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研究

刘寅

湖北襄阳谷城县瑞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4417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城市的污水排放量更是与日俱增,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由于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整治任务十分艰巨,要想彻底治理城市中的黑臭水体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充分掌握形成城市黑臭水体的原因,并以实际现场排查情况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使用改善水质的长效保持技术路线,。本文将简要概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旨在为广大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使我国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并保持城市水环境长治久清。

关键词:黑臭水体;治理;水质;改善;保持;技术

出现黑臭水体的原因是水体中的各种有机物受到污染,主要原因是水体严重缺氧,水中的有机物出现腐败,从而发生刺鼻难闻的味道。黑臭水体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环境,治理黑臭水体现象刻不容缓。在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工作时,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水体特征、人文社会环境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兼顾近远期目标,提出适合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发挥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从而使得水体中的污染源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控制,使水中的有机物得以降解,全面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平。

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黑臭水体形成因素众多,且城市黑臭水体现象日益严重,我国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在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时,应充分考虑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进行排查识别,找准污染源,并对其采用相适应的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水体治理工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就,但存在在少数的水体污染在被治理之后,相关部门没有对其强化生态修复和维护,导致黑臭水体问题没有从根本上长效机制运行。要想有效治理城市中的黑臭水体问题,相关部门就要根据季节性、易发性等特点不断完善黑臭水体治理体系,将城市黑臭水体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黑臭水体需系统考虑不同技术措施的组合,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实现黑臭水体的整治。在进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选取最为合理的治理方式,并对其加以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有效控制水体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和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众多,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时,应选取最为合适的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保持水体的清洁,有效控制黑臭水体的污染源及受到污染的水体不再蔓延,全面提升我国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效果1

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原则

(一)全面性

明确目标,全面整体规划。科学识别黑臭水体及其形成机理与变化特征,结合污染源、水系分布和补水来源等情况,合理制定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目标、总体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同时,要严格遵守城市水系统的生态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做到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的同时,也要做到水生态修复和维护水资源用途的综合全面性。更要注意水域和水资源的环境容量资源,及相关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保障水资源利用开发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从而使得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具有全面性。

(二)充分性

充分治理,长效保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也要保证整体水系的畅通,并使水系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具有一定的充分性。多渠道科学开辟补水水源,改善水动力条件,修复水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实现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在进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时,相关设计及施工人员应充分发挥现有河道、闸口和泵站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工程的全面效益。也要根据水体的用地布局要求和水体实际发展需求,可以适当增加拓宽现有河道,并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适当合理地对河道功能进行调整,不断完善现有水系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河道资源的二次利用,实现相关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适宜性

因地制宜,标本兼治。不同地域的城市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时,工作人员应根据黑臭水体所在城市的地域特点来设计相应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体系,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具有适宜性。需要根据城市水体黑臭成因、水体黑臭程度、污染原因和整治阶段目标的不同,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的技术方法及组合。具体来讲,就是综合应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全面消除黑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和水之间的平衡,从而有效体现及传承该城市的水文化。在设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体系时,设计人员同时也要兼顾重点河道和重点区域加以充分的保护和治理,并对饮用水源加以全面有效的保护,保障该城市及周边地区饮用水源的质量和安全【2】

三、黑臭水体治理和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的实施

(一)控源截污技术

从源头控制污水向城市水体排放,主要用于城市水体沿岸污水排放口、分流制雨水管道初期雨水或旱流水排放口、合流制污水系统沿岸排放口等永久性工程治理。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截污控制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截污纳管是黑臭水体整治最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也是采取其他技术措施的前提。

截污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便是通过沿河沿湖铺设污水截流管线,并合理设置提升(输运)泵房,将污水截流并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杜绝污水进行到河道等自然水体之中,从而避免污水流入河道所导致的水体污染。实际应用中,应考虑溢流装置排出口和接纳水体水位的标高,并设置止回装置,防止暴雨时倒灌。

无法沿河沿湖截流污染源的,可考虑就地污水原位处理也是截污控制技术的一种,指的是对受到污染的水体通过选用适宜的污废水处理装置,对污废水和黑臭水体进行就地分散处理,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也可用于突发性水体黑臭事件的应急处理。最终使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净化,改善水体的质量,使城市黑臭水体污染问题有效解决。

通过使用截污控制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优势,有效避免污水造成的城市黑臭水体污染,对污水进行快速有效地处理,从而保障城市水资源不受污染【3】

(二)水质净化技术

水质净化技术处理城市黑臭水体问题也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技术手段,水质净化技术由众多的净化技术组成,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便是人工增氧技术、微生物强化净化技术和生态浮岛技术。人工增氧技术一般用于对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之后,为水体中的各种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繁殖环境,有效控制水体中有机污染的问题和现象,作为阶段性措施,主要适用于整治后城市水体的水质保持,具有水体复氧功能,可有效提升局部水体的溶解氧水平,并加大区域水体流动性从而显著提升水体的质量。微生物强化净化技术是通过人为干预来实现水体中微生物的降解过程,使水体的自主净化能力全面加强,微生物强化净化技术在小型封闭水体净化处理中较为常见。生态浮岛简单说就是在水中建立人工水生物系统,对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充分降解,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生态浮岛技术一般用于改善水体质量和修复生态环境。通过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水质净化的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使黑臭水体得到高效全面的净化,从而有效完成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

(三)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在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技术中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理技术。使用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治理黑臭水体,能够充分使黑臭水体得到净化并长效保持。综合考虑水质净化、景观提升与植物的气候适应性,尽量采用净化效果好的本地物种,并关注其在水体中的空间布局与搭配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更加利于水体周围的植物的适应及生长。在使用净化植物修复被污染的水体时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水体,并注重水体中各种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使植物可以在水体中正常成长,从而有效修复受到污染的水体。如: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都是能够有效净化水体的植物,从而实现被污染水源的生态修复。应用生态净化技术要以有效控制外源和内源污染物为前提,生态净化措施不得与水体的其他功能冲突。

在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共同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污染时,也需要注意生态净化措施对严重污染河道的改善效果不显著;植物的收割和处理处置成本较高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全面加大对污水的管理力度,杜绝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进水源的造成河道严重污染的现象,将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并严格控制工厂企业的污水排放量,使城市水源不受企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保障水源的质量和安全【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项具有重大环保意义且较为艰难的工作,需要对黑臭水体加以不断地治理。通过对城市黑臭水体加以及时有效的治理,使城市水质得以长效地改善和保持,从而显著提升我国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园.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技术研究[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4):109-111.

[2]易浩.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J]. 长江技术经济,2021,5(S1):25-27.

[3]林健超.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J]. 中国高新科技,2021,(01):50-51.

[4]胡朝伟,李利红. 探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J]. 环境与发展,2020,32(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