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践研究

李盛

张家口兴垣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企业而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尤其重要,对两者的有机整合,需要对企业实际经营项目的开展动态化分析,判断企业面临的各类市场风险因素,规范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框架,严格参考相关法律规定,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措施,结合企业业务开展的基本需要,搭建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践面临的困境,并总结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践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实践困境;对策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要发展必须明确面临的风险,加强内部控制,优化部门责任分工,增强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活动,通过信息收集、分析与管理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实现对企业现金流的风险评价,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1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践困境

1.1 资产运营结构不明确

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型主要分为市场风险、项目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中运营风险是影响企业最终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企业现有的内部风险辨别机制不合理,高风险的预测范围有限。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较低,无法结合市场信息分辨出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最终的风险评估结果不准确,导致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企业内部控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的制定。了解企业资产运营结构是打造优质内部控制环境的前提与基础,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通过数据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明确当前企业的资产运营结构。

1.2 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企业管理者认为绩效评价体系是一套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政策和程序,将绩效评价作为财务部门和内审部门的工作任务,认为内部控制工作等同于财务控制,而绩效评价是对已经完成项目的检查,占据大量核心业务人员的工作时间,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一认知是片面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为优质的客户服务提供基础保障,许多企业管理者将绩效考核的主要目标设置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采用的绩效考评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综合评价制度的约束。

1.3 信息化水平不足

想要提高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成效,需要做好信息披露,由于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不足,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联系,向上级提交的信息数据无法保证真实性,影响到最终的信息披露结果。内部控制工作成效与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存在密切联系,一旦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将无法保障企业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许多管理人员按照传统的考核标准,对实际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最终得到的考察结果缺乏科学性。静态化的风险管理忽视了企业经营发展与外部市场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市场各类风险因素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需要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系统。

1.4 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企业监督职责得不到有效划分,忽视对管理层决策行为的有效性,管理者对各项经营决策放任不管,只是盲目地下达管理任务,职权分配不清。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对当前员工的业绩未进行严格审查,即使发现经营管理问题,也忽视了风险严重性,未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管与考核,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着严重的风险隐患。

2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践对策

2.1 优化企业内控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方向包括预防性控制、发现性控制两种类型,预防性控制是结合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常见的技术性错误和寻思舞弊问题,根据市场经营趋势制定风险预防性措施。发现性控制是通过系统的检查与监督,及时了解到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遗漏和错误,发挥出监督管理的控制作用,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稳定开展。现行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有财产保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实际运营分析制度、企业职务控制制度,为了保证各项监督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积极引进信息技术,搭建企业会计财务系统、授权审批系统、绩效评估系统,真正做到企业内部职责分离。内部系统的完整性和持续性是实现数据综合管理与规划的重要前提,审计部门要针对各部门提交的数据信息展开调查,落实不相容职责分离制度,健全企业内控管理机制。

2.2 适应资产运营结构

企业内部风险管理需要了解企业当前的经营实际,分析企业的资产运营结构,对企业生产、企业营销、企业投资、企业融资、企业财务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统一整合。为了避免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到企业经营发展一线,及时地发现问题才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做到以点带面,检查各项管理政策的落实情况,明确未来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改进空间,实现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深度融合。业财融合发展模式是现代化企业经营的重要理念,企业运营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密切相关,资产运营结构并不是单一指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而是需要财务与业务部门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从人员、机制、流程等各方面查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2.3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科学地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对各部门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将最终的考评结果作为员工薪酬和职务晋升的参考依据。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实施,将绩效评价嵌入到企业项目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体质量,提高企业经营决策制定的准确性,为实现企业终极发展目标提供助力。内部控制制度并非对经营过程的约束,而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及时查找企业存在的经营错误和员工的操作失误。

2.4 提高内控信息化水平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需要以信息系统作为支撑,企业内部管理呈现出数字化、无人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建立与实际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方向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实现对各项经营业务的自动化控制。尽可能地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失误与影响,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企业领导能够通过网络途径,向基层员工宣传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以及配合管理部门完成内部控制的基本任务,在企业内部建立匿名举报途径,针对实际工作中可疑现象和行为,直接上报到上级管理部门。

2.5 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严格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行为,强化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工作,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有效进行企业内部组织风险识别,得到准确性的风险评估结果。员工时刻谨记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子,只有在企业内部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才能够让各部门员工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完成风险排查与审计工作,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3 结语

总之,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践面临内控制度趋同性、资产运营结构不明确、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不足、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环境,保障企业内部信息传输与储存的安全性,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风险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晓芳.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探究[J].新金融世界,2021(12):192-193.

[2]郭婷.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品牌研究,2022 (17):51-54.

[3]李重耀.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财讯,2021 (2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