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在中学校本课程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蜡染在中学校本课程中的实践

1、黄萍、2、戈凡曦

1、唐山市第十一中学         河北唐山  063000

 2、身份证号  130203199910140329

摘要:本文以蜡染在中学校本课程中的实践为主要方向,介绍了蜡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阐述了其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接着,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蜡染在中学校本课程中的具体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蜡染在中学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作品的艺术价值。最后,总结了蜡染在中学校本课程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推动中学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学美术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也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传统蜡染工艺、中学美术、校本课程、教学实践

一、蜡染的历史及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文化繁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为重要,而中学阶段是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发散性强的重要学习阶段,在此阶段接受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有益于传统文化多层次、大范围的传播,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中学校园可以看作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将蜡染等我国传统艺术引入到中学教学中对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整体氛围的营造都有具有重要的意义。

蜡染古称蜡缬,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在长沙出土的2000多年前战国楚墓中一面染缬模样的被面,新疆民丰的东汉遗址也曾出土花卉人物蜡染残片。而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唐代刘孝孙所著的《二仪实录》中“秦汉间有染缬法,不知何人所造,陈梁间贵贱通服之。”,可见蜡染在唐代尤为盛行,技术也更加成熟。当时的蜡染可分为单色染与复色染,复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种之多。从宋徽宗在摹张萱得作品《捣练图》中的两位妇女的衣裳及《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几个骑马人物的衣服,可以窥见唐代蜡染图案之豪华美丽的情况。唐代时期蜡染技术开始通过朝鲜传入日本等地。宋元之后,由于印染技术的发展,蜡染因工艺繁复而在中原地区逐步消失。蜡染中心向南移至西南,并在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传承下长盛不衰。

作为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蜡染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国家独特的文化标签,由于传统蜡染几千年来多用于生活中纺织品的装饰,因此传统蜡染不仅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还具有记录历朝历代文化与审美的历史价值,将蜡染融入中学校本课程不仅能够学习蜡染的技艺,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多角度透析。

蜡染作为工艺美术的一种形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将蜡染这一中华优秀传统工艺引入到中学美术教学中,既能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会成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载体,使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得到弘扬与传承,因此蜡染进入中学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蜡染在中学校本课程中的实践

学校开展以蜡染技艺为主要学习内容的缬染课堂,并以“传千载中华瑰宝 承百年培仁文化”为学习主旨,将蜡染文化学习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传统蜡染是用蜡刀等工具将融化的蜂蜡绘画于布上,再以蓝靛浸染,去蜡之后,布面就呈现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等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染液渗入使布面呈现不规则的特殊纹路“冰纹”,冰纹千变万化,是蜡染的一大特色,尤具魅力。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利用这种方法染出来的图案,兼具了艺术的装饰趣味及实用价值,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教学中大致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既然是传统文化,对蜡染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技能的掌握,更应注重带领学生领悟其历史和发展中体会其文化内涵。老师介绍蜡染的历史、文化背景、基本工艺和技巧等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一传统工艺的基本情况和价值。

接着,老师进行基础技能的培训,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蜡染的基本操作,如绘制图案、上蜡、染色、去蜡等步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老师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强调安全以及注意事项。

在掌握了基本技能后,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自由设计图案,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染缬,发挥个人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老师也提供一些主题或素材,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完成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最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蜡染技艺

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的多媒体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外,还可以采用“请进来”的课堂形式: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非遗传承人在技法、工艺、文化形式等方面极具专业性与权威性,可以引导学生对蜡染的历史及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感受作为蜡染这一中华瑰宝具有的魅力,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上这门艺术形式,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来引发学习动力。此外,作为中学课堂学习主体的青少年,是文化传播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传承的主要对象,课堂所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建设,也可以促进非遗传承人获得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平台,尽快实现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文化传播过程。

三、蜡染在中学校本课程中的创新

根植在千年传统的文化基础之上,根据时代的需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开展校本课程,才能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蜡染在中学校本课程中的创新方向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结合地域文化、现代科技手段与多学科融合等,都是当代中学教育可探索的方向。

1.蜡染与地方戏曲——皮影元素相结合。

受地理因素与历史文化的影响,我国的蜡染主要集中的地域在南方,因此想要得到传统蜡染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学习,迫切需要与北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推陈出新。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的河北唐山传统戏剧—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戏中表演用的“影人”是用驴皮描画制成,制作影人的匠人运用“写意”的手法,会夸张和变化影人的各部分大小比例,再配以具有装饰性的色彩,使其既贴近生活中的事物,又具有艺术的新意,是一种雕刻艺术。

皮影文化与蜡染技艺都具有历史悠久、艺术性强、文化传承价值高等特点,皮影戏通过优美的造型、多姿的剪影与灯光渲染,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蜡染则以其丰富的图案、素雅的色调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皮影戏中的造型元素丰富多样,包括生动的人物形象、精美的服饰和道具等,将这些元素与蜡染相结合(图1),可以为蜡染艺术带来创新灵感,创作出更具创意和独特性的作品。且两者相结合可以拓展美学领域,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满足人们对于美的不同追求和审美需求。

ef4abf18cf296cd253d229fbe4e14fe

图1 皮影元素融入蜡染(学生作品)

2.蜡染与现代美术语言相结合

在对蜡染的学习中,无论是对于蜡染作品的欣赏,还是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都可以尝试将现代美学中的形式美与装饰性的法则理念,和传统蜡染形式结合,如采用现代感的纹样元素代替传统纹样进行练习(图2-图3),既能够起到提高认知力和表现力的作用,又能够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化蜡染技法的、降低操作难度,增加学生自信心的作用,从而促进蜡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这种结合也可以为现代艺术带来新的灵感和元素,推动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8325b775ccd5a293104a5272d142c87

ba3867bb4fd8a100a047cc0a11f3e0f

图2 现代纹样1(学生作品)

图3 现代纹样2(学生作品)

3.融合多种美术形式突破创新

传统蜡染主要用于服装、头巾、背袋、窗帘、桌布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蜡染元素随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产品包装、室内设计、家居用品、手工艺品,珠宝设计等等,多以实用设计的形式出现。

而在蜡染校本课程的教学中,除了带领学生创作实用性较强的生活用品以外,可以尝试表现一些绘画性的内容,极大地体现蜡染作品的艺术性。美术涵盖有极其广泛的范围,特别是历经数千年的中国美术更是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蜡染的课程教学里可以与书法、国画(图4)等美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的作品兼具外在的表现形和内在的文化深意,能够更大程度地提升作品的文化品位,加深作品的意蕴。这种结合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多维度的表现方式,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们对蜡染这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目的。

667763571cc3a0b054ae8e9914a7d32

c53bb7f7af2193d8ef6cede3ef3cbc3

图4 蜡染与国画的融合(学生作品)

图5 蜡染与静物画的融合(学生作品)

4.课程内容的空间拓展和延伸

蜡染多以我国另一个非遗项目——蓝染做为染色方式,蓝染是将植物蓝草茎叶浸泡发酵,从中提取色素进行染色的工艺。中国是传统蓝染工艺的发源地,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距今有着两千年的历史,当时就已经有主管染色的官吏“染人”。《诗经·小雅·采蓝》曾记载这一染色技艺:“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二千多年前,荀子因曾见“蓝染”操作过程的奥秘而在《劝学》篇中有“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感叹,其后“青出于蓝”的原意即因民间各地普遍操持蓝染技艺而为大众所周知。

蓝染作为染色方式,既是中国人民审美的体现,也是劳动智慧的凝结,所以蜡染的教学离不开对中国蓝染知识的学习。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辟植物园,带领学生种植制作蓝靛的植物——蓼蓝,用自己的双手从蓼蓝的种植、收割,到靛蓝的制作,再到蜡染的整个过程,感受从一粒种子到一抹迷人的中国蓝的变化,体会大自然的馈赠,树立环保意识。既能以美育人,又起到了以劳育人的目的,美育、劳育双结合对提高学生素质、以美育德、以劳育德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景林,马毓秀.大地之华[M].天染工坊出版社,2005.

[2]朱光荣.浅析“发现教育”在校园蜡染特色课程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3,(33):170-172.

[3]周珊珊.苗族蜡染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探索[J].教师,2022,(08):63-65.

作者简介:黄萍(1972年08月)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大学,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育。

戈凡曦(1999年10月)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