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

刘晓璇

衡水市前进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紧跟时代要求,认真学习并领悟国家的教育决策,本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好每一堂课。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下面笔者结合相关案例谈一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进行德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德育;策略

1小学数学与德育融合的意义

在我国各地区新课程改革工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想要发挥小学数学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必须做到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成长打下良好基础。目前我国社会已经不再认可仅有技术知识,但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只有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进行提升,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中越加严格的人才要求。其次,小学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且学生的学习观及价值观不完善,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充分认识,不能明确自身学习的意义,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兴趣弱化等,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内涵。此外,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行缓解,使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为学生往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

2.1数学融合德育,立德树人育新人

数学教师要改变“德育是班主任或德育教师的工作”的错误观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对待,积极挖掘小学数学课程中丰富的德育元素,灵活地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实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渠道,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其次要提高教学设计质量,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例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易于操作的统计家庭每周使用塑料袋数量或统计学校门口一分钟人车流量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数学社会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的理解。以此类推,通过特定的数学实践活动,就可以相应地培养学生特定方面的素质。可见,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因错误的主、副科观念造成的片面发展,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2细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师往往会忽略教材中现存的德育例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课本,积极挖掘课本中的德育元素,尤其注重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精神。以教学“认识多位数”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学生之前学习的数的大小都在个位以内,对他们的思维造成了禁锢。因此,笔者将课本的数位顺序表和数的位数做对比,并进行拓展延伸,告诉学生以后还要学到分数、小数等各种类型的数。通过对比,笔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时,笔者相机渗透德育,告诉学生数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有很多的未知在等着他们去探索,希望他们坚定信念,保持对数学知识探索的热情,从而渗透德育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编者所呈现的知识点和选取的例题都有一定的作用,教师应立足于教材本身,从应用题的“情景示例”中寻找与德育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巧用历史典故,实现德育熏陶

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始阶段,也是开展德育的黄金时期,可见,知识传授和德育渗透同样重要,教师应兼顾,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但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巧妙应用数学教材中的历史典故,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联系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可以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中国是最早认识、使用负数的国家,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面就出现了相关记载,古人想到了“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收入的钱为正,支出的钱为负”。而在1700多年前,数学家刘徽明确提出正数、负数的概念,规定筹算时“正算赤,负算黑”。这样的记载,比国外早了七八百年。通过介绍这样的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住,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生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2.4从日常训练中渗透德育

从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来看,良好的习惯离不开反复的训练,但过于严苛的训练又有违学生的心理需求,久之也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反感。因此,教师可以调整训练过程,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让学生有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中,有的学生因马虎等习惯导致计算错误。教师要以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使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有不同的方法。针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以温柔的语气让学生看一看自己在做题时有没有少抄或抄错的现象,再让学生说说,在计算这道做错的题目时,先计算了什么、后计算了什么。通过让学生一步一检查,慢慢找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出现这种错误。学生回答,在做题时没有认真审题,看到数字就直接写了,没有发现抄写时把3抄成了8,最后也没检查题干,只是看了解题过程。之后,要求学生每做一步都回头看一看,对每一步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最后学生在整理错题时,慢慢养成了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也习惯了校对自己抄写的内容,确认运算符号、数字、小数点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行反思,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使学生自己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2.5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德育也不例外。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充满了德育元素的生活化数学教学,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提升德育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元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加强德育和数学教学的融合。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初步的了解,并设计一项生活化的任务:拿20元到超市,看看你能买些什么?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使用人民币购物找零的经历,谈谈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感想。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人民币属于国家法定货币,从而培养爱护、珍惜人民币的意识,并且懂得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德育熏陶。

3结束语

在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数学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读透教材,分析其中与德育相关联的要点,并列出详尽的教学计划;应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德育的氛围,创设具有趣味性且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应在课后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通过反思,对教学计划进行补充和完善,兼顾数学学科的教学和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德”与“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久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时代,2019(32):50-51.

[2]林燕红.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思政的实践与探索—以人教版五年级《位置》为例[J].新课程(上),2019(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