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早期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作用分析

周婷婷 林江通讯作者

重庆市中医院康复科,重庆 4000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在本院收治的已经出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中选择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采用早期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的综合方法,治疗干预组患者;常规组患者仅仅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HAMD评分、ADL能力评分,在第4周和第8周的时候,均低于常规组,两组间的差异非常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抑郁情况的改善,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程度,有利于恢复患者ADL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心理干预康复训练脑卒中抑郁症

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有所改变,而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和习惯的存在,导致人们血脂、血压、血糖等出现不良表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逐渐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脑卒中则是非常典型的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不利于患者恢复,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应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并重视康复训练的进行,以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况,尽量降低抑郁症对患者心理的影响。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情,才能更好地恢复[1]。本文就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改善的作用做简要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在本院治疗脑卒中疾病的患者中随机选择了70例,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时间范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这些患者均在脑卒中治疗后出现了抑郁倾向。此次研究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从45岁到70岁,平均年龄(53.36±5.27)岁;常规组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从46岁到71岁,平均年龄(54.21±5.34)岁。纳入研究的患者,他们符合以下标准:达到了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所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的检查可以确定脑卒中;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量,存在不同水平的抑郁情况;患者并没有精神病家族史、精神病使、意识障碍病史。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情况、受教育情况、性别比例、病情等基本资料,基本资料的差异不是很大(P>0.05),可做对比分析。

1.2 方法

医院内干预方法:开展常规模式内科治疗,从患者的病情出发,进行了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抗感染、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并引导患者做康复训练,分为不同时期的康复训练,急性期:进食训练、翻身-坐起训练、健侧肌力强化训练、早期坐位训练、良肢位摆放、关节主活动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被动训练等等;恢复期:急性期基础上配合以下训练,重心转移训练、立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行走训练等。训练的期间可穿插一些其他的训练,有ADL能力训练、偏瘫侧上肢功能训练等[2]

干预组在上述治疗和康复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抑郁心理。

(1)支持性的心理干预:为患者打造轻松的医患氛围,此时不用非常特别的技巧,可用两种普通方式。第一种,个别谈话干预,此时的技巧包括主动倾听患者表达、合适的情感反应、开放式的提问、澄清问题、解释指导、尊重患者、接纳患者、鼓励患者、干预医师自我暴露等等;第二种,团体心理治疗,在每一周固定的时间,治疗医师主持团体治疗活动,7到8个脑卒中患者为一组,组成治疗团体,时间大约为90分钟上下。活动内容:患者沟通交流,相互了解和接受,治疗医师关注患者的心理互动,把握谈话的方向。

(2)行为性心理干预。第一点,引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使用渐进性肌肉松弛疗法,嘱咐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逐渐地放松和松弛全身或者某个部位的肌肉,还要深呼气和吸气,感受紧张感觉,重复实施,可促使患者的肢体主动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残障肢体运动功能[3]。第二点,系统脱敏疗法,也可以称为交互抑制法,主要方法就是,运用合适的方法,促使患者慢慢说出自己抑郁心理的原因,使用心理放松方式,与这种抑郁情绪进行对抗,这样能消除抑郁和焦虑的心理。治疗过程中,着手点就是可以引发患者低程度抑郁反应的刺激物,当这个刺激物再出现的时候不会让患者感到抑郁,治疗医师才可以为处在放松状态中的患者展示一个具有更强刺激性的物品[4]。刺激物产生的抑郁处于接受范围时,可经过反复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在面对这些刺激物的时候,都不会出现抑郁反应或者焦虑情绪。第三点,矛盾意向法,如果患者在脑卒中之后由失眠情况,可以引导患者接受当下“长时间觉醒”的状态,而不是担心自己为什么总会失眠,这样才能缓解其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进而有利于患者尽快入眠。以上心理干预治疗应当每周进行,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接受治疗时、治疗2周、4周、8周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使用HAMD量表进行评分,包括四个方面,睡眠障碍、躯体症状、焦虑抑郁和情感淡漠,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抑郁情况越轻。同时评定患者的躯体恢复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以改良巴氏指数MBI为主,分数越低表示改良更好。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

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在刚进入医院时和治疗2周后差异不大(P>0.05),而在治疗4周到8周的时候,干预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ADL能力

两组患者的ADL能力评分在刚进入医院时和治疗2周后差异不大(P>0.05),而在治疗4周到8周的时候,干预组患者的ADL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一些研究中表明,脑卒中患者在早期阶段,其心理应激性不是很好,出现抑郁症的机率比较高,为此必须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治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抑郁症发病率。早期干预应包括早期心理干预、药物治疗,还可以辅助康复训练。其中心理早期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尽早给予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正确认识该疾病,适应发病之后身体变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干预期间要给予患者更多宣泄的机会,进而促使患者克服焦虑、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此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的HAMD评分、ADL能力评分,在第4周和第8周的时候,均低于常规组,两组间的差异非常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抑郁情况的改善,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程度,有利于恢复患者ADL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洁晶.早期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年29卷3期,16-17,20页,2020.

[2]魏秀娟.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心理的改善作用[J].心理月刊,2020,v.15(20):114-115.

[3]胡秦.心理治疗,康复治疗联合使用对脑损伤患者抑郁治疗价值分析[J].探索科学,2019,000(003):263-264.

[4]李艳芳,杨薇.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心理的改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9,048(017):21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