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沟通法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提升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3

三段式沟通法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提升作用

佀祥熙  王杰 王虹钧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而三段式沟通法是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利工具,本文的研究则是证明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三段式沟通法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并主要体现在交际困难的改善上。

关键词:三段式沟通 人际关系 交际困难 

指导老师:倪磊

通讯作者:佀祥熙


1 前言

大学时期是个体从学校融入社会的关键阶段,其中大学生仍然存在认知不完全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等问题,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面临来自学业与就业的压力,而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会如何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压力,进而有利于大学生在校保持健康稳定的人格,毕业后成功融入社会并且参与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大学生也是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人群。目前,有一些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研究,但是,对于如何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研究缺乏。祁双翼[1]等人对近20年来(1998-2018年)对我国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进行文献搜索以及总结归纳,认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多,并且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等领域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2]。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对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改善有促进作用[3]。在团体训练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及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等。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1.2概念界定

“三段式沟通”的原则是:首先,理解、尊重对方的想法或感受;其次,明确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立场;最后,找出一个折中的方法,曲线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解决问题。

三段式沟通的核心也是对大学生交往过程中共情能力的一种体现以及应用,并且在人际交往上具体体现[1]为同理心。

在日常人际交流上,同理心常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同理心常被认为对于促进良好沟通、增进人际和谐至为重要,社会上也常希望所有的人都对彼此展现出适当的同理心[4]。因此,三段式沟通的正确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在实际与大学生沟通时应首先倾听的来访者的语言,并进行挖掘分析,得出与大学生沟通时所体现的情绪以及感受。随后倾听者对其所诉说的内容进行整合以及反馈。如:“你说的是不是”“你是不是想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是同样的感受”等。

本文应用三段式沟通开展大学生团体辅导,研究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改进作用。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通过方便取样的手法,在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中根据自愿性原则,15名学生作为本次团辅的参加对象。随后15名同学填写问卷随后6名学生参与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其中男生2名,女生4名。

2.2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大学生人际关系评估,采用郑日昌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5]。该量表有28个题目组成,分为交谈行为、交际行为、待人物与异性交往4个因子,用于评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采用0(否)~1(是)二级评分方法,量表得分越高,提示收试者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高。该量表已经在多项研究中证明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5]

2.2.2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以三段式沟通的内容为核心指导,应用以共情能力为主要内容展开,带领团辅成员参与学习、理解、觉察、体验、改变和成长。同时结合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困扰问题设计系统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系统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包括6个主题项目,见表1。


表1三段式沟通法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单元      项目                    目的                     活动内容                              

一    相遇是首歌      1.打破僵局,活跃气氛,              1.自我介绍

      认识我自己。     让小组成员相互认识                 2.分享昵称

.澄清团体目标。                     3游戏    

二    共情            1.初步学习共情                      1.对比有无共情的解决矛盾产生的变化

2.初步体验共情的实际效果            2冥想(关于矛盾)       

3.合理地处理矛盾              

三    与人交谈        1.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1.游戏

2.领悟人际交往的差异性              2.小组互动   

3.引入三段式沟通                    3.理论介绍

                      4.探讨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4.实际操作

                                                          5.对比分享

四    三段式沟通      1.引出三段式沟通的概念              1.分享实际案例

2.初步体验三段式沟通的形式          2.小组内实验

                      3 学会在生活中应用                    

五     情景扮演       1.使用三段式沟通来带入角色         1.随机情景角色扮演并分享       

2.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         2对曾经的人际关系进行思考

3感受体验扮演角色的情绪变化       3 回想并解决矛盾

与心理冲突                     

六     告别           1.分享成功,肯定成长               1.应用总结和成员相互分享.

巩固已经获得的学习成果,           2.组内成员互赠临别感言

2.2.3实验设计

采用实验对象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及追踪测量结果的对比的准实验设计。对所有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进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量,作为团体心理辅导前的基准水平,并根据本次测试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挑选出参与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然后根据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组进行连续系统的 6次干预,每周干预1次,每次1.5小时。其中2次为线下活动,4次为线上活动。在第6次干预结束后再次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量,作为团体辅导干预后的水平。并且在团体心理辅导后的一个月进行第三次追踪测验再次进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量通过对实验组的前、后、追踪三次大学生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量,了解三段式沟通法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升的效果。

2.3研究结果与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内对比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借助两成对方程t检验的方法分别对实验对象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以及追踪调查的人际关系量表总分,以及交谈行为、交际行为、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4个因子得分进行差异检验。

3.1总分基本描述统计量分析

干预前与干预后、干预前与追踪测试、干预后与追踪测试的基本描述统计量如表2所示。

表2  干预前、干预后与追踪测试的基本描述统计量

总分

项目

均值

N

标准差

标准误

对1

干预前

11.8333

6

2.63944

1.07755

干预后

10.1667

6

2.04124

0.83333

对2

干预前

11.8333

6

2.63944

1.07755

追踪调查

9.8333

6

1.72240

0.70317

对3

干预后

10.1667

6

2.04124

0.83333

追踪调查

9.8333

6

1.72240

0.70317

表2表明,干预前与追踪调查后的平均值差别较大,干预后与追踪调查后的平均值差别较小。说明三段式沟通的后效较小。

3.2 t检验结果分析

对被试干预前所得分数、干预后所得分数和追踪测试所得分数的配对方程t检验如表3所式。

干预前与干预后、干预前与追踪测试
表3   的成对样本t检验

                         t     df   Sig.(双侧)           

对1    干预前-干预后    4.472   5     .027

对2    干预前-追踪调查  5.000   5     .014

对3    干预后-追踪调查  1.581   5     .175

在表3中t列是t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Sig.(双侧)列为t 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对应的p值。对1的显著性水平为0.027对2的显著性水平为0.014.总分干预前分数与干预后的p值小于0.05。说明参与实验大学生干预后的人际关量表总分显著地低于干预前的水平,以上说明三段式沟通法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有促进作用。

3.3 团体干预前、后、追踪调查的各因子水平比较

t检验结果分析

采用配对方程t检验分别对实验对象心理干预前、后以及追踪调查的人际关系总分,以及交谈行为、交际行为、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4个因子得分进行差异检验,其中各个因子下所标记的“1”“2”“3”分别指的是干预前、干预后以及追踪调查所得的分数,详见表4.

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大学生干预后的人际关系各因子水平子交际行为困扰显著地低于干预前的水平,而交谈行为、待人接物行为以及异性交往行为因子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三段式沟通法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主要体现在交际行为。

团体干预前、后、追踪调查

表4          的各因子水平比较t检验

各因子得分   项目      M±SD      M±SD       t       P

交谈行为困扰

对1  交谈1-交谈2  3.16±0.98  2.83±0.76   1.581  >0.05

对2  交谈2-交谈3  2.83±0.76  2.67±0.51   1.000  >0.05

对3  交谈1-交谈3  3.16±0.98  2.67±0.51   1.464  >0.05

交际行为困扰

对4  交际1-交际2  3.67±1.62  2.83±1.16   2.712  <0.05

对5  交际2-交际3  2.83±1.16  2.33±0.82   2.236  >0.05

对6  交际1-交际3  3.67±1.62  2.33±0.82   4.000  <0.05

待人接物困扰

对7  待人1-待人2  2.67±0.51  2.33±0.76   1.581  >0.05

对8  待人2-待人3  2.33±0.76  2.50±0.54  -1.000  >0.05

对9  待人1-待人3  2.67±0.51  2.50±0.54   1.000  >0.05

异性交往困扰

对10 异性1-异性2  2.83±0.52  2.33±0.52   1.836  >0.05

对11 异性2-异性3  2.33±0.52  2.16±0.41   1.000  >0.05

对12 异性1-异性3  2.83±0.52  2.16±0.41   1.581  >0.05

4.结果和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三段式沟通法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和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交际行为困扰因素。北京大学心理治疗中心方新教授提倡的智慧的沟通方式——“三段式沟通”。“三段式沟通”的原则是:首先,理解、尊重对方的想法或感受;其次,明确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立场;最后,找出一个折中的方法,曲线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解决问题[6]。

在本次团体辅导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学员讲解、练习、体验以及实际应用,训练学员真正学习到提升和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并且通过对共情的学习与训练,学员内在动力和潜能被激发,让学员们可以更好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人际关系中所出现的问题,改善了自己在对他人交流中态度以及应对策略,呈现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美好向往,进而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和提升。在这个团体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学员努力呈现自己积极的一面,自然而然的亲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变得和谐幸福,体验到更多的和谐。

  同时在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数量太少;网络活动太多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显著程度,因此,未来研究可尝试增加被试人数、充实活动内容以及统一活动模式等,从而进一步探讨三段式沟通法对

于人际关系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祁双翼,西英俊,马辛.中国人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6):946-953

[2]杨颖,鲁小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7):1004-1007

[3]胡春红.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提升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5);767-770

[4]杨琮熙.「同理心」是个好东西,希望人人都有:诚实表达内心感受与需求的「非暴力沟通」. [2020-11-28]

[5]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5

[6]吕晨霞.智慧真爱架心桥—浅谈“三段式沟通”在工作中的运用[N]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