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研究

贡连勇

衡水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为此,需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口标设置、教学内容安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环节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高校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全方位育人得以实现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聚焦高校育人的价值本源,能够突出问题导向,将新时代高校育人的根本彰显出来,以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因此,必须树立牢固的课程思政理念,系统推进育人主体、育人重心、育人机制和育人过程的转型发展,着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与质量提高。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要义

课程思政是在尊重教学规律、专业规律、课程规律的前提下,以育人新理念、新思维、新方式,推进课程、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使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改革创新使命感等有机融合,从而突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指向。

(一)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

统筹大学所有课程、课堂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激发专业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功能,丰富专业知识、学术研究中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让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大学生活相结合,为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竞争力打下深厚的基础。

  (二)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方式

课程思政是一种内化的、能动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影响着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行动和实践,课程思政注重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中。教师有意、有机、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有活力、有质量、有意义地接受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改革

课程思政基于经验积累、实践总结、问题分析和教育创新的深层次的综合改革,使知识传授、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价值导向相融合,从而形成有课程框架、教学大纲、完整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规范、建设标准和质量标准的课程思政体系。

二、切实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走深走实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高校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改革作出了部署。高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当前课程思政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掌握改革规律,切实推动改革成效走深走实。

(一)重视课程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制度设计

课程思政改革强调将育人内化至高校改革事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特别是要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专业教师凝聚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上来,在整体上与思政课程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

(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主体和主要承载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成败。

(三)科学合理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作为改革的重要指挥棒,是推动改革实践规范化、创新性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高校改革实践由上探索至上普及,其科学化评价问题已然成为阻碍改革建设机制长效化的重要因素。

(四)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在当前大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实效。

三、高校课程思政创新实践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改革思想,只有转化为现实行动并取得育人实效才有意义。因此,明确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责任,营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浓厚氛围,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一)明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目标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遵循,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统揽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找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和融入点,切实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融入学生学习任务,并体现到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案中。

(二)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责任

高校要充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和各环节。落实学校及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责任,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理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落实教师育人责任,全过程参与课程思政建设。

(三)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同时,要加强宣传,使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改革思想和现实意义深入人心,营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

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策略分析

(一)强化师资团队建设,提升其课程思政能力及素养

一是高校要引导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建立与完善课程思政考核与评价机制。二是高校要强化各专业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力,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的教学工作符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需求。三是高校要引导教师平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之间的关系。

(二)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一是探索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也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二是促进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三是确保课程思政内容的实用性。

(三)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是教师要将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联系起来,并利用实践案例,将人文思想融入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二是高校要利用互联网搭建教师合作平台,鼓励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开展专题研讨会、共研课题项目。三是高校应创建课程思政的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四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互相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五、结语

课程思政是给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主要途径。通过进一步加大校党委对课程思政的领导,推进教务工作执行,落实顶层设计,能真正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挖掘各类思政元素与资源,推进显性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解决对立统一矛盾,能不断强化育人实效性;对教育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注重现代先进技术的持续应用,能有效辅助思政教育顺利开展;从政策、资金等层面加大思政课题研究开展,优化教师激励和考核,能赋予思政育人更多活力,实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01)

[2]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杨真;刘方涛;周毅.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08)

[3]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J]. 隋牧蓉.中国成人教育,2021(18)

[4]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标准研究[J]. 刘雪彦;杜君楠;王红娟.保定学院学报,2022(02)

[5]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 赵常兴;赵海芯.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2(04)

[6]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 李红梅;鹿存礼.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1)

作者简介:贡连勇(1982年4月-),男,汉族,河北衡水,现就职于衡水学院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高级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学生社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