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肿瘤择期手术心理护理服务及护理结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头颅肿瘤择期手术心理护理服务及护理结果观察

王晓婷

甘肃省武威医学科学院    甘肃省   武威市   73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头颅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服务改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头颅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心理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心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服务。结果:经过一个月的干预,心理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心理组患者在康复期的第2、4、8、12周时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即将接受头颅肿瘤择期手术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除了常规护理外,加入心理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服务;头颅肿瘤;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手术是治疗头颅肿瘤的常见应对策略,鉴于疾病的特殊发生部位,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相对较高,此外,手术治疗过程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显著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而对其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部分患者对于疾病康复持有疑虑,即便在接受手术治疗时,信心亦显不足,并伴随强烈的负面情绪。同时,头颅部位的手术本身亦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应激,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加剧。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会对其后期的康复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为应对这一问题,心理护理服务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心理指导,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从而改善其认知状态和主观能动性,最终提升康复效果。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心理护理服务在头颅肿瘤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头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原则被均分为对照组和心理组,每组各有42名患者。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跨度为24至73岁,平均年龄为(56.3±5.7)岁。而在心理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跨度为21至84岁,平均年龄为(57.2±6.4)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头颅部位肿瘤,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并在我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经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服务。

(1)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需要关注并改善患者的心理认知。首先,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和交流,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可以向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将头颅肿瘤的发病机理、治疗过程以及国际医疗水平中的研究进展向患者进行详细讲解,使其明白现代医学对于头颅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从而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例如,介绍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让患者了解到即使面对严重的疾病,仍有康复的可能。同时,向患者介绍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除了直接的讲解和交流,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料,如宣传册、视频等,以便患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头颅肿瘤和治疗方法,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如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以帮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充分发挥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患者参与到医护措施实施过程中。

(2)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考虑到每位患者的疾病演变、手术流程及其预期效果均存在差异,护理计划务必紧密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拟定。系统地收集患者的全部相关信息,涵盖病史、术前各项检查结果以及心理状态等。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和社会背景,为个性化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在充分掌握患者信息的基础上,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患者,安排更多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而对于性格开朗的患者,更注重与他们进行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在实施护理计划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积极引导患者参与到护理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与患者的紧密合作增强患者的自我认知和信心。

1.3指标观察

在护理措施干预1个月后,采用SAS和SDS量表对患者进行负性情绪评分,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完成手术时、康复第1、2、3、4周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数据分析时运用SPASS25.0统计软件。

2结果

2.1 SASSDS量表评分

心理组患者的SAS与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

表1 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统计(x±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对照组

42

35.9±5.6

39.7±6.3

心理组

42

29.7±3.5

31.4±10.2

t

-

12.345

9.128

P

-

<0.05

<0.05

2.2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完成手术时及康复第2、4、8、12周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见表1。

1 两组患者(ADL)评分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完成手术时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对照组

42

9.09±0.32

12.14±2.78

19.98±3.74

43.86±4.81

52.11±6.32

心理组

42

9.13±0.67

19.24±2.13

39.25±3.26

63.14±4.76

73.09±5.98

t

-

1.439

8.427

6.339

153.423

22.163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头颅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服务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心理护理在肿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来看,心理组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服务后,其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心理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手术治疗和康复过程,从生活质量的提升情况来看,心理组患者在康复期的各个时间点(第2、4、8、12周)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心理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娟,王丹. 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在头颈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 (07): 23-25.

[2]詹红霞,周茜,俞国红等. 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 [J]. 护理研究, 2024, 38 (02): 273-279.

[3]赵琪. 临床护理路径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 39 (01): 13-16.

[4]白艳艳,孙石乔. 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 (01): 133-136.

[5]刘晴. 认知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观察 [J]. 当代临床医刊, 2023, 36 (05): 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