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发力”探索诚信资助育人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四维发力”探索诚信资助育人新路径

宋立斌

天津商业大学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通过国家资助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是根据教育部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经历了创建、完善、改革的过程,以“奖、贷、助、勤、补、免”为核心,形成的全方位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工作重点也由保障型资助转变为发展型资助,因此,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学习保障,也发展为引导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关键依托,更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途经之一。

关键词:资助 育人

教育公正离不开公平资助,公平资助不仅仅是从高校层面建设,也来源于学生诚实守信的精神品格。诚信教育是实现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价值观的“压舱石”,也是完善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内容方式的“调节器”,更是支撑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协同平台运行的“保护伞”。然而,在目前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态势下,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诚信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四个融入”为抓手,努力为构建诚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强化诚信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摸索出一条由被动“输血”向主动“造血”转型的资助育人新路。

一、与“课”相融,夯实诚信资助工作“支撑点”。

一方面,做好组织保障,树“诚信”榜样。我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持续强化组织协调,督促工作落实。建立院级资助工作考核机制,将资助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学院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管理,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选优配强工作队伍,形成“学校—学院—辅导员—班级”四位一体一站式资助工作网络,为每个班级选配资助工作专员,积极发挥“宣传员、观察员、榜样员”作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另一方面,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探索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等有机融入诚信资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与诚信教育课相融,推动资助育人与诚信教育创新融合,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品质。与就业创业课相融,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重点毕业生群体,落实“扶贫扶志”培训计划,举办“学府引航”系列讲座,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与行动促进”“面试与领导力提升”等主题培训和指导服务,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努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与“评”相融,抓牢诚信反馈机制“突破点”

资助效果呈现公平,实现资助育人目的。衡量资助政策在高校的执行效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建立线上线下多平台资助问题反馈渠道,对已获得资助的同学定期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满意度和资助成效调研,分析调研结果。建立联动反馈机制,实行资助资金台账式管理,从“信息来源清楚、资助工作公平、资助对象精准、资金执行高效”四个方面进行工作自查,评估上一年度资助工作,进一步提高资助管理水平,从而督促学生诚信受助,努力确保资助对象精准、力度精准、分配精准和发放精准,切实保障资助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另一方面,加强诚信制度保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行动态调整。高校资助工作体现着教育公平,诚信资助就是在受助学生遵守规则、制度,感受公平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如在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中教育学生按照认定标准如实填写家庭经济状况,在申请各类奖助学金时教育学生按照评审条件如实提供证明材料,在办理助学贷款时教育学生按照贷款合同要求时间及时偿还贷款本息等。我们运用资助制度的刚性约束受助学生思想行为,在强化学生诚信受助以及严格遵守各项资助规则与制度的同时,培养受助学生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对资助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估,开展资助资金使用情况督查,对于评选过程有问题、使用奖助学金有争议、日常消费行为有奢靡的同学及时进行监督与反馈,与学生成绩考核、教师工作考核挂钩,确保资金管理规范、使用透明、发放及时,促进教育公平。

三、与“网”相融,聚焦学生纾困解难“发力点”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智慧资助”模式,打破信息壁垒,推动资助系统数据共通。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定期采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本人受资助情况、在校消费数据、辅导员及同学日常评价等公开性数据,精准认定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构建数据算法公式,充分挖掘、科学研判数据背后的规律,精确把握学生相关动态及个性偏好,推动诚信资助工作有效前置。根据大数据分析,建立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分析模型,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科学提升认定精度。

例如,以“网上迎新”推进工作前移,搭建“线上绿色通道”,在新生入学报到前,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和入学指导,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准备“爱心大礼包”,向特殊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对偏远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交通补贴,确保学生顺利入学。以“一网通办”推进精准管理,建设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平台,搭建“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勤工助学、奖助学金发放等各类资助业务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办理。

四、与“行”相融,瞄准诚信资助育人“落脚点”

一方面,实施“诚信教育行动计划”,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诚信教育基地”,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月、“助学·筑梦·铸人”主题活动、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诚信感恩  励志青春”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组织“优秀学子风采展”“课堂笔记大赛”“寝室学习打卡计划”等活动,发挥好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和朋辈帮扶作用。组织音乐会、摄影绘画作品展、校园建筑知识讲解等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培养受助学生的审美追求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设立公益服务岗,组织受助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另一方面,开展资助政策宣讲会、助学贷款签约会,每年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学生资助政策手册,定期发布“资助政策早知道”等,不断扩大政策宣传覆盖,提高学生资助政策知晓度。将扶德扶智扶志有机融合,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发展。选树优秀学生典型,举办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开展 “诚信之星”评选,大力营造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良好氛围。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和线上兼职岗位,积极组织受助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培养爱国奉献、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努力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诚然,在将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探索中,我们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诸如诚信教育工作方法单一、内部“造血”力度不够等等。接下来,我们仍需要从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教育质量、落实精准帮扶、强化励志教育等方面向兄弟高校、向各位前辈学习,狠下功夫,努力构建诚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思雨.张鉴予 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施路径探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2):0005-0008.

[2]杨扬.高校学生的贫困认定及其资助的有效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102-103.

[3]殷瑾.大数据背景下本科高校精准资助量化指标机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0):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