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特殊公共场所患病旅客的急救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机场特殊公共场所患病旅客的急救分析

曲莉明

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延吉机场分公司应急救援护卫部  吉林 延边  133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机场等特殊公共场所中患病旅客的紧急救援处理方式,同时评估这些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以及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收集本市国际机场医疗急救站救治的120名患病旅客的资料,并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均分60例为两组,即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机场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救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病旅客的急救有效率为(91.67%),相比于对照组(78.33%)远远提高;同时观察组患病旅客总体满意率(98.3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和分析在机场这类特殊公共场合中病患的急救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护技能的培训。这样的措施可显著提升机场特殊公共场合中对患者的急救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各个机场的医疗急救部门广泛应用。

院前急救在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以及安全快速转运等环节,能否及时妥善地处理好院前急救工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状况[1]。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出行,这使得机场出现突发疾病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对于机场的院前急救人员来说,其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机场患病旅客的紧急救援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以及完善机场应急救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研究本市机场医疗急救站过去几年中救治的机场患病旅客的情况,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研究样本为我市国际机场医疗急救站救治的120名患病旅客资料,以就诊时间将上述病例分为各60例的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29:31,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龄为(47.45±7.49)岁,患者高血压的人数为28例,患有冠心病的人数为12例,其他疾病人数为20例;观察组的年龄最高和最低为74岁和13岁,均龄值(46.55±7.89)岁,患者高血压的人数为26例,患有冠心病的人数为15例,其他疾病人数为19例。选择对象包括因突发性高血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引发脑卒中、室颤、、长时间昏迷或休克的旅客。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机场院前急救措施,医护人员在接收到急救电话后,会立即前往事故现场,迅速对其进行身体检查,并根据初步诊断结果提供急救措施。如果患者的病情是由并发症引起的,医护人员会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尽快将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急救分析,①机场应确保其应急救护人员熟悉并掌握应急预案及其执行流程,并通过定期演练来保证应急救护工作的有序进行。②对于一些常见的晕厥等症状,可以现场处理并建议乘客暂时不要登机,或者考虑改乘其他交通方式。如果症状是由高血压等合并症引起的,则需要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尽快将其送至医院治疗。③为了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机场应对医务人员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定期考核确保他们的专业水平。④利用微视频、海报、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旅客宣传急救知识和技能,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简单的急救操作,从而提高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⑤机场还应该在候机区域设立简单的急救设备,如简易呼吸器、担架及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以增强现场的救援能力。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机场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保障旅客的安全和健康。

1.3观察指标

①急救有效率,观察比较两组患病旅客的急救有效率;②患病旅客的护理满意度,选以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方式,采取满分制评价,数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x2检验;组间数据值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病旅客的急救有效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病旅客的急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患病旅客的急救有效率对比[n%]

组别

急救成功病例

急救失败病例

急救有效率

对照组(n=60)

47(78.33)

13(21.67)

47(78.33)

观察组(n=60)

55(91.67)

5(8.33)  

55(91.67 ) 

χ2

4.183

P

0.041

2.2两组患病旅客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98.33%,相比于对照组85.00%,提示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n=60)

26(43.33)

25(41.67)

9(15.00)

51(85.00)

观察组(n=60)

35(62.50)

24(35.00)

1(2.50)

59(98.33)

χ2

6.982

P

0.008

3讨论

由于机场的人员密度和旅客流动性较大,使得机场成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这种特性导致旅客突发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旅行者中,最常见的紧急病情或突然死亡,通常是那些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旅行者。此外,还有一些基础疾病伴随着高风险因素的旅行者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2]。因此,在机场内,能否为突发疾病的旅客提供及时的治疗干预措施,直接影响到其生存率和预后效果。

本研究关注影响急救效果的主要因素,如急救方案、医护人员技能不足及公众急救知识缺乏,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急救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较高。除上述措施外,还可从航空服务的角度出发,提高航班准点率,加强对患有基础疾病的乘客进行监管,特别是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在购票、候机等环节明确告知相关信息。

综上所述,机场旅客急救的原因多样且复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改进机场急救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光辉,张绮凌,邱志雄等.韶关市2016年至2019年院前急救疾病谱及其流行病学现况研究[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21,7(4):248-252.

[2]张玉华,王炎,张欣.机场乘客突发意外导致医疗纠纷现状与对策[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3):165-167.

[3]张琳.机场特殊公共场所患病旅客的急救分析与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