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之水孕育音乐之花——探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用生活之水孕育音乐之花——探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袁奔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215600

摘要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同于其他学科集中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更注重美育方面教学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价值。而在音乐教育中同样适宜于应用生活教育理念,将音乐教学与生活有效联系,积极推动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多角度阐述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音乐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生活教育;教学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的本质是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教学服务于生活。在过往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可能与现实生活“脱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多数与实践生活缺乏联系,这也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但教育源于生活,教育本身应该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音乐艺术植根于生活土壤,音乐文化的成长也离不开生活的滋养。因此,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该积极贯彻生活教育理念,提高音乐教育水平。

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是实现生活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一些生活场景,并在场景中进行音乐教学。在过往教学模式中课堂常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动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模式下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会逐步降低。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既能将知识与生活有效结合,并且也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趣味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以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钟滴答》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创设生活情境以引发学生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可爱的卡通时钟模型,并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之后,教师可以创建有关时钟的生活情境,假设你现在在一个钟表店里,四周会是怎样的声音?教师在这时可以播放钟表滴答的声音。然后,教师开始讲述一个关于时钟和音乐的小故事:“在一个魔法世界里,有一个会唱歌的时钟。每当它滴答滴答地转动时,就会唱出美妙的旋律。”接着,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卡通时钟模型,引导学生们观察时钟的外观、指针的转动,并让他们模仿时钟滴答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加入一些音乐元素,比如用钢琴弹奏出简单的旋律,让学生们跟着节奏拍打身体或拍手。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情境,假设学生们就是时钟上的小指针,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跳舞。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们模仿并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这样既能让学生们了解时钟的结构,又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二、发掘生活素材激活学生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积累较为薄弱,在学习一些抽象的知识时可能会觉得力不从心。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一些乐理知识如音调、音符、旋律等,学生在初次学习这些抽象知识时,很难做到有效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这部分乐理知识教学时可以借助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利用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来模拟或替代这些抽象知识进行教学。挖掘生活当中的音乐素材,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具象的理解音乐知识[2]。例如在学习“音乐符号”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声音来替代这些音乐符号。比如雨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河水奔流的声音、运动会上的欢呼声等,通过播放这些不同的生活声音,让学生先对于声音的强弱有一个大概认知。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从音乐的视角出发,主动将这些声音以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出来,通过比较声音的强弱来表达音符的强弱,帮助学生更加生动的理解相关音符知识。总之,通过生活素材的发掘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以更高效的方式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

三、唤醒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情感

小学音乐作为美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承担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聆听歌曲或者演唱歌曲来更深刻的感受音乐,并获得内在的心灵升华。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能够深入学生心灵、激发其生活体验与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中,教育需要基于生活实际,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音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更好的感悟音乐内容[3]。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乐恰恰恰》为例,本课以“水果”为主题,通过欣赏和演唱,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之后,教师再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含义,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本首歌曲的歌词中包含了不同样式的水果,如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榴莲等众多水果。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描述不同水果的形象和味道。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歌词中的许多水果,同学们有没有吃过?能否根据自己的经验描述一下水果的外观和味道呢?”学生会回答:“芒果的皮是亮亮的黄色,有时候还有一点点红,果肉软绵绵的,有点像棉花糖,但又更有嚼劲。”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水果进行描述,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在聆听歌曲时结合关于水果的回想,对于作品的感受也能更进一步。

四、回归自然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不要死的书,静的书,而要活的书,动的书。”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过往教学模式中对于知识的传授缺乏生动性和变化性。传统的教学形式虽然传授了知识,但往往过于僵化,而新模式下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让他们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他提倡的是一种动态的、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与“活的书”、“动的书”的交互,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光是要传授学生音乐理论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而音乐的创作与生活紧密相关,它离不开生活的历练和感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自然生活来让学生得出新的感悟和体会,以此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4]。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的歌》为例,《春天来了 旅行之歌》是一首充满春天活力的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描绘了孩子们在春天里郊游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本课以这首歌曲的学习为载体,通过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春天的气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春天明媚的阳光、怡人的风、清新的空气等。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于春天的感受,以及春天歌曲应该有的节奏。在回到教室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春天的感受,去弹奏钢琴运用简单的音符表达自己对于春天的理解。总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然生活之美以及音乐的魅力。

结束语:

陶行知说过:“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当前教育环境下,生活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的出现为小学音乐课程指明了教学方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与生活理念的有效结合,让音乐教学回归生活,与生活相互交融,用生活之泉灌溉音乐之花,用陶行知的思想点亮音乐生活之美。

参考文献:

[1]孙新凤.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J]. 情感读本,2022(30):7-8.

[2]邱巍雯. 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和探索[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7):105-107.

[3]兰建萍.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分析[J]. 华夏教师,2023(31):51-53.

[4]杨德荣. 试论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措施[J]. 读与写,2021,18(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