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以《小英雄雨来》为例,传承红色基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3

浅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以《小英雄雨来》为例,传承红色基因

李念

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   510160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第二篇选文《小英雄雨来(节选)》是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实践中,建立阅读时空支架,引领学生亲历阅读,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化身自述,鼓励学生编演剧本,由读“节选”到读“整本”,再从读“整本”书到构建专题式阅读,感受英雄的形象、品质和情怀,从英雄人物中汲取精神力量,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革命文化、英雄形象、专题式阅读、爱国情怀

引言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作为一名时代的语文老师应该抓住这种契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英雄的成长故事。那么《小英雄雨来(节选)》绝对是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教学过程中,借《小英雄雨来(节选)》引导学生了解史实背景,通过对英雄人物形象的深刻解读,激发读整本书的欲望,再组织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通过活动非富阅读,实现由“篇”至“本”的迁移,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萌芽。

一、《小英雄雨来(节选)》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立德树人”。在《义务教育教学书》中多次提出“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由此可见,“革命文化教育”在当今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英雄雨来(节选)》作为“革命文化题材”的代表,在小学统编教材中出现的频率高:首先出现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小英雄雨来(节选)》,节选了整书的前五个部分,让学生对雨来的故事有一个初次的感知;第二次是出现在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小英雄雨来》整书被作为成长类小说推荐给学生。那么,由教材学习,了解雨来小英雄的故事,迁移到《小英雄雨来》整本书的阅读,意义和价值都非同一般。

二、《小英雄雨来(节选)》的教学策略

革命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已过去近百年,与当今学生的生活隔着遥远的时空距离,“革命文化题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教师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节选)》时,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如何引领学生感悟英雄的正义、责任和担当?如何利文本中的“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萌芽呢?结合教师实际的操作,谈一谈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时空支架,丰富阅读感知

革命文化题材作品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样的故事都具备特殊年代、特殊背景、特殊环境、特殊人物、特殊事迹,学生活的环境、生活经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对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理解﹐难免会产生迷茫和困惑,如何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呢?介绍背景、补充资料,借助影视,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史实,然后再进行革命文化题材的作品阅读,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教师为学生及时建立时空支架,缩短时空距离,在开始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之前,教师可提供一些图片和影视介绍,补充与之相关的史实背景知识,组织学生收集史实资料,充分了解这段历史背景,解决学生的阅读障碍,让学生轻松进入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具体背景集中于:

其一,作者生平,1940作者管桦离开家乡,亲自参与抗日,在战场上与敌人斗智斗勇;再加上他从小目睹过与他年龄相仿的抗日学生团团长带领一群有勇有谋的学生给八路军站岗放哨、送鸡毛信、上山瞭望敌情。从军后,这些故事在管桦的心中历历在目,他要以此为原形,创作一本与自己童年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于是提笔写下《小英雄雨来》,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空穴来风,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少年学生的一个剪影。

其次,时代背景。学生能否更深刻理解文本,了解文中的时代背景,至关重要。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时,教师可以通过影视记录片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1940年,苏北解放区、陕甘宁边区、华北抗日根据地大约有75万学生团员,他们一边生活,一边抗日,在抗日中,他们为了抗日的胜利,与敌人周旋,利用自己年纪小,不易被敌人发现的特点,巧妙地完成任务。他们虽然年龄小,但是在抗日战争中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阅读障碍解决后,学生在阅读这类文本时就没有太多的障碍,那些求知欲强的孩子早就跃跃欲试了,再加上雨来的年龄与学生年龄相仿,雨来的事迹就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了。

(二)交流讨论,感受英雄形象

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质特征,在革命题材文本中,这一特点尤其突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革命题材文本时,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再借助关键词语、反复揣摩,使学生能够对人物形象、性格、品质获得更深更立体的理解。

以《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在课堂中,教师抛出疑问:“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呢?雨来是因为害怕而逃跑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展开讨论,很快就能知道:雨来的飞快地跑向后院正是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他是为了保护交通员李大叔。

再比如,老师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话题讨论:第二小节中,雨来上夜校读书,似乎与主题无关,能否去掉这一小节,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激烈地讨论,体会文本中第二小节的学习内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种爱国的精神品质是革命文化类文本的底色,是雨来英勇无畏、宁死不屈的精神源泉。从而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不知不觉中被激活了。

通过上述交流讨论,学生不仅从中学习了语文要素,还与雨来建立了情感共鸣,初步感受了雨来的英雄形象,学习了雨来的爱国之心。

(三)化身自述,打好中国底色

身份的转换,更能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更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学习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时,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个化身的情境,让学生的情感浸润到具体的阅读场景之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主人翁的情感发生互动。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转化身份,每个学生都是雨来,既是雨来,必然是英雄。当在学习第四小节,鬼子与雨来周旋时,附上一段课堂实录:

师:雨来,鬼子的糖果真甜,小朋友都爱吃糖了,你接不接鬼子的糖果呢?

生:不接,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我才不上鬼子的当。

师:雨来,鬼子可真凶,你的脸被揪得疼不疼?你的胸脯、后脑勺疼不疼?

生:很疼!

师:这么疼,你还是说出李大叔的下落吧。

生坚定地回答:不行,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课堂中,老师创设情境,引着学生化身雨来,英雄的气节在教室里回荡——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就这样,真实的情感在学生的心中激荡,爱国情怀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中扎根。

(四)编演剧本,植入红色基因

课本剧以形象的手段,可感的形式表现,引发情感的激荡,形成情感的共鸣,在愉悦中更立体地把教育效果展现出来。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三、四小节时,雨来与鬼子斗智斗勇,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课本剧让学生编演,从而更深地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潜移默化地让红色基因在学生的心中萌芽。

1.布置任务,充分信任

学生收到演课本剧的任务,心情也是无比期待的。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家的玩具手枪,有的学生带来了绳子,有的同学把自己的白T恤改成白褂子,穿在“雨来”身上。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分配着角色,在语文书上做着批注,画着记号,编写剧本,在走廊里排演。

2.课中体验,别开生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演,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再一次把学习推向一个高峰。在编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作和神态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特征。从排练到演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对雨来精神品质的感悟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演绎雨来,英雄形象逐渐在学生的心目中清晰起来,爱国的情怀更加坚定。

3.严肃认真,用情演绎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也时常排演课本剧,有时教师还鼓励学生自主发挥,进行创造和想象。但是面对“革命文化”主题的课本剧,教师应跟学生沟通演员的素养,雨来与鬼子斗智斗勇,要求“演员”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句台词,用情用心地演绎每一个动作,拒绝笑场。

三、由迁移,构建专题式阅读

通过对《小英雄雨来(节选)》的学习,学生对雨来充满了好奇,教师可趁热打铁,实现由“篇”到“本”的迁移延展。从“一篇”到“一本”再到“一类”,从教材出发,围绕“革命文化”这一主题,构建专题式阅读,带动更为广泛的阅读。

在整书阅读开启时,老师激趣:雨来还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又是如何与鬼子斗智斗勇?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制作阅读计划。

按照自己的阅读计划,教师设定许多实践活动来更好地促进阅读,比如:制作手抄报、画人物思维导图、缩写故事、续写故事、改写故事、讲故事、演故事、写读后感并设制详尽的评价标准,激励学生不断挑战,把学生领进阅读之问,再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分享阅读的成就感。呈现出积极的分享状态。

仅仅阅读《小英雄雨来》是不够的,教师要趁热打铁,触类旁通,点燃革命文化群文阅读的兴趣,有了《小英雄雨来》整书的阅读经验做铺垫,再推荐学生相应的书籍,让学生开启群文阅读,在阅读书,通过阅读活动的推进,学生就会在革命文化群文书籍阅读中找到更多的阅读方法。

如读完《海娃送鸡毛信》,让学生会思考海娃和雨来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两本小说他们的时代背影应该是相似的。但是作者在刻画他们时,人物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学生就会通过比较阅读,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感受体会革命文化书籍中主人翁的品格,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坚强不屈、爱国的精神。

为了持久点燃学生阅读革命文化书籍的热情,教师还可以播放影视作品、举办书中角色猜一猜的活动,通过这些有趣的、丰富的阅读活动,再次扩大革命文化书籍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在革命文化书籍的过程中不仅收获快乐,还沉淀品格。

由“篇”到“本”迁移,再构建专题式阅读,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拓展,阅读兴趣也更浓厚,阅读就成为更具持久性的行为。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阅读,感受了许多精彩的革命故事,丰盈了内心,为成长了汲取了力量。

同时,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延伸拓展式阅读,让“革命文化”植根学生心中,让“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燃烧,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萌芽,让学生获得更多心灵的启迪、精神的洗礼。

结语

《小英雄雨来(节选)》就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从小感知历史发展的大锁。学生打开这把大锁,走进革命传统文化,了解先辈们英勇无畏的奋战精神,体会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红色的基因悄悄渗入学生的情感中,学生在革命文化群文阅读中与不同的小英雄产生情感共鸣,红色基因的种子在学习中也悄悄萌芽。

同时,革命文化教育是当代小学生教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容忽视,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认真分析教材,合理利用革命文本,创造性地工作,在语文教学中,让革命文化教育和语文核心素养巧妙融合。

参考文献

[1]经典故事《小英雄雨来》[J].曹天米.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2021(Z2)

[2]以《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谈长课文的教学路径与策略[J].薛必海,薛必梅.语文教学.2022(05)

[3]“让学生真学”的生动实践——以《小英雄雨来》学习为例[J].何军燕.小学语文教学.2022(06)

[4]《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赵星斗,2020(29):94-95.9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