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领域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核技术利用领域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陈亚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5

摘要:自 1895 年伦琴发现 X 射线以来,人类对核能与核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已经历经了 125 年,我国对核能与核技术的开发利用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核能与核技术已经在国防、能源、工业、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对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经过探索研究和社会实践不懈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成熟的领域或行业相比,标准化工作进展不平衡,还存在着明显不足,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标准化建设,要使标准化理念真正在核技术领域深入人心,使其成为监管者和从业者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筑牢核技术领域辐射环境安全屏障。

关键词:核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

一、核技术利用领域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监管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辐射安全监管队伍地域差异明显, 监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标准化建设的要求。(1) 机构人员不健全,不少地市级环保部门仍未设立辐射安全监管机构;(2) 一些基层环保部门监管人员对监督检查的程序、方法、内容不熟悉,存在“不会查、不敢查、 不能查”等问题;(3) 监管技术手段不够,造成持续推行辐射安全监管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有难度。 需要加强对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在改革中统筹解决基层辐射监管队伍未落实或被弱化的风险,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加大辐射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监管程序和文件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地方的行政审批和执法水平。

2、标准化与辐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衔接。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辐射监管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纵向上涵盖多个层次,在横向上涉及核与辐射安全各专业领域。一方面,由于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数量大,有关标准之间有重复交叉或者不衔接配套的,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与已有的法规、标准、管理检查程序等衔接问题;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和核技术利用单位专业人才匮乏,对标准和检查程序等理解不一致,针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标准化要求有很大困难。就法规标准而言,存在以下问题:监督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职责交叉;地方管理条例或地方标准中某些内容要高于或严于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有的核技术利用项目没有可依据的标准;有的标准制订的年代较早,确有必要的措施未予体现;有的法规标准中的要求不够明确,造成不同解读;有的标准中的要求非常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在这种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就会存在检查要求和尺度不一致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出台的辐射安全监督检查程序的适用性、合理性和指导性,项目设置的时效性、合理性等都可能有不完善的方面,进行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不够充分。

二、核技术利用领域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1、在事故应急管理中的利用。在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信息管理的重视,尤其是在核技术利用现场,一些细小的问题无法得到科学解决,会酿成较大的事故,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视,做好整个核技术利用工艺的全方位监督以及管理,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并且在发生安全问题时能够深入到现场,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和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实际应用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使各个应用活动能够在安全保护的前提下有序进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按照现场情况进行科学巡视,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快速地判断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部位,强化薄弱环节的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各项管理内容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2、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在预防核技术应用事故方面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科学管理,优化整体的安全管理流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减少操作不当和外界变化对实际设备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如超压和超温的问题,在减少安全隐患方面要配合着不同安全装置为实际工作提供多方位的支持,比如可以融入先进的监测装置,监测安全阀和排线管的运行情况,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做到信息的快速响应,采取科学的维修方案,优化当前的应用模式。在核技术安全应用过程中设备是关键的部分,一旦设备出现问题会酿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规范性的流程来提高设备的质量,比如可以按照设备运行特点选择针对性较强的维修管理体系,对于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要进行重点防护以及管理。在部门内部贯彻落实责任机制,快速应对在现场应用活动中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具备较强的科学性,消除设备中的故障。

3、核技术应用安全网络系统的管理。随着我国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经营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融入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还有助于快速解决现场中存在的各项隐患,凸显网络技术的利用价值。在此过程中,要将管理重点放在智能判断和隐患预警等不同的工作模块,建立人工智能化的管控平台,为事故预防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同时也可以将日常应用信息引入到系统平台中,构建安全事故的预测模型,制作为报表的形式,方便管理人员了解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安全管理策略,使安全管理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做好系统数据的有效分析,快速掌握应用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创新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方案,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在核技术应用中融入智能化过程控制技术,需要和实际应用特点相互协调,做到全方位监测,这样一来,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加快信息响应的速度,方便人员深入现场进行科学处理,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对实际应用活动所产生的干扰。在这一背景下,安全监测系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核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融入不同的传感器技术对温度和压力进行科学的监测,再融入计算机平台中与前期在系统中所制定的智能化指标进行科学的核对。当超出预警值之后,系统马上发出警报信息,同时也可以将信息快速传递给不同的计算机,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案,真正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具备较强的针对性。

核技术在核电厂的应用范围较广,对核电厂内核技术利用领域的辐射安全管理和监督有其特殊性,核电厂有完善的辐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的内部监查机制和充足的资源保障,有能力确保此领域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监督部门可进一步优化对核电厂的辐射安全监管,保证各个设备和技术能够处于正常和安全的运行状态,使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方案能够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敏,邓力.浅谈放射源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 2020,(31):189-190.

[2] 陈琛祥,湛昆,王瑞军,等.核电厂的放射源管理标准化模式探讨[J].科技视界,2019,(3):192-193.

[3] 阎玉奎,邓纪琴,张文宇.放射源安全管理现状与建议[J].中国辐射卫生,2020,(2):75-76.

[4] 姜珊珊,王帅.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及安全防护对策[J].北方环境,2020,32(7):30,32.

[5] 符华群.核与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策略探讨[J].新型工业化,2021,(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