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4

浅谈对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研究

伊环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支队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现代财政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以及分析等各个环节的高度整合和自动化,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透明度。对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应用研究,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探讨,还包括其对财政管理模式、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和改进。以下是笔者对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的研究与探索。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作为一种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其诞生与发展背景与财政管理现代化的需求紧密相连。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与分析需求,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出现,为财政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该系统的设计遵循了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的原则,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与可扩展性。系统的架构包括前端展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存储层,各层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交互,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财政预算管理的高效化、规范化和透明化,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一体化显得尤为必要。

一是财政预算一体化能够通过集中管理、统一核算、信息共享等手段,简化预算管理流程,减少中间环节,从而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效率。这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还能够加快预算审批和执行速度,确保预算资金能够及时到位,满足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需要。二是通过财政预算一体化,事业单位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各项资金的收支情况,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预算资源。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能够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形成合力,推动事业发展。三是财政预算一体化要求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等各个环节都进行公开透明的管理。这不仅能够增强预算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预算的监督力度,还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四是财政预算一体化要求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范,对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这有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防止财务违规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也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近年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方面加快掌握具体操作,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应对措施,转变观念,适应财政“制度+技术”的改革。笔者从三个方面结合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具体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一)基本户垫付资金转回的情况

《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除下列情形外,预算单位不得从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或本部门其他预算单位实体资金账户划转资金:1、暂不能通过零余额账户委托收款的社会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2、确需划转的工会经费、住房改革支出、应缴或代扣代缴的税款,以及符合相关制度规定的工资代扣事项。

结合《政府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5号》会计核算要求,对于单位基本户垫付资金及资金转回的会计核算,在一体化系统中生成机制凭证存在费用重复列支的问题。另外,还有单位将预算中人员经费结余资金转入单位实体资金账户的问题。

建议:对一体化系统中生成机制凭证重复列支费用进行账务调整。如:

业务和事项内容

财务会计

预算会计

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人员计提并支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等

计提时,按照计算的金额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社保、公积金(单位部分)

实际支付给职工并代扣个人所税税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

贷:财政拨款收入

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

借:事业支出(按照支付给个人部分)

贷:财政拨款收入

实际缴纳税款、社保、公积金时(基本户垫付)

借: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财政拨款

借:事业支出(按实际缴纳额)

贷:资金结存

垫付资金转回时(一体化生成机制凭证),费用重复列支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财政拨款收入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

调整费用重复列支部分

借:银行存款-财政拨款

贷:业务活动费用

借:资金结存

贷:事业支出

通过在“银行存款”科目下增设“财政拨款”二级科目,反映基本户垫付资金及资金转回金额,本科目有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基本户垫付资金未转回或多转入,进一步提高单位对资金的监管力度。

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货币资金与资金结存的差异情况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但因核算基础和核算范围不同产生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货币资金与资金结存之间的差异,往往在每月核算完毕后未及时进行差异核对,无法保证每月双分录核算的准确性。

建议:为确保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核算的正确性,每月月末单位应当按照重要性原则,对本月发生的各类影响收入(预算收入)和费用(预算支出)的业务进行适度归并和分析,将预算会计的“本年预算收支差额”调节为财务会计的“本期盈余”。如:

项  目

金额

一、本年预算结余(本年预算收支差额)

二、差异调节

     (一)重要事项的差异

     加:1.当期确认为收入但是没有确认为预算收入

          (1)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确认的收入

          (2)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确认的收入

         2.当期确认为预算支出但没有确认为费用

          (1)支付应付款项、预付账款的支出

          (2)为取得存货、政府储备物资等计入物资成本的支出

          (3)为购建固定资产等的资本性支出

          (4)偿还借款本息支出

     减:1.当期确认为预算收入但没有确认为收入

          (1)收到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确认的预算收入

          (2)取得借款确认的预算收入

         2.当期确认为费用但没有确认为预算支出

          (1)发出存货、政府储备物资等确认的费用

          (2)计提的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

          (3)确认的资产处置费用(处置资产价值)

          (4)应付款项、预付账款确认的费用

      (二)其他事项差异

三、本年盈余(本年收入与费用的差额)

对本月发生的各类影响货币资金与资金结存的业务进行适度归并和分析,将预算会计的“资金结存”调节为财务会计的“货币资金”。如:

项  目

金额

资金结存合计

应收账款(减去)

预付账款(减去)

其他应收款(减去)

库存商品(减去)

应付账款(加回)

长期应付款(加回)

应交税费(加回)

其他应付款(加回)

应付职工薪酬(加回)

应缴财政款(加回)

货币资金合计

经过上述调节,从而揭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内在联

系,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的决算报告和财务会计核算形成的财务报告,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信息。

二、资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资产卡片录入对折旧的影响

前期将资产卡片按批次录入或资产类别录入错误,后期在进行卡片拆分或资产类别调整的过程中,新增资产卡片的开始使用时间未按原卡片开始使用时间录入,造成拆分或类别调整后资产累计折旧错误,如果当年存在资产报废、资产增加等资产变动情况时,该项错误很难发现。

建议:进行卡片拆分或类别调整,做到一物一卡。按月计提折旧,及时核对资产系统中资产大类汇总表当月数据、当月计提累计折旧数据和累计折旧明细表数据的一致性;如果当期存在资产报废、资产增加等资产变动情况时,需要逐项核对,确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数据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

(二)报废资产存在净值对费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资产报废时无净值,财务会计资产报废的账

务处理,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预算会计不做账。如果存在报废资产仍有净值的按上述会计处理,会对当期费用产生影响。

建议:按《政府会计制度》固定资产处置的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借:资产处置费用(反映资产净值)、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预算会计不做账。通过会计核算对政府和单位资产的全面、准确计量,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单位资产管理。

三、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一)预算执行中资金支付退回对收入的影响

单位在日常支付中存在资金支付退回的情况,往往缺乏及时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核对已支付指标的收回情况,造成退回指标未及时退库,致使收入核对有误影响决算。

    建议:在资金支付退回后,及时在国库集中支付中查询“国库集中支付资金退回通知单”,同时在指标额度管理中“单位指标额度”中查询“集中支付-计划剩余数”,确保额度已退回。

(二)公用经费预算申报明细项目与决算公用支出项目不一致的影响

目前在一体化系统中,公用经费申报的经济分类项目有办公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印刷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其他交通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会议费、培训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共16项,与决算报表公用支出明细表27项明细项相比相差较大,目前一体化内不允许修改机制凭证经济分类,仅能在16个预算项目中进行费用归集,如:缴纳的印花税和发生专家咨询费等,无法核算计入“税金及附加费”和“咨询费”中,而只能列入办公费或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造成决算申报中办公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金额较大,决算报表中不能完全真实反映经济业务支出经济类别。

建议:一体化预算申报时按决算报表公用支出明细设定项目申报的经济分类,各单位依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按需申报,预算与决算口径一致,确保日常核算时能全面、真实反映公用支出的经济分类,真正做到账表一致。

(三)专项预算申报与实际执行的偏差影响

专项预算申报中工程类和服务类的采购项目,在实际采购过程中服务类存在延后实施(预算当期9月以后才会提供的服务项目往往会存在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预算执行偏差会影响预算绩效评价。

建议:加强服务类项目预算编制,尽量避免漏项,另外在招标中加入最高限价,避免超预算中标。服务类的采购项目,可按两个年度申报,如:预算当年申报80%,次年申报20%(根据单位预测9月以后发生服务项目)。依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37号)“采购需求具有相对固定性、延续性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服务项目,在年度预算能保障的前提下,采购人可以签订不超过三年履行期限的政府采购合同。”中标单位在第二年可采用续签合同方式,利用次年预算资金予以支付,可提高次年上半年的预算执行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规定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按照项目的绩效目标评价情况,强化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管理。

总的来说,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财政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一体化系统的应用,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增强了单位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财政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错误率。此外,一体化系统还通过数据分析功能,为单位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就目前发展而言,基层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仍存在一些其它问题,如:基层事业单位并未实行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没有将预算执行与单位内部部门以及职工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使得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性;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过程中,各部门对预算编制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部分,都会进行综合的预算管理工作。然而,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单位中的财务人员往往对统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深,在申请资金的时候,常常过多的申请财政拨款资金,很少对单位自有的资金进行统筹和规划,导致单位内部的收支预算不合理;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进行财务数据的合理分析和有效利用,进而能够高效地展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相关工作。然而,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其自身的专业技术较为薄弱,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导致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不能高效开展;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对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及时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和预算一体化的相关制度,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一体化系统更好地适应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一下几个方面加强财政预算一体化建设:   

一是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单位内部部门以及职工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增强预算执行的约束性和激励性。二是在编制预算时,不仅要重视财政拨款资金的申请,也要对单位自有的资金进行统筹和规划,确保收支预算的合理性。三是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将一体化系统的操作视频发给财务人员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系统操作手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答汇总及时分享给财务人员,以便财务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操作技能,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使他们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和利用,提高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水平。四是建立健全的预算一体化制度,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评价等各个环节,以确保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目前,财政预算一体化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中。财政部以信息化手段为突破口,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此外,基层单位也在积极落实财政预算一体化的具体要求。未来,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继续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将对单位财务管理有着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整合单位的财政预算项目,结合单位主责主业合理安排预算,使得财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有助于促进单位财务的健康发展。通过科学编制预算,合理确定支出规模和保障重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单位的财务需求,推动单位财务高质量健康发展;提高单位决策的科学性。通过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的开发应用,可以为单位财务经济运行分析、资金安排使用、制度优化设计提供参考,辅助提高单位决策的科学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系统将更加强调数据驱动和决策支持,为财政预算管理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继续推进改革,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基层单位也将紧跟改革步伐,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财政预算一体化的实施也将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和精细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为财政管理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和变革。

参考文献

[1]王小龙, 李敬辉.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使用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2]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3]梁毅.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研究[J]. 财务与会计,2023 总第680期

[4]关于印发《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的通知 财办[2020]13号 

[5]张建臻,贾华.科学事业单位事业收入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核算之差异[J].《中国农业会计》,2022-05-10

[6]孙道靖.预算管理一体化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优化探讨[J].《财经界》,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