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治疗中的应用

罗媛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200

摘要:目的:对于急诊急救治疗而言,整体护理至关重要,能够为后期急救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助力。方法:本文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月于我院急诊部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施护组和整体施护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所谓常规施护组,则是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而整体施护组则是采取整体护理的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变化,即血气分析指标、负面情绪评分等救治工作当中,患者对于医生及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救治机敏度、入院至出院整个周期的时间或是死亡率等诸多角度展开评分。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无论是SDS还是SAS评分都相较于护理之前更低,同时整体施护组的各项评分比传统的常规施护组更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的常规施护组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80%,而整体施护组患者为100%,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χ2=6.806,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治疗当中,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长,从而确保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方面广泛实行。

关键词:整体护理急诊急救治疗应用

引言:

对于急诊患者而言,由于其对临床救治要求较高。而护理是保证病人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关键。急救中心是医疗机构中的重点科室,是救治危急病人的中心环节。大多数病人不仅是因为疾病带来的身体痛苦,或是心理上的创伤,因此情绪较为低迷,最为医护人员必须要时刻关注患者情况,确保能够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高效护理。然而,由于急诊工作节奏快,难度大,对护士的职业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护士整体能力的培养,只有如此才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救治机会。整体护理是一种崭新的护理模式,需要护士从环境、心理和生理三个方面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关怀。除此之外还应站在医务工作者的立场上,为病人及病人家属的身心健康着想,以保证整个护理计划的全面性、高质量、高科学性。本文就如何将整体护理运用于急诊抢救中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月于我院急诊部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施护组和整体施护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 就整体施护组而言,患者年龄处于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1±2.27)岁;其中男性为29例,女性为11例;对于常规施护组来说,患者的年龄处于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8±2.32)岁;其中男性为27例,女性为13例,两组数据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在急诊收治的患者;(2)患者和家属对此次研究都有所了解。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的患者;(2)不接受此次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1.2.1常规施护组给予常规护理

经过常规检查及疾病诊断后,给予以下护理:(1)吸氧及建立稳固的静脉通道。(2)与医师合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3)严密监护病人的心电图,发现任何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向医师汇报,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1.2.2整体施护组实施整体护理

(1)仔细观察受伤肢体:积极询问病人及家人原因,从而正确地判定病人的情况,正确记载病人情况。为确保对症处理的效果,需先做 CT检查,以明确受伤部位及程度。严密监测病人的各种临床表现,特别是心率,呼吸,血压,体温,尿量等。(2)氧气输入:在完成了呼吸道的清理工作以后,一定要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当病人出现窒息时,应立即进行气管内插管,输氧。(3)补充血液容量: 快速建立一条高效的静脉通路,若病人的血量不足,就要加大补液的速率,若病人的血量超出了心脏的承受能力,就应该减慢输液的速率。在大量出血的情况下,要迅速地进行止血处理,避免多脏器功能衰竭。(4)防止并发症:在抢救期间,对患者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以确保病人在急救时的安全。护士要注意对病人身体的损害情况以及全身多个脏器的情况,对严重消化道损害的病人,给予胃肠减压治疗;对于胸部创伤较大的病人,采用开放和引流的方法,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性。(5)心理治疗:因为在抢救的过程中,病人会产生过度的焦虑、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这就会给医疗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对此,护士应积极疏导病人的消极情感,营造稳定平和的就医心理,以利于病情的好转。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负性情绪评分,血气分析指标,抢救过程中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程度,全程抢救所需时间,住院至出院时间。总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

两组在治疗前后 SAS和 SDS均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 SAS和 SDS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整体施护组的评分较常规施护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整体施护组与常规施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整体施护组

40

54.56±11.81

33.12±2.94a

56.37±11.36

38.21±2.56ab

常规施护组

40

54.91±11.42

42.56±4.23a

56.13±11.25

45.57±8.13a

2.3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整体施护组患者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常规施护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整体施护组与常规施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整体施护组

40

28

12

0

40(100.00)

常规施护组

40

20

12

8

32(80.00)

χ2值

6.806

P值

0.009

3讨论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条件的改善,对急诊服务品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急诊科的护士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质,大多都是急诊病人,容易产生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一旦护理工作出了问题,容易使病人的满意度下降,进而对护理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加之病人的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时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更加繁琐,护理的难度也要高于其它科室。

在当今社会,医学观念的转变与发展下,病人在护士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注重细节的高质量护理方法,在医疗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让病人获得更好的照顾与治疗,减少意外发生的几率,并防止一些共同的安全风险出现。所以,在急诊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更多的合作,让病人对医生有更清晰的了解,对医生产生信心,加强医护合作,为病人赢得更多的时间。结果发现,在急救工作中,整体施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整体施护组的死亡率较常规护理组低;整体施护组睡眠呼吸暂停, SDS,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抢救的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因此,对急诊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是有效的,值得临床上大幅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娟.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5):125.

[2]王倩倩.整体护理在儿科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3):122.

[3]夏媛.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系统医学,2017,2(02):133-136.DOI:10.19368/j.cnki.2096-1782.2017.02.133

[4]刘倩倩.整体护理在儿科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6):130+132.

[5]杜会勇.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5):144-146.DOI:10.16833/j.cnki.jbmc.2016.05.085