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管理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变电站运行管理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赵银娟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宁夏 固原 756000

摘要:在变电站的使用中,输变电系统得以稳定运行。变电站具有大容量特点,距离较远,有着较为复杂的内部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类型的运行问题。防治变电站的运行问题,要求管理人员明确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要点,加强安全问题的防范治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管理

1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变电站通常建立在距离城市较远的位置,在实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会导致变电站的运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第一,由于调度人员缺少对变电站内设备设施情况监测,一味的追求将电网运行情况作为重要的调度参考指标。第二,设备容易出现真空断路器故障、电线电缆故障、电压互感器故障。第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

2变电站运行管理优化策略

2.1加强定期检查

在变电站的运行中,结合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要求管理者主动探究新的方式方法,加强对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安全保障,定期的制定和实施设备检查工作方案,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促使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高效性。定期实施检查工作,针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在变电站设备日常养护中担负起一定的职责,制定定期维修检查养护的工作方案,严格遏制操作失误问题的发生,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开展设备检修计划的过程中,要结合定期检查设备的方案,制定检修设备的计划表和项目表。日常的检修维修设备后,要填写有关的信息,做好备份,为后续的信息查询提供依据,从根本上将安全隐患问题消除,提高变电站设备检修水平,保证变电站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具有保障功能、约束的作用,在变电站安全运行和管理实践中,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变电站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人员树立起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安全管理的观念,落实人员制度,切实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管理水平。组织和实施人员培训,利用安全培训、安全讲座、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将安全管理宣传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每一名管理人员都能够担负起一定的职责,将自身的岗位任务落实到位,促使变电站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地。强化自身的责任观念,建立与人员责任制相互配套的考核机制、制度体系,以公平公正为原则进行人员考核,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安全管理能力、工作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综合效益,促进变电站安全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稳定开展。

2.3建立无人值班的操作模式

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中,建立起无人值班的操作模式,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实施监控,利用调度中心、操作站和监控站的相互配合功能,实现集中协调与监督管理,优化落后的操作模式,用操作站、监控站一体的模式进行监督与管理,或是在监控站和操作站相互独立的模式下,实施管理活动。以操作监控一体的操作模式为例,该模式中主要涵盖了三个组成结构,分别是调度中心、无人值班变电站、集控站。集控站的人员负责监视和遥控操作的任务,对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工况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测,调度中心负责结合电网调度的具体需求,将调度指令发送给集控站,提出调度指令。例如限电操作、倒闸操作、有载调压变电器、遥控操作投切、电容器操作等,集控站工作人员还需要负责做好巡检和维护,掌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具体运行情况。

2.4加强信息管理

对变电站现场的信息记录要加强管理,包括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内容,缺陷处理记录的有关内容,建立起闭环管理的模式,考虑到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特殊性,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关注变电站运行情况,发现不足,整改缺陷问题,及时进行故障问题的发现和处理。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操作,通过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处理事故问题和缺陷的效率,将此类活动中的信息数据记录下来,用微机保护数据信息安全管理的模式,加强对数据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2.5强化安全管理观念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安全管理观念,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要将变电站的有关制度措施执行到位,学习各种技术方法,对事故问题进行及早处理,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提高综合素质。在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和运行中,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资源,要将人才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人才技能水平专业素质的把关,在实际的生产中,根据变电站的运行需求,加强人才的合理选拔,组建起一支高素质型的人才队伍,确保变电站的供电系统稳定运转。在实施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明确人才选拔的标准,激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热情,提高人才的技术水平,为后期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对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培训,提高人才培训力度,促使现有的工作人员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充实人才队伍,提高选聘标准。结合人才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拔人才,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人才,充实到现有的队伍中,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变电站系统的高效率运转。

3变电站故障诊断技术

3.1红外热像技术

通过检测电气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可以快速发现电器设备的过载、接触不良、绝缘损坏等问题,提前预警并进行维护。

3.2超声波检测技术

检测设备内部的放电、电弧、局部放电等异常声音,帮助发现设备的隐患和故障,以及评估绝缘状态。

3.3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通过检测设备绝缘系统的局部放电信号,可以判断设备绝缘状态是否正常,预警绝缘老化或故障的可能性。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载具,对变电站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和检测,实时获取变电站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3.4智能感知技术

通过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设备故障的预测和诊断。故障录波记录电力系统中的瞬态过电压、短路电流等波形数据,帮助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指导故障的排除和修复。基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设备故障的模型和特征库,实现对设备故障模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3.5智能诊断系统

利用专家系统模拟和应用专业领域的专家知识,使系统能够具备类似专业工程师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这有助于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丰富的知识库,包含了变电站设备的技术规范、历史故障案例、维护手册等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知识库的查询和分析,获取对当前故障的理解和诊断依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特征。这有助于系统更准确地识别异常模式和预测潜在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全面监测,包括电气参数、温度、振动等多方面的数据。这样可以提前察觉设备的异常状况,防范潜在的故障。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迅速定位故障源,并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通过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处理故障,系统能够提高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减少停运时间,确保电力系统的持续稳定供电,提升运行安全性。智能诊断系统不仅仅提供诊断结果,还可以为工程师提供相关的决策支持。这有助于工程师更加全面地理解故障原因,并制定有效的维修和预防措施。

结束语

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下,设备故障会等到定期巡检或出现实际问题时才能逐渐被发现,这引起了故障发生频率高的后果,由于人工监控的局限性,有时故障无法及时察觉,增加了设备停机和维修的风险。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和预测性维护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并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借助数据分析和算法,及早识别故障迹象,实现了预防性维护,显著降低了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节省了人力成本、减少了停机时间,对于运营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丽琴.煤矿35kV变电站运行管理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17):171-172.

[2]闫晓霞.煤矿35kV变电站运行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化工研究,2020(17):165-166.

[3]武志刚.关于对煤矿35kV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思考[J].当代化工研究,2020(17):169-170.

[4]王杰.煤矿变电站运行常见故障探析[J].石化技术,2020,27(2):35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