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宜昌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关于宜昌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永红

三峡大学 443100

面对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宜昌如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而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通过调研,目前宜昌多地已在成效巩固、衔接过渡等方面贡献了有益探索,同时,也暴露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一、三个场景彰显新气象

多年来,宜昌市5个贫困县先后摘帽、2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4.2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新气象。

1.乡村更美。美丽乡村成为全域旅游引爆点,乡村基建提档升级,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100%,无数天堑变通途99.8%的农网供电可靠率点亮璀璨山乡,贫困村100%通宽带打通信息快速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水美景成为说走就走的诗和远方。远安瞿家岭、五峰青岗岭、夷陵金刚山等昔日穷山沟变身热门打卡地

2.产业更旺。推进五个一批工程,夷陵休闲观光、研学文创的远方故里;五峰栽花种树、养蜂采茶的甜蜜事业;秭归橙黄橘绿、屈子之乡的梦想家园,帮助贫困户在家就业、在村增收。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辐射3643村,提供岗位2500个,带动沿线300家民宿、农家乐、农特产品售卖、农村电商、种养殖业发展。全市243个贫困村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96万亩,培育有带贫能力的农业企业1180家、专业合作社5207个,带动7.3万贫困人口就地就业,推动30余万名茶农、橘农、蜂农增收致富。

3.士气更佳。走出心中贫困的大山,迈进小康的门槛的价值观春风化雨,脱贫群众在享受政策、感受温暖、接受教育中燃起希望、鼓起斗志。1379个工作队、3687名驻村干部在山乡奔走,为村民停留,4.4万名党员干部奔赴一线,为百姓解心结、鼓斗志,13.6万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就业脱贫、乡村振兴的根基更加牢固。

二、三个梗阻形成新堵点

1.发展思路理还乱一是发展规划不统一。部分地方村与镇、镇与县、县与市之间的发展规划相互抵触,未形成有机统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忽视因地制宜原则,一镇多品”“一村多品的小打小闹终究难成气候。二是村级战略不精准。村两委对老百姓依托旅游发展什么、推动旅游发展需要做什么研究谋划不深,缺乏对旅游核心吸引物的思考和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统筹谋划。三是村民思路不开阔。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主体意识不强,对农业规模发展趋势认识不清,传统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仍然很大程度存在,参与集体组织的意识不强。

2.发展要素受制约。一是青年人才留不住宜昌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达24.95%,远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乡村老龄化、空心化更为突出。劳动力流出使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农业产业专业化等面临严重挑战。二是土地流转转不动宜昌土地流转率仅21.93%,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撂荒土地15万亩,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相较于其他省市较为薄弱。三是产业融资融不到农村金融服务仍然不足,农村资源变资产的渠道尚未打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少。

3.发展模式太单一。一是农旅融合模式难破题。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品质不高,整体吸引力不强,导致部分项目持续亏损。二是龙头带动模式未做强。全市农产品品牌杂、小、多,同质化、低端化竞争严重。以茶叶为例,宜昌现有茶叶品牌193个,年产干毛茶8.9万吨,但具有品牌竞争力的屈指可数,95%的绿茶仅在省内销售,更有部分茶叶为贴牌生产。三是服务体验模式品质低。网红打卡点吃、住、游要素保障不足。部分农家乐卫生条件差,农特产品包装简陋。

三、五点建议开创新局面

1.以县为骨,兴乡村先兴县域。实践证明,县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点,乡村是县域发展的新引擎(县域经济领先的地域,乡村振兴也抓的更实、更有成效)。一是做优空间规划。以县域为主体,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突出县城的带动性,乡镇的功能性,村庄的补充性,推动全域资源优先向中心城区集中,县域向县城集中,整体向滨河城镇集中。二是完善区域链接。系统谋划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路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辐射,变棋盘式蛛网式布局,打通西部地区资源变现通道,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县城承载能力,突出区域中心镇联接功能。三是顺应发展规律。在以人为本、保障公益性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投资效益,引导空心村、边缘村、地灾村人口、资源的梯度转移,让投资向聚得起人气、兴得了产业、看得见未来的地方迁移。

2.以产为主,强农村先强产业。加速对接融入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和“51020”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一是资源互补谋定位。宜昌东西部资源禀赋、现实条件差异大,要寻找互补型差异化发展出口。西部山区乡村要发挥生态优势,主打康养休闲、特色种养产业;东部平原乡村则要充分利用土地、交通优势,发展园区经济、大规模种养,打造第二产业承载地。二是延链强链抢市场。扎实推进重点农业园区、示范基地和

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围绕柑橘、茶叶、优质畜牧、蔬菜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从科技提效、龙头提产、品控提质、品牌提价等方面着手,着力引进一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隐形冠军企业,整合打造一批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延长产业链、做优深加工。三是借势借力蹭流量。好酒也怕巷子深。要借助已成型成势的品牌特别是本土品牌,结合特色产品进行捆绑,在帮助对方扩展优势内容、深化价值品牌的同时,对方的流量发展自身,实现双赢。要针对高净值人群、消费主流群体提升文旅、农特产品形象气质,多渠道开展营销。

3.以人为引,聚民心先聚人气。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第一要素,共治共享是最终目标。一是让本土人才就业无虑留村。要顺应产业和消费升级的大势,巩固壮大脐橙(柑橘)、茶叶两大农特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猕猴桃、蓝莓、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把产业链主体留在乡村,让更多农民深度参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营造条件让更多本土居民吃上生态饭”“旅游饭,用产业环境和发展前景留人,使其愿意留、留得安心。二是让社会能人满怀激情下乡。健全人才流向乡村机制,放宽返宜就业、创业大学生迁回原籍和农村新入户限制,注重情感引导和激励,提升能人下乡社会认同感和获得感,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扶持培养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三是让全村老少乐享环境参与。进一步健全基础党组织体系,加强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推动双报到双报告”“筑堡工程深入乡村,激活基层细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党员能人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广泛发动、大力宣传,提高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振兴等工作的积极性。

4.以文为核,美山乡先美灵魂。乡村文化是保持乡村特色魅力与核心吸引力的根本,深挖农耕文化的乡村旅游价值,形成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既能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又能使乡村文化更快更有效地转型。一是让村庄找到韵味。立足生态建设,坚持宜居实用原则,依托乡村特色、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地域特点等差异进行乡村建设,延续传统民居依山就势、逐水而居、错台组团、街巷里坊等空间层次感,保留乡土风貌,增添人文气息,打造特色村落。二是让文化得到传承。深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依托本土文明习俗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升级打造秭归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点军落步埫年猪文化节、夷陵区乡村文化旅游节等一批文旅特色产品。整合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村风民俗,进行集中推介。三是让村民坚定自信。培育优良家风民风,赋予优秀乡土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现实功能,加快形成向上、向好、向美、向善的文明新风,以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提升农民乡土自信。

5.以改为要,活资源先活机制。一是整合市级力量。推进涉农、文旅部门整合,分别构建大农业、大文旅工作格局,解决职能交叉重叠、人员力量分散等问题。构建品牌打造、营销推广机制,组织一批能将乡村讲活、讲出故事、讲出吸引力的人才队伍广泛推介。二是推进扩权强权。深入推进扩权赋能强县强镇,探索农机、林业、农业、畜牧、土地、人才、审批等多部门多领域事权下放,充分发挥县域链接城市与农村,资金、人才、技术、产品集散地的作用,构建县域与城市差异化、高效化的管理体制和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城镇体系。三是引导资源下沉。探索教育、文化资源下沉路径,推动科研高校、职业教育、农林院校下沉县域甚至乡镇办试点、做科研、搞实训。推动治理权力下沉,探索制定社区(村)工作事项准入清单,充分发挥和激活乡村自治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