得提升钻杆。

第六,若施工中喷浆量不够,需整桩复拌,相比设计用量,复拌喷浆量应多一些。如遇特殊情况,比如停电、机械故障等,不得不中断喷浆时,要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并在12小时之内通过补喷的方式进行处理。补喷时,重叠段长度需控制在1m以上,如在12小时以上,则需进行补桩处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事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伴随公路项目规模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项目修建于不良地基之上,尤其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物理力学性能较差,对路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影响很大。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软土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多种软基加固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了水泥搅拌桩法进行加固处理,由此得出,水泥搅拌桩加固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路基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俊,梁淇. 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9):200,211.

[2]杨琼. 道路设计中路基常用软基处理方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2045-2045.

[3]黄娟. 浅谈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1258-1259.

[4] 施超,王宏鸣. 基于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13.

[5]康志军,谭勇,邓刚,等. 被动区土体加固对深基坑变形影响的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6):119-123.

[6]康佳伟,于海毓. 路基常用软基处理方法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