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新冠肺炎患者焦虑心理和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人性化护理在新冠肺炎患者焦虑心理和满意度的影响

李国春

旺苍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冠肺炎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区间2022.10-2023.12,从该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接收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患者到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试验组(人性化护理模式),每组人数42。观察比较2组新冠肺炎病人的负面心理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CL-90评分明显更低(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41例(97.61%),明显更高(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使其负性心理得到改善,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提升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大。

关键词:人性化新冠肺炎焦虑心理满意度

新冠肺炎主要由于冠状病毒经过呼吸道传入肺部,从而引发肺组织病理发生改变导致[1]。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发热、呼吸困难、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咽喉检测,核酸呈现阳性[2]。这种疾病在身体虚弱、患有基础性疾病老年群体中病发率比较高。一旦患病,由于患者对新冠肺炎认知不足,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给其治疗带来不良影响。基于此,对新冠肺炎患者开展科学的护理服务极其重要。本文探讨分析脑卒中患者采取渐进式分级康复护理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区间2022.10-2023.12,从该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接收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调查对象,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人数42。纳入标准:①初次发病者;②符合新冠肺炎临床诊断标准;③患者了解、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②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听力、视力障碍者;④合并精神方面疾病者。对照组:男病例(24)、女病例(18),年龄范围:53岁-76岁,中间值(65.35±4.42)岁;试验组:男病例(22)、女病例(20),年龄范围:52岁-77岁,中间值(65.40±4.50)岁。比较2组新冠肺炎病人相关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模式。内容: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告知患者佩戴专用防护口罩;遵医嘱给予其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等。

1.2.2试验组

人性化护理模式。内容:(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对患者面色、神志、血氧、心率、血压、呼吸等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记录。如果患者发生嗜睡、血氧突然下降等现象,要通知医师预防呼吸衰竭发生;如果发生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现象,要预防循环衰竭发生,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进行密切观察。(2)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取合理体位,使其感受舒适,处理患者出现的咳嗽、咳痰等症状,为其准备好气垫床,按时帮助其翻身;如有呕吐患者,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及时清理干净,呕吐者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预防感染发生。(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轻松音乐,使患者身心放松,给予患者积极心理暗示,让其获得战胜疾病的勇气,为其介绍新冠肺炎的有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并讲述成功病例,使其充满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并耐心回复患者疑惑。(4)饮食指导: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告知患者保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补充足够水分,不能食用辛辣、油炸刺激食物。

1.3观察指标

(1)对新冠肺炎患者负面心理进行判定,选择临床症状自评重表(SCL90),分值范围(1—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状况越好。

(2)判断新冠肺炎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我科室制作调查表,分值(100分制),内容包括:非常满意(≥90);一般满意(70-80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整理

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如果(P<0.05),说明差异比较大。

2结果

2.1比较SCL-90评分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CL-90评分明显更低(P<0.05)。如表1:

1:对比SCL-90评分(,分)(n=42

观察指标

时间

试验组

对照组

t

P

躯体化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1.83±0.33

1.31±0.56*

1.84±0.34

1.78±0.77*

0.143

2.334

0.863

0.014

人际关系敏感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1.73±0.44

1.16±0.45*

1.74±0.57

1.53±0.45*

0.145

2.123

0.822

0.030

强迫症状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1.74±0.48

1.20±0.22*

1.75±0.72

1.45±0.66*

0.034

2.233

0.944

0.022

抑郁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1.76±0.33

1.32±0.45*

1.74±0.33

1.43±0.45*

0.015

4.233

0.974

0.010

焦虑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1.77±0.48

1.24±0.46*

1.76±0.55

1.45±0.36*

0.083

2.135

0.933

0.022

敌对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1.74±0.44

1.32±0.56*

1.75±0.55

1.49±0.67*

0.134

2.324

0.823

0.015

恐怖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1.74±0.43

1.24±0.20*

1.75±0.78

1.48±0.26*

0.0354

2.834

0.564

0.002

偏执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1.69±0.56

1.26±0.56*

1.70±0.47

1.44±0.32*

0.044

0.934

2.454

0.013

精神病性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1.73±0.33

1.20±0.27*

1.74±0.55

1.38±0.34*

0.124

2.544

0.912

0.010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2.2对比满意度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41例(97.61%),明显更高(P<0.05)。如表2:

    表2:对比满意情况[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试验组

42

30(71.42)

11(26.19)

1(2.38)

41例(97.61%)

对照组

42

20(47.61)

15(35.71)

7(16.66)

35例(83.33%)

X2

5.102

P

0.010

3 讨论

新冠肺炎是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部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症状有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3]。新冠肺炎的传播性比较强,一旦患病需要严加防控和及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对该病不了解,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为此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干预极其重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帮助其采取合适体位;按时帮助患者翻身,使其保持舒适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开展疾病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同时给予其饮食指导。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CL-90评分明显更低(P<0.05);分析,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41例(97.61%),明显更高(P<0.05)。分析,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使其负性心理得到改善,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大。

参考文献

[1]曹芬, 林玉琼. 舒适护理在新冠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18 (11): 70-72.

[2]万方. 预防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气溶胶传播的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 28 (12): 108-110.

[3]张锦锦, 姜虹, 权月.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新冠肺炎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现代医院, 2021, 21 (11): 1791-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