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床利旧改造中实现降本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冷床利旧改造中实现降本增效

林成

(泸州鑫阳钒钛钢铁有限公司)

摘  要:以某厂177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中冷床利旧改造为例,简单介绍在原有冷床无法满足新产线的工艺要求时,如何利旧改造原有冷床,以实现节约成本,减少投资,缩短工期的问题。

关键词:冷床、电机、液压缸、利旧改造

近年来钢材市场面临多重困境,主要包括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使钢铁企业中的老旧设备面临淘汰、升级和改造的形势日趋紧迫。

以某无缝钢管厂为例,该厂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连轧机组产能大、效率高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人均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较高。该厂拟利旧原177产线及219厂房对177产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新增一跨长度为230米,跨距为36米的连接厂房,用于布置冷床、排管锯并连接177和219厂房。将177产线的部分设备布置在219厂房内,并对177机组设备、厂房、基础、能源介质系统、水系统和环保设施等进行改造升级,新建环形炉、张减机、探伤机、水压通径机、更新自动化系统等。产线改造完成后,将成为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较高,可规模化生产各类高品质无缝钢管的现代化生产线。本文仅对其中的冷床改造进行介绍。

1 冷床遇到的问题

原有产线的工艺参数:

产品规格:φ73mm~φ180mm;

产品厚度:4mm~17.32mm

产品长度:20m~40m

改造升级后产线的工艺参数:

产品规格:φ60mm~φ180mm;

产品厚度:4mm~27.88mm

产品长度:20m~90m

根据改造后的生产工艺,张减后钢管终轧最大长度约90m,故冷床采用单、双齿模式布料,充分利用冷床90m宽度实现一排、二排、三排等型式布料,以延长冷却时间,提高冷床利用率,减少切头尾损失,获得较好的成材率,并有效提高机组产能。为了满足张减后最长钢管的冷却需求,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拆除现有的1#、2#步进式冷床,异地新建一座宽度为90m、长度为23m的步进式冷床。

宽度方向现有的1#冷床宽度为40m,2#冷床宽度为30m,合并1#、2#冷床,再新增20m宽度以达到工艺需求的宽度90m;长度方向直接加长加固原有冷床横梁、齿条以达到工艺需求的长度23m。

步进式冷床作为产线中的重要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大,重量大,造价较高的特点。经过计算,整套冷床设备重量达到1300吨左右,完全新制冷床投资将高达1850万元。如果按照冷床改造方案以部分冷床利旧现有设备改造升级、部分冷床新制,将大大减少投资。

2.冷床改造方案

a. 冷床床体改造

在冷床的长度方向上,由于改造前后产品的直径规格相差较小,步进式冷床的步距不需要改动,故齿条板齿形不变;改造后产品壁厚增加导致冷床承载的管排最大重量增加,齿板强度经过核算,可以继续沿用原有冷床的齿条板及支撑架,只需要加长床体以满足输入辊道中心线与移钢机中心线的新距离23m即可。考虑到需避开床体下部移钢机、旋转步进机与管排输送平辊道位置,只能加长固定臂架与运动臂架,固定臂架加长后刚度难以满足需求,增加下斜撑与上部筋板后以满足支架刚度的要求,如下图所示:

在冷床宽度方向上,由于改造前后产品长度变化巨大,最大长度由40m增加到90m,所以,我们在改造时将现有的1#、2#冷床床体并列布置,宽度上变为70m,然后再新制20m宽的床体,最终合并为90m宽的床体,以满足新产品长度的冷却需求,如下图所示:

由于新冷床进料端与出料端的高度差比旧冷床的进出料高度差更大,所以增加了冷床斜度,并对土建标高进行了调整,由于新的下料高度与原移钢机举升高度并不匹配,通过调整限位装置对下料端移钢机转动的角度进行了调整,以适配新冷床的下料端高度。

冷床床体经上述改造后,在长度,宽度,结构强度均已满足新产品的生产需求。

b.传动系统改造

传动系统的升降部分:由于产品规格的变化,壁厚增加,冷床床体的增长与加宽,导致动力部分需要承载的负荷增加了20%,原有动力部分已经超过了其承载的极限。现有1#、2#冷床共有4台110Kw电机。根据改造后的工艺参数,经过计算分析得出,仅需再增加1台110Kw的电机减速机即可满足新冷床的要求。通过重新制作传动轴来将利旧冷床与新制冷床的动力部分联接起来,以实现整座冷床升降机构运动的同步。

传动机构横移部分:由于新产品规格加大,加重,在现有的管网压力下,旧冷床采用的横移油缸的规格与数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经过计算得出,需增大油缸规格及增加油缸数量,每套旧冷床配置2台油缸,2套旧冷床一共需更换4台新油缸,在新制冷床部分增加1台油缸,为满足需求冷床床体横移时5台油缸同步动作的需求,在液压系统中增设1个同步器。

这座冷床按照上述方案进行了冷床床体和传动系统利旧改造、新制后,完全满足工艺需求,设备平稳运行。

3.总结

通过对冷床设备的进行了上述改造升级后,保证了177产线规模化生产各类高品质无缝钢管。按照本次改造方案,利旧改造现有的1#、2#冷床仅涉及拆除、改造、安装的费用;新制部分冷床涉及费用约为14000元/吨。改造实施完成后,通过统计得出这座宽90m,长23m的冷床最终投入费用大概为950万,比起完全新建一座冷床1850万的费用,投资减少了接近一半。充分实现了利用现有资源,在减少改造投资的同时,缩短改造建设周期,确保能够较快达产达效。这次产线完成升级改造后产能将大幅提升,形成规模化、高品质、高质量效益,从而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成大先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 闻邦椿. 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3. 彭铁龙.试析轧钢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 (13):87-88
  4. 孟阳. 对轧钢生产及轧钢机械的分析及研究[J]. 冶金与材料. 2022.(42):47-48
  5. 叶信良. 轧钢机械机辊系结构优化及强度分析[J]. 内燃机与配件. 2021(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