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马静

张家口市鑫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张家口    0750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支柱,建筑工程的高效管理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品质与速度。然而,在市场竞争加剧和管理需求不断升级的今天,传统管理模式显得捉襟见肘。正因如此,引入创新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走向更高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1 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内涵

在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创新模式主要包括管理理念、技术与人才的创新。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中所用理念较为落后,若想解决此问题,则应引进现代成功的管理理念,再依托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建立一套满足自身发展要求的管理理念,并将这套理念应用到企业管理活动中,构建特色管理体系。由于企业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各企业在制定管理体系时不能参考其他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内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每一项施工都有依据,出现事故也有章可循。然而,管理技术应根据项目进度合理调整,不同时期下的企业管理需求各不相同,采取的管理措施也应及时调整,借此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重点培养,并制定激励政策,通过物质奖励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应用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理念,通过创新模式的应用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上,更展现在工程效率的跨越式发展中。通过创新模式的应用,建筑工程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的认可,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2.2 降低人力成本

面对日益上涨的人力成本,建筑工程企业急需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创新模式的应用在这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引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企业能够大幅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运用,不仅简化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设计精度,更在无形中降低了因人为失误而导致的成本损失,这种技术的引入使得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实现了双赢。

2.3 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创新模式的应用使得这一过程更加科学、高效。借助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企业能够对工程的进度、成本等关键要素进行实时监控和精细管理,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更能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创新模式的应用,企业能够在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3.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平台

为解决建设工程质量问题,要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质量信息平台的支持才能保证有效的管理。在构建信息平台时,不仅需要学习IFC相关规范,还应当需要学习计算机技能,使整个过程数字化。应用BIM技术控制工程质量需要构建准确的建筑信息模型,这是后续工程应用的前提。Revit是一款通用软件,结合其子产品的功能可分为三类:建筑用Revit、结构用Revit Structure和Revit MEP。鉴于在施工阶段缺乏适合于此的成熟建模软件,因此通常在设计阶段对标准进行调整。如有特殊要求,一定要添加相应的工程质量数据。在其他条件下,结合设计阶段图构建适合当前应用的新模型。因此,必须保证平台上各种信息的顺利传输,需要一个开放的BIM标准,同时还一定要考虑信息的可扩展性。为全行业的信息予以具体的标准,使信息得以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交换。

3.2 构建完善的工作管理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管理机制,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质量达标。具体而言,在建筑项目中,应设定明确的工作流程与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使每位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及要求。此举有助于避免工作重复与交叉,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建立高效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及岗位间的信息流通,及时解决问题和协调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促进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设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把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确保各环节质量达标。同时,推行质量评估制度,定期评估工程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最后,为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监督,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创新工程管理理念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管理理念的应用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以任务完成为导向,强调层级和权威,但面对日益复杂的项目环境和更高的质量要求,这种理念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引入创新的管理理念成为必然选择。创新理念强调团队合作、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协同的管理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立开放式的沟通机制至关重要。通过打破层级壁垒,鼓励员工在不同层级间进行有效互动,企业能够更迅速地应对项目中的各种挑战。同时,这种沟通机制也为创新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土壤,使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观点,并最终形成更有创造力的决策。此外,创新管理理念还强调对企业文化和团队协作方式的深刻变革。通过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企业能够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更强大的团队合力,共同推动项目的成功实施。

3.4 加强对材料采购及机械设备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施工单位加强对材料采购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不仅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还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在控制和管理材料采购质量时,施工单位必须对材料采购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避免采购质量不达标、劣质材料混入施工现场等问题。例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通过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与数量来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另外,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有效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资源配置问题也不断显现。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进一步优化机械设备配置。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做好机械设备的有效配置,避免设备长期闲置或超负荷作业;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

4 结束语

在中国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常常面临规模小、承包项目众多、以及项目复杂等特点。因此,工程项目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通过对行业发展的细致研究,我们发现,工程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在行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低水平的建设项目管理将对建筑业及相关行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因此,在考虑到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相关行业的特点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创新的建筑项目管理解决方案,以便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小鹏.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3):53-55.

[2]曹建军.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研究[J].冶金管理,2023,(19):13-15.

[3]韩文耕.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23,(2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