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改革后,在社会发展下,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其中也存在众多问题。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防范各类风险与隐患,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是工程施工活动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条件。现针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提出安全管理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安全事故

引言

安全标准化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是企业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是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征

站在市政工程实际施工的角度上来说,施工安全最重要的任务,只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才可以给接下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主要有下面几个特征:第一,由于市政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时间比较长,所以危险系数也会提升。市政工程施工到竣工需要很长的时间,此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施工技术以及工序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会增加安全隐患。特别是施工过程中,会受到施工环境、工作人员以及材料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出现都会增加安全问题。此外,由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经常会出现安全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重点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该工作的重点,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析安全隐患。第二,由于参与市政工程项目的主体比较多,所以也增加了安全监督管理的任务,由于每个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和相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存在不足,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效果产生影响。

2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根据以往市政工程施工发生的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很多与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相关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对安全环境建设、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等的落实不到位,使得安全隐患与问题未能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发生了安全事故带来了诸多的风险,影响到工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强化安全管理,实施严格的责任制度,凝聚更多的安全管理力量,高质量推进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2.2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比较多

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实际施工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例如,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要求落实封闭管理制度以及安全标识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增加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对市政工程项目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不光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形象。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落实封闭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标识规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该工作也是确保市政工程顺利开展的保障。

3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实施严格的责任制度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应该严格实施责任制度,设置安全管理负责人,全面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结合安全管理的需求,落实以第一责任人职责为主的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清单,并且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动态化考核,及时掌握安全管理的情况,提出优化和完善的措施,保障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到位。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同时结合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内容和要求,层层细化分解责任与内容,由相关部门与人员负责,压实安全管理职责,形成责任清晰地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保障各项管理任务有效执行。结合安全管理岗位的性质、特点以及内容,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人员和责任范围等,构建完善的隐患排查机制清单管理与优化调整机制。日常的安全管理中,深入到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应该及时做好整改,并且构建完善的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认真落实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人员的安全行为,防范人员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在施工作业现场,认真落实安全环境建设工作,配置围挡设施,设置警示标志与标志牌等,并且为安全人员提供安全帽及其他安全防护资源,切实保护好现场环境的安全,保证现场人员与机械设备等的安全,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3.2现场管理标准化

站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角度上来说,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落实在整个工程管理中,包括现场布局、施工、技术、设备管理等不同环节,将其整合起来可以将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工作划分成外业以及内业两个部分,外业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现场的项目部、工地、设施和材料等有关信息。内业部分主要包括建筑活动中的文件、材料以及竣工资料等。将市政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作为依据,对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可以从现场施工安全、施工设备、材料以及企业建设等不同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将市政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于进行管理并细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

3.3扬尘治理及环境保护

自动喷雾降尘装置采用围挡上沿布设PVC水管,喷雾喷头间距建议为6m/处。重要部位设置噪音、粉尘自动检测设备,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安装射程建议在3 m范围内,作业过程中,采取喷雾等措施压尘。土石方机械开挖作业、工程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废弃物的装卸作业、构筑物拆除作业,采用移动式雾炮机喷雾降尘。配置洒水车,在既有路和渣场道路扬尘较大时必须及时洒水、保湿。工地车辆出入口配备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和沉淀过滤设施,出工地车辆的车身、车轮、底盘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冲洗用水能够循环使用,洗车池周边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应及时清理淤泥并与三级沉淀池相连,排水沟面板采用32以上螺纹钢或型钢格栅,确保能够承受车辆重压,并刷红色警示漆。现场配置高压水枪,安排专人负责对出入车辆进行辅助冲洗,确保出入车辆不污染市政道路。现场土方开挖面安装TSP在线监测系统对现场扬尘、温度、风力、噪音进行全方位进行监测,并将后台数据传递至项目总部。

3.4重视安全管理方法的优化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重视安全管理方法的优化,不断强化安全管理的效能。实践中,围绕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落实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并且结合安全生产情况,对采取的安全管理方法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管理的措施,全面提高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益,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形势复杂,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隐患,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要做好严格的安全管理。当前工程领域安全管理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不适用,应该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引入安全管理新方法,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未来,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可极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志坚.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134.

[2]陈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147-148.

[3]王伟.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