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分析

彭煜

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盘活农村经济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农村经济、提升群众生产、生活品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也进入到了实施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是其实施的主要内容。相关部门必须要结合乡村振兴实际情况,明确未来发展目标,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注重对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的优化和创新,进而更好地促 进乡村经济发展。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乡村振兴;产业;生态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规划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推动农 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因 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作, 加强对乡村 振兴发展模式的重视程度,以期为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具体实施的思路和参考。

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振兴规划的必要性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指为全面实施国土空间规划而建立的包括国土空间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试点示范等多个层级的规划体系。乡村振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发展差距逐渐加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缺失,使得“城市病”与“乡村病”交织升级。在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振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基础上,要对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实施规划以及工作计划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各个规划区域进行整体化的把控,不能单纯地对某一个区域进行重点规划,而是要将所有区域进行有效联系,实现各区域间的相互协作。通过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与乡村的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总量,增强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2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乡村规划应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强化生态保护,严格耕地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地区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进一步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和质量,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为了推进乡村振兴从而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制定科学的乡村振兴规划。通过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可以更好地发挥森林、草原、水、土地等资源的优势,依托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3增加社会幸福感
在乡村振兴规划中,需要将人的因素作为重点,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作为重点进行考虑,在进行乡村振兴规划中,需要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因素作为重点考虑对象。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产业和乡村旅游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可以激发乡村社会活力,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乡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扩大农民群众参与决策、管理和服务的权力和机会,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救助能力,推进全民共建共享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措施

1科学发展村庄产业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振兴是否可以帮助村庄实现高效科学地发展具有实质性意义,要保证整个村庄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村庄规划还需要运用整体规划的方式,注重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根据不同村庄的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比如一些村庄具有农业优势,政府可以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而一些村庄则可能更适合发展工业和物流业等行业,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和支持这些村庄的发展,实现各村庄间的优势互补。同时,协调农户生产结构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地理位置、环境和气候等方面,乡村地区存在很多的差异。因此,乡村规划和发展需要适应不同地区的农业特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合理布局和调整。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种养结合、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产业经营状况较好的有农家乐、民宿等,以及吃住等相关业态的规划和建设,有利于为旅游者提供最基本的住宿、餐饮等服务,同时还可以建立高端特色民宿或者是养老康养服务中心等,为游客提供高端休闲、康养体验等个性化服务。此外,促进城乡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是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之一。这一方面的实现可以通过鼓励城市产业向乡村转移,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来实现,通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乡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也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消费和服务业的发展,打造农村亲民品牌,提高乡村社区价值,并促进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产业交流和互补。这其中还包括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加强人才培养等。

2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方法

党中央和国务院强调建立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和绿色发展的举措,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体系下,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乡村地区国土空间开发和用途管制的法律依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导, 从而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村庄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农田、山林以及山、水、湖等地区的划分,使得乡村地区更加多样化,这样的规划有助于加快乡村的发展速度,使农村整体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础上对乡村振兴进行规划,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科学地规划,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方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将自身区域内农业发展、生态保护以及区域经济等方面相结合,可以全面提升当地农村建设水平和质量。在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编制和落实时,要在评价生态区域、农业区等基础上,叠加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永久基本农田等,以此来实现全方位的宏观调控。在村庄规划编制中,除了严格落实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上位规划的管控指标等基本内容外,要合理规划村庄的发展定位、科学布局各类公共服务与配套设施及住宅选址,尤其要准确把握规划村庄产业、对外交通的规划,鼓励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链、电商经济,在产业经济、居住品质上打造村民宜居宜产的生活环境,

3构建地域文化特色

众所周知,各地区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特色,在乡村振兴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逐渐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标志。只有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宽广的空间,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文化、传承自己的历史和智慧,才能增强社会的幸福感。要重视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保护农村的特殊价值,在规划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乡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追求回归自然,保持农村的原始风貌。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发展模式,为乡村经济的增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将地域特色融入乡村规划,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风貌。保护传统村落、古建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同时,“打造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推行“美丽乡村”建设、保护传统村落、恢复乡村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乡村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人才回流,推动乡村社会和谐,促进全面经济社会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途径,发挥地域优势,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只有加强对文化产业流程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监督管理政策内容,才能避免国土规划以及乡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三、结语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而作为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必须转变观念,提升认识,立足于新时期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城乡基础设施及保障规划为主、以自然生态为核心进行绿色发展、以精神文明建设方向进行文化植入等,进一步优化乡村规划,加大对农村地区资源的整合力度,这样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更加有效、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文茜.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初探[J].工程建设 与设计, 2020( 14):38-39.

[2]綦晓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初探[J].房地产导刊,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