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影响

王其佳

中交(临沂)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14

摘要:我国社会发展快速,安全生产获普遍关注。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必要的要素,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企业中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此外,还将深入剖析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提高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路。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安全生产;影响

引言

“高标准、严要求、强管理”是当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原则,相关企业在建设与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遵循这一原则,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以满足当前企业的生产需求。同时,企业应不断检视自身,分析当前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解决策略,为企业生产活动创造出更强有力的保障,以促进企业发展。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我国结合企业的生产要求、化工特性等,融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形成了一套完善、规范、科学有效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理念。随着我国行业的蓬勃发展,安全生产的理念越来越受关注,国家也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理念,并且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在逐步推行的过程中将其作为企业安全建设的重要参考,明确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行的重要性,这势必会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保障企业生产安全的同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安全生产标准化采取的是PDCA循环管理的模式,强调立足实际情况对影响安全的因素不断分析,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改进管理模式,落实全过程、全方位且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管理现状

2.1企业安全意识不足

企业追求产品质量无可厚非,但是要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如果安全问题都无法保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是徒劳的。所以,企业将大部分精力以及资金投入到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是不科学的。首先,安全生产是“一把手”工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上,管理者和决策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运行轨迹有直接的影响。经过调查可知,现行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将经济效益放在首要地位,更加追求产品的高质量,高产量,企业的安全管理方面却常常停留在口号上,“口是心非”现象普遍存在。其次,管理决策者对于安全管理不重视,没有起到身先示范的作用,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法规意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仍然不强,“红线意识”“三个必须”等概念、理念还未入耳入心,安全工作依赖安全管理人员的现象依然突出,致使生产人员也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无法将安全管理的制度落到实处,更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知识,无法将突发事件有效地进行控制,更不用说解决突发事件了。

2.2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没有落到实处

其实很多的企业都制定了较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很多规章制度都没有得到落实,制度执行不到位,这才是企业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源头。由于工艺需要的生产人员比较多,所以,生产人员的来源较广,源头上生产人员就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更多追求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忽略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不重视生产人员遵章守纪等安全生产意识的养成。由于企业工作的特殊性,生产多采用三班倒、两班倒的方式,使得生产人员作繁忙,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情绪,不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3.1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第一,企业需对自身的需求进行深入科学地分析,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管理制度,完善员工培训计划。第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将培训工作与员工的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等进行结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第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不同部门之间的区别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切实保证培训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

3.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真正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建立企业的“三必须”(即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技术必须管安全),做到安全人人抓,千斤重担众人挑,安全从我做起,改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氛围。

3.3实施班组安全标准化

班组长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态度同样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班组长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班组长任职与班组安全绩效挂钩,出现工伤事故,实施“一票否决”,实现班组长准入机制标准化。匹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编制《班组安全管理台账》,包含班组安全管理细则、班组安全环境概况、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教育培训、班组安全活动、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劳防用品管理、安全贡献管理等11大项以及其中的23小项,明确台账填写标准,组织专项培训,实现班组安全管理内容及记录标准化。

3.4夯实各项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建设工作

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要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全面、正确地掌握标准化建设各项要素的内在含义,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能够让各项建设工作正确运行。同时,要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动态开展每年自评工作,保持持续改进。避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生产经营脱节,存在“两张皮”现象,即文件材料一套,实际工作一套,标准化建设过度依赖安全咨询机构。

3.5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企业管理

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管理人员应当将这一理念贯彻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各个流程之中,加强安全风险因素的预防,以此来有效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因此,物联网技术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加强预防效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经济损失。企业需要合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安全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该技术来推动企业生产管理规模的扩张,及时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效果。

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但是建筑业仍存在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和安全管理制度化及标准化建设不足等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提升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监管,是政府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和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对于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和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辉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4):107-109.

[2]赵航正.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2(09):100-101.

[3]杨小高.基于企业特征的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研究[J].建筑安全,2022,37(03):68-71.

[4]徐大斌.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策略[J].散装水泥,2022(0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