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策略研究

郭廷荣

身份证:53272219720212003X

摘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设备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疗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由于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维护保养

引言:医疗设备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各种检查和治疗。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使人们对医疗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重视。因此,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一些原因,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应用效果。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分析

1.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的类型和功能也越来越多,同时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不及时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很容易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就医,同时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所以,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维修人员应该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检查和检测工作,并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在日常使用中也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
1.2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在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维修人员对医疗设备的日常检测和维护工作做得不到位,使得医疗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一些医院缺乏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机制,没有做到对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没有及时地进行维修处理;医院中一些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做到及时上报和及时检修。
1.3 国内外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比较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而且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时,他们还会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我国目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维修人员缺乏一定的维修经验,对于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的检修和处理工作做得还不够好。为提高我国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必须加强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策略研究
2.1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流程

2.1.1 维修需求收集和登记

维修需求包括对设备故障的报告和发现。由于医院的规模、设备的类型以及使用情况都不相同,因此对于维修需求的收集应按照设备类型来进行,一般包括检查、维修和更换三种。在维修需求登记过程中,一般要先将所有设备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报告、日常使用情况、故障维护记录以及维修需求等内容。通过对以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掌握设备的维修情况。同时也可以将所有数据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并建立电子台账。

2.1.2 维修计划制定

维修计划的制定是对维修需求进行确认后的结果,其主要目的是让维修人员能够在明确设备故障类型和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工作。如果设备日常使用频率较低,则可将故障次数作为依据;如果设备日常使用频率较高,则可将故障次数作为依据。对于设备的常见故障类型而言,其通常分为磨损型、接触型和其他三种类型,因此可在制定维修计划时,根据不同故障类型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维修计划。

2.1.3 维修任务分配和执行

在分配维修任务时,首先要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以设备的故障类型为依据;其次要考虑到医院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情况,以确保任务分配公平合理。对于维修任务的执行而言,主要是由医院的设备管理员完成。设备管理员在完成维修任务后,需要将维修结果上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时需要对维修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2.1.4 维修结果评估和记录

对于维修结果的评估和记录而言,其主要是为了对维修结果进行评估,同时为下一次的维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在进行维修结果评估和记录时,首先应将维修任务、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并在完成任务后将所有数据信息上传到信息管理系统中。

2.2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关键要素

2.2.1 维修人员培训和素质要求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要求维修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良好的技术能力,以及较强的责任心和沟通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时,其基本流程包括:接收故障信息、分析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实施维修工作。
2.2.2 维修设备和工具的配备
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时,要配备一定的维修设备和工具,同时还要对维修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医疗设备维修工作需要。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时,需要配备相应的维修设备,比如:专用工具、检测仪器等,并且还要根据不同的医疗设备,配备相应的维修仪器。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其原因。

2.2.3 维修数据管理和分析

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对其维修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此来了解医疗设备运行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时,还需要将其与临床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效率和质量。

2.3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优化策略

2.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是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所需的各种技术数据、技术文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技术资料等;软件系统是指维修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和处理数据的软件。

2.3.2 预防性维修和定期保养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并提前采取措施消除故障隐患。定期保养是指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调整、修理和更换易耗件等一系列维护保养工作。

2.3.3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是相辅相成的,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是保障设备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有效维护保养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保证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在当前医疗设备管理中,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医院整体的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在维修管理与维护保养中所起到的作用和职责,及时发现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梦蕾.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探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2,(2).

[2] 辛胜昌.浅论本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