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淋巴细胞对于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1

异型淋巴细胞对于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重要性

张静

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异型淋巴细胞又可以归类为反应性淋巴细胞,对于帮助儿科医生在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个疾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儿科的疾病中,有一种疾病称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极为类似,往往让医生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这就需要通过检测血常规来判断,化脓性扁桃体炎升高的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升高的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尤其是异型淋巴细胞。

我们先来看看化脓性扁桃体炎,典型症状为发热、畏寒、咽痛、吞咽困难、四肢乏力、周身不适等等。局部症状为咽部剧烈疼痛,扁桃体明显肿胀,偶可引起呼吸困难,当疾病严重或累及其他部位时,会伴随出现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典型症状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咽峡炎,可伴随肝脾肿大、皮疹和神经系统症状。同样会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等症状,症状类似,但是血常规结果却是差异很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于EB病毒感染引起的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除了典型临床三联征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外,还伴随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EB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80-200nm,在B淋巴细胞中复制,由于病毒与B淋巴细胞受体结合,不断增值与复制过程中,被T淋巴细胞识别,引起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在免疫系统的强烈应激状态等因素刺激下,从而使T淋巴细胞呈现出一种返祖状态,分化为了三型:

  1. Ⅰ型(浆细胞型):也称为泡沫型,胞体相较淋巴细胞稍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量较多,呈深蓝色,含有大小不等的空泡,胞浆呈泡沫状,无颗粒或有少数颗粒。核偏位,一般呈圆形,核染色质呈粗网状,无核仁。
  2. Ⅱ型(不规则型):也称为单核型,胞体较大,细胞外形常不规则,形似单核细胞,染色不佳时要与单核细胞仔细区分。胞浆量丰富,较正常淋巴细胞偏蓝,边缘深染呈深蓝色,有裙边折叠感,胞核与Ⅰ型相似。在临床工作中,此型最为多见。
  3. Ⅲ型(幼稚型):胞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量多,蓝色或深蓝色,一般无颗粒,有时有少许空泡。 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呈细网状,可见核仁。

对于症状明显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张血常规报告可以能大概的区分出和化脓性扁桃体炎两者的区别,如果是症状不明显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我们如何能从血常规报告五分类中看出什么端倪呢?这就要归功于利用血常规散点图来判断了。以迈瑞系列为例:

  1. 如果是迈瑞6系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利用其仪器计数原理:激光散射法结合荧光染色的流式细胞计数,主要看DIFF散点图,以侧向散射光(SSC)为横坐标,反应的是细胞内部颗粒多少,以荧光信号(FL)为纵坐标,反应的是有核细胞核酸的含量。细胞内部颗粒越多,其在横坐标的位置越偏右,五分类时颗粒含量排序依次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细胞越幼稚,其所含的核酸越多,荧光强度越高,在纵坐标中的位置越往上,五分类时荧光强度排序依次为原始幼稚细胞>单核细胞>其他细胞,如图一所示,淋巴细胞的位置横坐标在最左边,而受到EB病毒刺激后的的淋巴细胞呈现返祖现象,荧光强度变高,就使得异型淋巴细胞的散点图呈现一种火箭状的散点图。
  2. 如果是迈瑞5系血细胞分析仪,其仪器的计数原理是:激光散射法,以侧向散色光(SSC)为横坐标,代表细胞内部复杂程度,以前向散色光(FSC)为纵坐标,代表细胞的大小,原始幼稚细胞一般要比正常成熟细胞稍大,所以在纵坐标显示时一般会比单核细胞位置偏高。其5系相较6系相比,异型淋巴细胞散点图呈现的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如图二所示,异型淋巴细胞会和上面单核细胞的散点图融合,仪器通常会把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成为单核细胞,利用血细胞分析仪5系出具的血常规报告,单核细胞分类会增高,其仪器也会报警异型淋巴细胞,这就需要我们血涂片镜检来辨别。

0cb202380a5a40c17b3405556d63e077b2eb189eeca405e2bc7d482bf2adf9 

图一 (迈瑞6系DIFF散点图)                 图二(迈瑞5系DIFF散点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于患儿来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肌炎,脑膜炎 ,引起重要脏器的损伤,严重者会导致患儿死亡。所以发病后,能够快速及时的诊断出此病对于患儿来说非常重要,经EB病毒感染后的异型淋巴细胞比例比起其他病毒感染要高的多,一般计数100个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的比例在1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40%~50%,只需一个血涂片就可以快速诊断,也可以联合其他辅助性检查,如EB病毒抗体,EB病毒DNA定量。

在临床工作中,能够识别异常散点图和血涂片中准确认识异型淋巴细胞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即使医生通过症状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我们还是能从血常规分类、散点图、识别血涂片中的异型淋巴细胞来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之,异型淋巴细胞对于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在儿科医生遇到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类似无法鉴别的疾病时,通常会开具异型淋巴细胞计数,为早一步诊断,对患儿能及时得到正确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也会不断地提升自己识别异型淋巴细胞的技能,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