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背景下探索天津市和平区口袋公园建设新思路——“和小园”点亮城市微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城市规划背景下探索天津市和平区口袋公园建设新思路——“和小园”点亮城市微空间

满雪

天津叁目堂园境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300041

【摘要】

以和平区口袋公园—“和小园”生态更新行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城市生态更新行动中的作用,并分析口袋公园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索如何实现口袋公园与城市居民的融合发展,探索天津市和平区口袋公园建设新思路。

【关键词】口袋公园、生态更新、城市居民、融合发展

一、研究背景

一是响应总书记关于“公园城市”的理念要求,倡导在城市建设更新中突出公园城市的特点,口袋公园作为适应城市更新的方法之一,能“见缝插绿”织补公园覆盖盲区,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帮助。

二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口袋公园”建设对于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群众就近游园的重要作用,要持续为群众办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口袋公园”建设对于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群众就近游园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批群众满意的“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

三是随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人民对于周围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和平区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满足群众健康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进行口袋公园建设,让“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随处可见不断提升城市“颜值”,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参与感;

四是随着和平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影响。根据和平区小而精的空间特质,“和小园”作为和平区口袋公园建设的一种创新做法,遵循“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理念,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为百姓提供高品质的休憩活动场所。

二、调研形式

紧密结合主题,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确保调研的深度与广度,全面精准掌握实际情况。调研重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和平区已建成的口袋公园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基层通过问卷座谈,沟通需求。利用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方式开展小型公共空间的调查活动,收集居民反馈的意见建议,了解市民对城市微空间的实际使用需求。

二是实地调研各机关单位,通过与部分机关干部交流及开展座谈会的形式,围绕“和小园”建设和个人感受充分交流发言,并收集相关宝贵意见和建议。

三是深入科研院所、高校等进行专题调研,组织主题学者论坛、大师专题座谈等,重点围绕“和小园”生态更新活动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听取高校学者、科研院所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建议。

三、问题发现

通过调研发现,在天津市和平区口袋公园生态更新行动过程中,存在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口袋公园建设目的是为了满足服务半径内人们的活动需求,是最贴近市民可观可感可亲近的绿色空间。但和平区口袋公园总体缺乏系统规划,选址落位不够合理,功能定位不够准确,与服务群体需求存在差距,导致部分口袋公园与居民生活结合度不高;

二是区内已建设的口袋公园内部功能业态有待完善。由于目前口袋公园的使用人群以老人、儿童居多且部分公园面积过小,导致园内的适老化和儿童友好度功能建设有所缺失;

三是口袋公园主题性体现较弱,特色体现不鲜明。尤其是植物景观设计缺乏创新,缺少主题深度和内涵,导致使用者对于特色主题空间内的环境氛围感受度较弱。

四是随着口袋公园建设落成,建设成果的管理维护及持续运营面临着极大挑战,由于和平区大多数口袋公园集中在居民区,人流量大,且缺乏有效监管手段,日常管理维护措施不到位,且并未形成长期有效的管护机制或监管机制,导致精细化养护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五是口袋公园建设与城市更新发展缺少融合度,缺乏统筹规划,缺少与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协调和整合。

四、“和小园”建设情况

一是坚持系统科学的统筹规划,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通过调查问卷、深入走访、网络意见征求等形式多维度了解群众需求,并充分融入到口袋公园的功能定位中,合理布置功能业态,使其更加满足周边居民使用需求。2021年以来,和平区开展了一系列“和小园”建设工作,并结合本区特色,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50个口袋公园,分类建设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步移景异的“口袋公园”,让居民在生活转角遇到“美”,让市民“转角遇到绿”。

二是完善功能业态,在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通过融入适老化及儿童友好型设计,增加适老栏杆、康养设施、全龄互动等设施元素等方式完善空间功能业态,充分满足使用者需求。2023年民心工程口袋公园之一“筑梦园”建成,和平区第一个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充分将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和社交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作为项目建设初衷和建设理念,通过铺装塑胶跑道、新增游艺设施、整修绿荫朗庭、宣传科普知识、设置多彩垃圾箱桶等,最大程度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满足儿童游玩需求,真正实现了“美好童心,筑梦未来”的设计愿景。

三是强力营造“一园一特色”,不断提升城市微空间的环境品质,其中已经建成的“漫樱园”成为全国首个自然教育课堂与口袋公园结合的研学基地,“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的建立标志着和平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有了新亮点、新阵地。遵循“一园一花”、“一园一树”、“一园一韵”的理念,设计融入特色“植物”主题。现已建成的大理道海棠花廊成为五大道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即将建设的津湾广场的“樱花园”作为首个樱花主题公园将成为海河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是通过制定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引进高效养护措施和设备,提高养护人员综合水平,实现园林绿化养护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园林绿化“一张图”展示,通过地图将口袋公园有关的绿地、公园、古树名木、巡查人员、视频监控、监测数据、巡查养护、应急管理、评价考核等信息进行整合,实现静态和动态数据的可视化监管。提升整体管理效率,提高养护质量。

四、未来建设思路

下一步,和平区将进一步推进“和小园”生态更新行动,充分吸收以往的经验教训,建设更合民心、顺民意的口袋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完善、主题更突出的公共活动空间。

一是科学选址,精准更新。在选址环节,坚持"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步行10分钟可达"的原则,通过“见缝插绿”,“死角复绿”等形式,对市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城区边角地,夹心地,房前屋后等空地或环境脏乱情况进行整治,将灰色低效空间转变为绿色潜力空间,使城市老旧空间焕发生机。

二是问卷座谈,沟通需求。及时了解并解决意见建议,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不断提升“和小园”的满意度,变群众的“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为“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让群众幸福更有“质感”,“和小园”服务更有“温度”。

三是落实功能,理念融合。因地制宜制定口袋公园设计方案,强化场地特色,尊重“场所精神”,提升公园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功能错位、各具特色的“一园一品”口袋公园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适老化及儿童友好元素融合,通过场地、设施、管理等各方面的细节考量,增加适老功能,提升全龄活动承载能力。

四是主题强化,种植创新。持续推进以植物为主题的口袋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加强植物主题在口袋公园中的应用,结合运用植物季相特点,观赏特性,规格大小等进行多方位多层次搭配,创造丰富多样、自然多彩的植物景观群落。

五是精细“绣花”,科学养护。利用和平区智慧平台搭建集养护云指挥中心、PC端(管理人员)、移动端(一线员工)于一体的园林管理智慧体系。从“巡-管-养”系统入手,实现人员入“网”、业务上“云”。积极推动环保技术和设施的更新,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强能源节约以及绿色环保能力,实现口袋公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加大养护资金投入,避免“重建轻管,只建不管”。

六是统筹更新,多方协同。口袋公园建设与城市更新工作相结合,加强各部门的交流沟通合作,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举措,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推进“和小园”生态更新行动,“补绿”城区空地,改善城区生态,提升城区建设品质。

参考文献:

[1]王莉莉.城市微更新中的景观营造—奉贤南桥口袋公园调研及改造实践.上海城市管理,2020

[2]吴斌,朱黎玲移步换景“见缝插针”的景观设计“口袋公园”里的智能停车库.城乡建设,2018

[3]张文英.口袋公园----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J]国外园林,2007

[4]天津市小型绿色开敞空间规划与设计导则,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