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安全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陈月修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邮编:100071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呈上升发展趋势,拥有良好的上升空间。但行业繁荣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安全事故频发,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离不开预警管理工作。预警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必要保障,能够在提供安全信息数据的同时,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预警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用

1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降低事故概率。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如裂缝、倾斜、渗水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有效降低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的概率。(2)提高施工效率。预警管理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避免因突发事件而导致工期延误,同时有助于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资源,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按时完成。(3)实现远距离监控。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的远程监控,监测设备可以实时传输数据,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监控工程进度和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提高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控能力。

2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采集与分析信息

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对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详细记录细节数据,为预警管理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可以采用多种信息分析方法,如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历史数据,寻找潜在模式和规律;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和统计各类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利用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模型和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信息分析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预警管理团队可以快速做出反应,消除潜在风险,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水平,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建筑工程涉及内容繁多,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由于参与人员众多,易忽视安全管理。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安全,需明确整体要求,全面统计人员信息,科学安排施工人员。

2.2健全预警处置机制

建立健全预警处置机制可以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为将预警处置机制融入施工中,并发挥其积极作用,首先,需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模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包括施工进度、施工技术应用以及施工人员工作情况等内容。同时,加入工程安全信息内容,从而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安全事故变化规律,寻找安全隐患,落实补救措施。其次,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诱发条件是多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都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预警处置机制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以此降低风险隐患。

2.3定期安全检查

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理解预警管理理论基础知识,传达预警管理理念,定期召开部门会议,可以提升所有人员对预警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共同致力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检查施工现场,重点关注人员、机械设备和环境等方面,以科学的方法排查安全隐患,并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有效方式。建立奖惩机制,督促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遵守管理流程,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对日常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视,引导人员做好交叉作业,保证安全检查的顺利实施,进一步规避安全漏洞,遵守安全法规,确保机械操作的规范和合理,有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质量保障。

2.4强化技术保障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确在建筑工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BIM技术,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控施工情况,精准评估建筑物搭建,发现潜在工程漏洞,并提前采取措施,确保施工有序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与传统施工模式相比,BIM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施工方式,使其更高效、精细,而且提供了可视化管理的手段,有助于规避施工风险,优化资源利用,提升整个项目的综合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如BIM技术,对机械设备、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处理故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技术手段,施工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监控施工过程,预警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5检测设备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设备材料的检测和维护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定期的维护和更新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风险。另外,对于安全防护设备的检查和抽查也能有效保障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中的安全。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都有助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方需要高度重视设备材料的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以提升整体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不仅要关注设备本身的使用,还要加强对安全防护设备的检查和保养,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2.6监测人员环境

智能化监控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该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360°无死角监控管理,并凭借实名门禁系统以及超高清摄像头等设备,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全作业周期动态化、实时化监测,存储各项行为指标数据。如果系统发现存在危险行为时,将立刻发出警报提醒管理人员具体危险点。与此同时,还应组建高质量的施工团队,提高其对预警管理的重视程度,让其意识到只有全面落实预警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效率。所以,需要加大对预警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普及力度,展开安全培训工作,帮助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定期对预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使其全面了解预警管理的内容、注意事项以及管理流程。进一步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其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奠定良好基础。为保障预警管理工作质量,还需要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建设完善的预警管理监督体系,逐步提升监督效率和管理质量。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约束人员行为,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环境监测主要是指对施工过程展开全面的预警分析,监测、识别、诊断施工安全风险,有效掌握和了解施工进度及施工情况。在此过程中,应全面掌握施工流程,以此为依据展开深入分析,判断安全风险类型和风险等级,预判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制定风险处理方案。加强事前安全风险演习工作,以情景分析、核对表法识别安全风险,精确掌握风险来源,永久性排除风险,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环境安全系数评估主要针对施工现场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展开详细分析,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在了解地质状况的基础上,科学采用有效的预防手段,调整施工进度方案,避免因不可抗力因素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由于涉及项目较多且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从而对施工进度、人员安全都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建筑企业不仅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工程建设,还应提高对安全事故预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优化和完善预警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此同时,也要深入挖掘现代化的预警管理技术和手段,建立健全预警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助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晓勇,王蒙,张洪麟,等.数据预警驱动技术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3,52(5):276-277.

[2]李建宇.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探索[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2):194-195.

[3]李东锋.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系统构建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21):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